为加快推进工人文化宫高质量发展,泰安市泰山区坚持服务职工群众导向,推出务实举措、惠普公益,按照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层次建设、高效率运行的工作原则,积极探索“工会+”服务职工新模式,形成“益工堂”特色职工公益服务品牌,致力于将区工人文化宫打造成为职工群众的文化学校和精神家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铸阵地、增值提效:突出服务化、体系化、品牌化、创新化、数智化建设,前期经问卷调查、走访座谈、会议研讨等掌握职工需求,积极协调各方资源,确定服务项目,打造一批优秀公益服务项目和品牌,通过项目开展,助力职工建功立业、创新创效,为大局服务,让职工满意。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层次建设,按照“3+X”功能要求,北楼规划建设“三个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基地,南楼、西楼规划职工教育培训类、文化活动类、体育类及服务类等场所,打造维权帮扶、文艺活动、体育健身、教育培训、文化交流、综合服务六大板块,建有书画摄影室、音乐合唱室、舞蹈瑜伽室、爱心驿站、图书阅览室、健康小屋、棋牌室等功能服务区,为全区职工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服务,努力打造职工精神新家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做优品牌,以文铸魂:深入挖掘工人文化宫品牌价值,打造一批服务品质优良、广大职工认可、社会影响广泛的特色服务品牌和优质文体活动。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把文化内容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融入地域文化特色,发挥红色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等资源优势,定期开展紧扣时代、形式多样、喜闻见乐的文化服务活动,满足职工群众基础性、多元化、个性化文化消费需求。围绕共筑职工思想基础、共育高素质职工队伍,强化职工思想引领,组建泰山劳模工匠宣讲团,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宣讲,通过先模人物“带头讲”、劳模工匠“示范讲”、职工群众“交流讲”,深化“泰工大讲堂”品牌,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推动形成工会与相关部门阵地联建、队伍联动、活动联办的工作格局,深入全区重大项目、重点企业一线职工,讲好劳模故事、劳动故事、工匠故事;全年常态化开展工会法律知识讲座、女职工权益保护法培训、女职工舞蹈培训、女职工体态培训、茶艺国学培训、职工子女竹笛公益课、职工书画讲座、职工棋牌活动、职工体育比赛、职工摄影活动等丰富多彩的职工文体活动。定期组织基层工会干部开展“三个精神”专题培训、基层干部业务培训、工会干部技能竞赛、“三员培育”(政策宣传员、文艺辅导员、体育指导员)培训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技能水平和服务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统筹合作,联动赋能:为进一步构建“联合体”,放大阵地服务效应,区工人文化宫左右联动,与宣传、文旅、文联等部门组织,横向联合,积极联动,实现部门单位之间阵地联建、活动联办、资源联合、队伍联用。同时,探索实施以场地换服务的模式,积极与社会团体、第三方开展合作,承办、联办宣传文化、教育培训、文体赛事等职工服务项目,开发职工服务特色品牌,联合31家合作单位,开展了57项合作项目。通过发挥工会特色,与合作单位各展所长、互促共融,进一步完善合作机制、深化合作内容,提高合作能力和水平,持续推进合作向更深层次、更高能级迈进,把工会建成职工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职工之家。区工人文化宫职工书屋被授予全国示范职工书屋;全国最美户外劳动者驿站;“三个精神”教育基地被授予全省首批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延伸链条,服务到家:让工人文化宫建设成果惠及更多职工群众,打造职工“周末课堂”,利用工人文化宫阵地龙头带动,开设瑜伽舞蹈、运动健身、书画乐器,茶艺家政等生活服务、技能素养培训,打造“工会+社会组织”品牌,工人文化宫企事业机关单位共享,开展演讲、演出等活动,开展职工体育赛事、才艺和技能比赛,使职工能够学有所成、素有所提、技有所升、能有所长、劳有所获、创有所值,全面提升职工生活品质,丰富职工精神文化需求。同时,职工服务工作建立完善以工人文化宫为龙头,处镇职工服务大厅、村社区职工服务点、企事业单位职工之家的“四级”职工服务网络,成立劳模工匠宣讲团、职工文化艺术团等服务队伍,开展好“五进”(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机关)活动,特别是面对全区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一线职工,开展好送演出、送技能、送福利、送文化等惠工活动,实现从“固定讲堂”到“移动课堂”的转变。让服务更接地气、阵地更接人气,为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区贡献工会力量。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曹儒峰 报道)

(大众日报及所属“大众”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