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秋臣

刷完《新生》后,有很多话想说,但却没想好怎么说。

如今恰逢“胖猫”事件尘埃落定,似乎就到了最适合写此文的契机。

熟悉叶秋臣的朋友都知道,我从来都不喜欢蹭热点,更不是吃这类红利的人。

之所以用了这个标题,是因为通过看这部剧,再联系最近网络热议的“胖猫”事件,发现唯有提升个人的辨识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另外,在未知全貌前尽量不要相信任何一方说的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若非是当事者本人,普通大众真的很难得知全部的真相,即便是调查也有触及不到的领域。

所以我们没办法站在任何一个立场上去为谁讲话,唯有从中获取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道理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申奥导演在《新生》采访里也明确说了,记忆是不可靠的,是可被修改的。

通过记忆讲出来的话,亦是同理。

每一个被修改的内容,都带有极强的目的性。

作为一个局外人,只能希望这个世界上,不要再出现更多的“胖猫”事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着,我们讲回《新生》这部剧本身。

以下涉及剧透,介意者请慎入。

1.关于结局

《新生》确实烂尾了

主要是逻辑无法自洽,人物走向突然诡异,前后矛盾点实在过多。

剧情是从第7集开始全面画风突变的,即何珊(周依然饰演)逐个揭穿在场人自述中的谎言和漏洞,视角是以她的认知来拍的,过程中存在美化成分,其实是为了下面一集内容别太突兀做铺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着第8集就讲了为什么费可(井柏然饰演)从当初那个品学兼优的李泽瑞变成了如今的高级骗子,从他与何珊的相识为切口,视角是费可+何珊双角度。

其实我一直怀疑费可与何珊是同伙,但剧里的证据不多,就没办法详细展开说了。

何珊那句“为了正确的目的,说了善意的谎言”,怎么想都觉得是另有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她参与此事的态度过于积极,动机很可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里,叶秋臣想提醒一下所有读者,任何自述内容都不是事实本身,可参考电影《看不见的客人》。

剧中所有受害人在讲述过往的时候,都会下意识抹掉对自己不利的部分,隐藏那些自己不堪和龌龊的内容,并刻意放大对自己有利的情况,突出施害者的错处,来达成旁人的共情和怜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第7集就是在告诉大家,任何自述的内容都别信,不论是谁,哪怕是何珊这个正面角色。

与“胖猫”事件相同,导演也想借此强调,我们不能片面去听信某个人的供词,只有证据才是相对可信的。

因此,第8集也并非就是费可的真实经历,毕竟其中的内情如何,只有他本人最清楚,即便是何珊视角那也是片面的,或是费可向她传输的。

对于一个高级骗子来说,这个故事妥妥就是一段洗白的自述而已。

首先,是将与在场人有交集的部分讲真话,至少要客观的情况不能有偏差。

接着,将自己的动机从“邪恶”转为“迫不得己”。

细心的观众可以发现,在这段骗子自述的故事中,李泽瑞变成费可的每一步,似乎都不是他主动自发去变坏的,比如继母让他替考,房东混混逼他给钱,成功将矛盾点转移至由原生家庭引发的命运不公上。

最后,将只有当事人才知道的部分做一些美化处理。

以费可的段位来看,做到这些太简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得不说,井柏然演得确实够扎心,也成功骗到了观众。

那段在餐厅偷偷吃别人剩下的饭菜时真的太虐了,又有多少人能跳出自己的怜悯去客观和理性分析呢?

这一幕是否真实发生,大家并不知情,但在这段故事里肯定有人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生》整部剧里,最烂的就是第9集和第10集。

如果说7-8集只是操作层面的稍微失控,但至少还能强行通过立意来解释清楚,那么9-10集就是完全崩坏,根本无法与前面的内容放在一个维度上来评价。

最后的画面,更是直接将一切的故事都尽数归于何珊的笔下,通过一个“(完)”的细节告诉大家这不过只是小说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概率是想表达,大结局是为了某种正确而写的,实际的故事要自己去脑补和猜测。

所以才有了导演那句——每个观众的结局都是不一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关于角色

在何珊没有修正相关说法之前,费可的骗术是非常高明的。

善于巧妙利用所有夹缝型的时间契机,比如坐飞机途中。

同时,还要观察猎物最关键的人性弱点,比如做生意的怕见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做一个高级的老千,最重要就是把每个案子当成不容失败的项目来做,前期充分收集资料,做好背景调查,迅速获取不同信息收为己用,能完全将他人经历嵌入到自己的话中。

而且记忆力必须要极强,所以有句话说的是,骗子唯有聪明人才能做。

看起来的确很高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在这样的剧情之下,确实弱化了受害人的智商。

毕竟那里有一个大老板、一个搞基金并购组的总经理,还有一个公司高层。

他们的所作所为容易让大家觉得这是一群警惕度很低的选手,与身份不符。

在这群受害人面前,费可唯一说过的真话大概就是“不想生活陷入一种可预知的状态里”,这也许才是他当骗子的原始动机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费可这个角色,从他自己的视角+何珊视角来讲,是从有前途的天才沦为了人人喊打的骗子。

这个假名是在大学论坛起的“fake”音译而来,何珊对外介绍时彻底将此由假转真,成为了李泽瑞冒充大学生的一层保护色。

电视剧安排了这处剧情,是想告诉观众何珊就是“费可”的创作者,为结局里她写小说这件事稍微铺垫一下,不至于大结局时太过突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费可为了能完美掩饰自己的身份,背熟了与学校相关的一切,任何的对话都可应对自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这段李泽瑞变身费可的自述里,槽点其实有很多。

继母竟然让一个上过电视的明星学霸去替考,而且当初两个人还结过很深的梁子,这后妈的脑子果然不好使,看来儿子随母亲智商这件事倒是真的,这对母子俩都不算聪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感觉李泽瑞他爸爸的脑子也不太好,选在自己老婆怀孕的时候出G,生下了年龄差极小的同父异母两兄弟,最后竟然选了那个相对笨的当第二任妻子。

李泽瑞进大学偷偷学习的设定,想到了电影《三傻大脑宝莱坞》也有类似剧情。他用费可这个身份,除了没有毕业生的证件,真的什么都不缺。所有的大学生活都体验了,所有的课程也都学了,甚至比很多大学生都要珍惜这个学习机会。

这处剧情其实也有一些积极的导向,只要真心想学习,即便没有上大学,也能通过自身努力学到知识。

前提是,走正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这处剧情其实也很讽刺。

因为费可的经历告诉我们,这是个只看一纸文书的世界,真实的能力永远在学历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像费可这种风云人物,上台能震惊老师的程度,竟然可以在校园里用假身份伪装得那么好,其实并不太合理,也算是一个槽点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珊,是整个故事的创作者,兼任引导受害人有序发言的主持人工作。

这个角色唯一需要考虑的是她在重述费可的经历时,应该也有主观上的美化和丑化,比如对类似情敌的角色就讲得相对不堪。

陈树发(王砚辉饰演)这个角色,专门搞了一个聚会让大家逐个讲真相,让我想起了《刑事侦缉档案4》里面那个患绝症的老头盖了一条街给儿子讨回公道的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是他的操作有点迷,都已经抓到费可这个骗子了,万无一失的事情偏偏不做,专门要让人介入来破坏自己的计划,逼着所有受害人一起报仇,降低成功的概率。

这个选择,仔细想想就很诡异。

你说他是为了找人分摊罪名吧,或者是想把大家拉到一条船上后续不要相互指证,但又偏偏给他安排了一个得绝症的设定,都走到绝路了还想什么后路呢。

这样的情况还不如单独复仇,毕竟人越多越容易坏事。

难道就是为了给观众呈现这个《新生》的故事,才给这位大老板强行降智的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程浩(黄觉饰演)与费可之间的关系,其实电视剧拍得相对隐晦了一些,实际上应该就是大家猜测的那种,否则一个基金并购组的总经理,如此人精怎么会轻信他人,而且他俩的互动特别是一些捏肩的小动作,明显就是超过兄弟和朋友情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个细节最重要,就是程浩在淋浴的时候,费可就习惯性地坐在可以看到透明玻璃的位置,侧面说明他俩之间的安全距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图,把“住”字去掉就刚好符合真实情况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加上登机前程浩看过费可的身份证,以及他俩是去实际开户过的,所以程浩自始至终都知道费可的真实姓名,毕竟那是真实证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程浩从头到尾都知道费可用了假身份,为什么还同意与他一起做老鼠仓呢?

答案不言而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倩(彭杨饰演)已婚的事情,在第一段故事里我就猜到了,尤其是单独给她在家里的镜头时,还有她本身有那么多房子的设定。

费可接近她,主要是为了能带另一个受害人去公司逛一圈,骗取信任。

就像能免费看电影一样,费可也是通过这个经历,利用了公司里大家互相不熟的特点,带陈树发去了苏倩的公司。

其实,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萱(张艺凡饰演)这个角色讲述的自身经历,在第一阶段的故事里属于吸引性偏弱的。

如果说前三个案子都属于高等骗子的级别,那么第四个案子只能算是低等的渣男级别。

我们确实眼见一个清纯的女大学生变成混混交际花,但这个故事破绽百出,尤其是酒店里那段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

被下药后若是真有趁人之危的老金,张萱醒后也不该是毫无察觉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把自己的故事讲得悲惨可怜,老金的样子也从高富帅变成了油腻的中年大肚男。

所以张萱的部分,第二个故事相对而言合理些,还能将自己变成费可人生道路上的行骗导师。

另外有个细节暗示,就是张萱选择整容后,可能是通过一些见不得光的“工作”赚过钱。

其实张萱本身设定的语言骗术也很高,因为她是在听完另外三个人的故事后再发挥的,所以故事里的费可就带有前三个故事里的影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漠(何廖侣匀饰演)这个角色是转变最突兀的,非常尴尬,强行正义。

最初,我曾经怀疑过他是费可整容后回来,目的是在这群猎物身上再捞一层油水。

剧中其实有些暗示,比如那个不平衡的饮料罐镜头。

而且谁会拿着那么多值钱的东西,帮已经S了的老板办事啊,要么自己就是主宰者,要么是老板还没彻底完蛋。

所以我早早就猜到他有问题,但大结局中那个突然让费可说出真相,并坚持秉公办理的设定,找不到可以立出的根源。

要说他善良?

刘漠到底还是参与了绑架和非法拘禁的,如果不是卧底的话,这真的很难评。

就算有悔改表现,可以功过相抵,也应该在黑底白字的结尾交代一下吧。

总之,很多角色的行为举止都禁不起仔细推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关于骗术

何珊口中第二阶段的故事,有些是比第一阶段的内容更合理,比如猎人总是以猎物的形式出现。

因为这本身也是一种筛选的手段,要知道谁对自己的假身份感兴趣,自然会主动寻来,也属于双向需求的匹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嘲笑剧中的受害人,觉得他们太好骗了,智商低才会被这样的操作给迷惑。

说实在的,就是因为观众站在上帝视角去看待一切,才能冷静理性去分析种种,若是局中人,没点运气的话是肯定要遭殃的。

因为是人就有弱点,一旦被抓住小辫子,基本上逃不出骗子的魔掌。

为了能总结所有被骗的情况,我将两段故事都以真实发生过来处理,只为了总结方式方法,并非是梳理剧情,特此说明。

如果受害人看待骗子时,仅仅只是期待“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观点来期待好运降临恶人自有天收,那么大概率自己也是要栽了的。

所以,提高自身的警惕性和辨识能力,才是唯一可选的最优解。

叶秋臣总结了一些剧中提到的骗术,希望大家在看过之后能够从中受益,远离生活里的“费可”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我骗了你”这句话,或许也是一种最简单且巧妙的方式来骗取信任,因为这句话让人觉得讲话者是个坦诚的性格,至少在某些事情上没有欺瞒。

程浩在飞机上时,费可也主动说自己看了他的身份证,塑造自己一个老实人的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对于这种主动承认的“错误”,都只是为了更长远的利益而已,目的是转移注意力,同时塑造自己为人老实的一层底色。

像房子是爸爸名下,车子是妈妈的,自己一无所有等等话术,道理相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招是“欲擒故纵”,一般通过感情进入豪门行骗的,都在对方足够深爱自己之后,毫不避讳地为了大局和家人可以提出“分手”,原因是不想家人不满意。

通常另一方都会产生逆反心理,加上与家人本身就存在矛盾,路就越走越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苏倩那段,以为爱人欠债有性命之危,但费可却一直强调让她不要管。

越不让,她就越要“共渡难关”。

然而这一切,都在费可预先设定好的局里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处处表现为受害人着想,实际都是在“放长线钓大鱼”,这类人通常看起来都通情达理,可以做到无限换位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起在外面吃饭,其实家里下厨更能达到亲近的目的,不仅可以秀厨艺,还能秀早有预备的房子和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伴手礼的选择上,只要外面能花钱买到的,对有钱人而言都不算稀罕。

唯有买不到的,才具有吸引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买房子要做出只写对方名字的姿态和决心,再利用时间空档全身而退,那个婚前协议也是同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做老鼠仓的时候,要首先表示自己没那么贪心,下的本小一些,才能勾来程浩的大额资金入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着要说的是“随机应变”。

毕竟只要是骗局总有错漏之处,如果被猎物指出一些问题,骗子必须能做到坦然应对。

像陈树发质疑费可母亲的车,以及程浩发现自己的房子被费可私用等等,都被巧妙化解。

若在现实里发现了这些线头,千万别被轻易蒙混过关了,戒心稍重一些也无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前面这些操作都没躲过,骗子就要上重头戏了,也是抱着一击即中的心态去玩最后一票,拿到钱就彻底断联,永绝后患。

但如果能在最关键时刻悬崖勒马,也能避免更大的损失,只是难度比较大,识别系数更高了。

而且这些骗子通过日积月累的相处,已经手握不少受害者的把柄,所以让他们也不敢主动去找正途来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程浩有段话,其实结合其他因素来看,基本能够识别一个骗子,或者至少是不好对付的人。

智商情商都很高,反应也快,跟不同的人打交道分寸拿捏得都很恰当,谈吐得体,品位也很好。

如果真正的身份背景能够与这些特质匹配上倒是无妨,甚至还可称作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但若是匹配不上,那就要谨慎再谨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防骗子,真的是太难。

尤其是他们披着一层相当隐蔽的伪装时,就更难。

但为了自己能活得安稳点,凡事费心一些总是没错的。

还有,如果与人同住,也务必要警惕对方包揽家务活的同时,可以知道你家里所有的细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这部剧还普及了一些官商之间沟通的手段,比如短距离用对讲机来说话,可以避免同框出现,也不存在通话记录,相当隐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第二阶段的故事,似乎导演也在传达一种观点,就是人在某种程度上来评价皆是骗子,只不过有的胆子大一些,有的则只是说说谎而已。

有人说,希望能引导骗子们走向正途,改邪归正,这样被骗的人就少了。

太难了。

贪心不足蛇吞象,在骗子的本性里本身就存在某种极度无耻和极端偏执的观念,才能让他走了现在选的这条路。

若论良心发现,除非遭遇重大变故才有小概率会弃暗投明,否则根本想都不要想,还是让自己免于被骗才更靠谱。

4.关于演员

井柏然简直太适合这个角色了,看猎物的眼神完全是天生的。

还没有黑化之前,眼神里又透着一股清澈。

如果不是剧集烂尾,实际上还能更出彩。

最近连续看了周依然两部剧,《新生》和《我的阿勒泰》,加上此前《涉过愤怒的海》,最近她出现的频率很高。

演技有点不太好评价,属于天赋很高,但仍有极大进步空间的类型。

黄觉现在似乎驾驭金融高层男的角色很有心得,从《繁花》到《新生》都如此。

我看了一下他的采访,在语言表达上很聪明,尤其是回答“费可在你家一直睡沙发吗”的问题时,巧妙回避了比较敏感的内容,用了“我不在的时候”这个前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余人都表现的和预期相同。

年轻女演员们应该再磨磨演技,老戏骨们都很压场。

5.关于续作

导演说未来会拍《新生2》,应该大概率是个性转版,以高级女骗子为主角来拍的剧。

若真是如此,那需要把握的尺度就更微妙了,希望在统筹处理好结局的同时,充分将细节体现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部剧有挺多我个人很喜欢的设计,比如片头的拼图,就是让观众去拼一个自己心中的《新生》众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似乎都流行电影人跨圈来搞电视剧,之前王家卫的《繁花》是,现在申奥的《新生》也是。

总的来说,对于观众而言算是一种福利,毕竟质感的确有所提升。

有人说申奥这是开启了“诈骗宇宙”,将《孤注一掷》和《新生》放在一起看,简直化身反诈宣传大使。

他的确很擅长拍千门八将类的题材,若是没有限制的话,估计可以发挥得更加出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完《新生》后,从剧集体量和风格来衡量确实很“网飞”,这部作品也的确在Netflix上线了,国内这样做的人不算多,勇气可嘉。

期待《新生2》,希望能比前作的质量更佳。

文/叶秋臣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叶秋臣)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欢迎转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