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这次俄乌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那就是俄罗斯觉得北约东扩速度太快,对自己的安全有威胁,所以俄罗斯打算在乌克兰东部,建立一个缓冲区,用来作为俄本土和北约之间的缓冲,或者说是屏障。

从乌克兰的角度来说,这事儿当然不能答应啊。你俄罗斯有1709万平方公里,都不肯拿出1平方公里来作为缓冲区,凭什么让乌克兰拿呢?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是缓冲区,是否应该双方各出一半领土,才算比较合理呢?毕竟需要缓冲区的是俄罗斯,而不是乌克兰。让乌克兰出领土,满足俄罗斯的安全需要,这的确有点说不过去。

其实在俄国历史上,这类例子数不胜数。在他们眼里,俄国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但是其他国家,所有土地,都只是俄国暂时寄存在这些国家的领土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战时期,苏联打造的东方战线,就是别国领土构成的

1939年9月1日,德国发动了闪击波兰的战争,拉开了二战欧洲战场的序幕。这个时候苏联意识到了德国的野心,绝不是英法那帮只有嘴上功夫的国家能比的。

为此,苏联打算构筑一道和德国之间的缓冲区,尽量不将未来的战争,带入自己的本土。将战争规模,控制在缓冲区内,这才有了所谓的东方战线。

第一,瓜分波兰

德国闪击波兰过后,苏联也在9月17日出兵波兰,占领了波兰的大片领土。苏联给出的理由很简单,当时波兰已经被德国攻克,这个国家不复存在了。那么他们的领土自然可以随便占领。

而且,苏联觉得,波兰东部有大量乌克兰人和白罗斯人,苏联有义务出兵保护该地区的乌克兰人和白罗斯人。这套路怎么看着有点似曾相识呢?

不管咋说,东方战线的第一部分算是搞定了,大战过后,波兰被苏联割走了18万平方公里。这些领土后来都并入了白罗斯和乌克兰。

第二,吃掉部分芬兰领土

尝到甜头的苏联,在1939年10月开始入侵芬兰,这地方当年也是沙俄的一部分,苏联当然有义务恢复祖业,收复领土。

只不过这回他们碰上了硬茬,俄国人擅长在冬天打仗,芬兰人也毫不例外,大家都生活在北方,谁怕谁啊?为此,苏联付出了约40万人的代价,才迫使芬兰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割出了自身十分之一的领土,约4万多平方公里,组建成了苏联东方战线的第二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吞并波罗的海三国

1940年6月,苏联又要求波罗的海三国,让苏军自由出入。这是任何一个国家,恐怕都不会主动接受的要求吧?

迫于苏联的压力,他们只好认怂,毕竟两者体量完全不在一个档次。结果导致三国内部纷纷出现了混乱,苏联趁此机会,一口气拿下波罗的海三国,将这里变成了东方战线的第三部分,约17.4万平方公里。

第四,拿下罗马尼亚部分领土

在占领波罗的海三国的同时,苏联又把罗马尼亚当局喊了过来。苏联的意思很明白,你们威胁到了苏联西南地区的安全,所以应该把比萨拉比亚地区、北布科维纳地区割给苏联。

罗马尼亚肯定不服啊,所以跑去找当时气焰正盛的德国帮忙,结果德国却因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选择了拒绝。无奈之下,罗马尼亚只好割地求和,这些地区也就成了东方战线的第四部分了。

苏联打造整个东方战线,花费了不到1年时间,速度还是非常快的。而且成效很明显,合计夺取了4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拿下了2200万人口。

苏联觉得,即便以后苏德爆发战争,也只会在东方战线上打来打去,不会涉足俄国的本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外蒙,是中俄缓冲区

二战结束前夕,英美苏三国领导聚在一起开了一个雅尔塔会议。主要就是讨论一下二战以后,该怎么分蛋糕的事情。

当时美国在太平洋对敌日军,虽然大获全胜,但是他们很害怕登陆日本本土。为啥?因为日军打起仗来,是真心不要命,打几个小岛就让美军损失惨重了,如果美军想占领整个日本本土,预计至少要多付出50万人的伤亡代价。

胜利前夕,所有的牺牲都显得非常可惜,因此,美国急切地希望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东北,灭了东北的关东军,减轻美军的压力。

苏联这边则给出了自己的条件,其中有这么几条是针对咱们的:

  • 第一,外蒙保持原样,也就是脱离咱们,取得自立。
  • 第二,旅顺口租借给苏联当海军港口。
  • 第三,东北的中东铁路,依旧是中苏合营,但前30年的经营权归苏联。

其实《雅尔塔协定》和一战以后的《巴黎和约》十分相似,我们虽然是一战战胜国,但是会议上依旧打算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二战我们也是战胜国,可偏偏还得将日本在咱们这儿的部分权益,转交给苏联。

最令人气愤的自然是外蒙,这地方实在是太大了。除了156万平方公里的蒙古国外,还有17万平方公里左右的唐努乌梁海。

斯大林直言不讳,这地方就是将来中苏的缓冲地。如果有一支军队,从这里北上,切断西伯利亚大铁路,那俄国不就完了?所以斯大林坚持要求必须要设立缓冲地。

不过他们依旧不肯拿自己的地盘当缓冲地,而是选择了中国的。1960年以后,中苏之间关系逐步恶化,苏联更是开始不断在外蒙增兵,1969年甚至增兵数十万,打算南下。一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苏军才撤离了外蒙。

由此可见,外蒙这块缓冲地,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缓冲地,而是苏联的殖民地罢了。一旦打起来,苏联可以确保将战场控制在外蒙境内,不涉及苏联本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乌东四州和克里米亚,自然是俄罗斯和北约的缓冲区

1789年,沙俄从奥斯曼土耳其手里,夺取了克里米亚半岛。自此克里米亚就跟着沙俄混了,但当时这里的主要居民是鞑靼人。他们信奉伊斯兰,压根就不服俄国人的统治。

二战期间,克里米亚的一部分鞑靼人,选择与德国合作,对付苏联。战后斯大林一声令下,将这里所有的鞑靼人都迁徙到了西伯利亚干苦力。

为了填补这里的人口空缺,苏联将大量俄国人迁徙到当地,这就是这里为啥目前俄国人最多的原因之一。

1954年,为了庆祝俄乌合并300周年,苏联将克里米亚送给了乌克兰。这么一来,乌克兰也将大量乌克兰人迁徙到了克里米亚定居。因此乌克兰人成为了这里的第二大民族。

一直到1991年,那些被迁徙到西伯利亚的鞑靼人,才有资格回到克里米亚。但当时俄罗斯已经和乌克兰分家,因此只有很少一部分鞑靼人回来了,绝大多数鞑靼人依旧生活在俄罗斯。

1997年,俄罗斯与乌克兰签订《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条约》,承认克里米亚是乌克兰的一部分。

不过到了2014年,在俄罗斯的支持下,克里米亚通过投票,正式脱离乌克兰,自己单干了,没多久他们又加入了俄罗斯。这才是俄乌战争爆发的根源。如果投票有用,岂不是天下大乱了?

所以说,2022年,当乌克兰打算加入北约,寻求北约庇佑的时候,俄罗斯紧张了,只能将乌东四州作为与北约的缓冲区。和过去一样,他们依旧没用自己的一寸领土作为缓冲区,还是用的邻居的地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谓缓冲区,无非就是未来的战场

为什么这次乌克兰袭击别尔哥罗德地区,俄罗斯当局会如此震怒呢?俄罗斯给出的理由是,乌克兰袭击了他们的本土,这是不可原谅的。

其实这句话就道出了缓冲区的真实意义,那就是双方在未来交战的战场。乌东四州包括克里米亚,都只是缓冲区,而别尔哥罗德,那才是真正的本土。

即便乌东和克里米亚在名义上都加入了俄罗斯,可实质上俄罗斯并没有将这里当成本土来看待。这里只是他们抵挡北约东扩的一个缓冲,将来发生所有战事,他们都希望只控制在乌东和克里米亚。

所以说,估计住在乌东和克里米亚的人,肠子都悔青了。不仅整天面对战火,还有可能面临流离失所的情况。现在这些地方显然已经成为了双方的战场,不知道住在这里的人,是否会为了当初的选择而自责。又或者说,当初的选择,未必是他们的选择。

稍微读点历史,就能明白这件事,如果某个地区被北方这位邻居划为了缓冲地,为求自保,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