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中国做得更好,俄方再提C929大飞机合作,但已跟不上中方节奏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文|马纪晨

编辑| 哆啦B梦

前些年,“国产C919”大飞机一直是中国顶尖客机的代表,曾经一度吸引了海内外航空领域的目光。不过,中国同期研制的另一架客机C929,曾经却拥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代号“CR929”。这款相较于C919更大、载客量更多、技术要求也更高的飞机,曾经本应该由中俄共同研制。

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俄罗斯并没能参与进C929客机的研制工作中,中国的研发团队经过数年的努力摸索、尽心钻研,终于在2024年,中国商飞主动提及C929,并称它的研发已经进入了“关键阶段”。

在这样一个关键节点,俄罗斯副总理却突然表示,已经准备好再次和中国合作,研发远程飞机。中俄之间在这款飞机的研发上经历了怎样的波折?面对中国接连不断的技术突破,俄罗斯又是否跟得上节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弄清楚中俄为什么重视合作研发,需要先从C929的超高水准说起。作为宽体客机,这种飞机地载客量更大,运载稳定性更强,而且往往拥有超长的航程,能够适应洲际之间航行的挑战。

大家熟悉的波音747就是宽体客机的代表。而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横跨国家甚至大洋的飞行需求出现,国际上对宽体客机的需求也水涨船高。能否实现宽体大飞机的突破,意味着在国际航空领域的竞争实力。

而C929客机,则是我国自行研制,牢牢掌握着核心科技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飞机。在2017年的设计之初就定下了12000公里航程和280座位的目标。如果能够成功研发,对于中国来说就是“0”的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当时国内的洲际航空技术并不成熟,需要克服很多难关;同时彼时的俄罗斯也有大容量客机需求,于是中俄商飞应运而生,准备进行一场举世瞩目的联合研制。彼时中方总设计师陈迎春展望过,如果飞机真的研制出来,可以几乎完全满足中国的航线需求。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 很快俄乌之间的关系就持续降温,俄罗斯也陷入了与西方社会对峙的泥潭。在2022年7月,时任俄罗斯副总理的鲍里索夫就提到会减少在“C929”项目中的参与度。而2023年,俄罗斯已经正式由研发伙伴,退居成为了配件以及系统的供应商。

毕竟当时俄罗斯的民航机已经被西方制裁,一方面俄罗斯需要腾出人手专注前线工作,另一方面俄罗斯也需要避免连带而来的复杂政治问题,这些都使得俄罗斯退出合作成为了一种“必然”。CR929,也变成了C92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那时起,研发C929的工作,就完全落在了中国研发团队的身上。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由中国全权负责研制后,C929的研发进度反而突飞猛进,短短一年时间,就成功进入了“关键阶段”。

据中国民航成员透露,C929的合格证申请预计今年年底就会提出。

而且在实际产品中,C929飞机的钛合金比例又有所提升,标准直逼目前主流的波音787以及空客A350大飞机。这意味着在民用航空航天领域,中国已经直接跻身了一流行业。飞机内搭载的CJ2000也是国内研发出的大动力发动机,在可靠性、油耗方面和寿命上都有显著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甚至在废弃气体的排放上,CJ2000也远低于目前的国际标准。早在2020年3月,这款发动机的核心机就已经进行了点火测试,并成功突破100%转速点火成功。

之前和俄罗斯联手研发,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需要俄方高标准的发动机技术。既然现在能够适配宽体双通道客机的发动机已经做了出来,可以说,在这场飞机研制的挑战中,中国已经不再需要协力了。

在这样的前提下,俄罗斯副总理重提合作,就显得更像是想“分一杯羹”,而非是一起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他提到的PD-35发动机,在目前已经亮相过的CJ2000面前,更是显得有点鸡肋。虽然在原定的研发计划中,交付给俄罗斯的那批宽体飞机确实会配备PD-35,先不提两者的推力其实相差不多,其作为俄联合发动机公司出品的配件,早在2021年10月就宣称核心机完工。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出现更进一步的消息。

2022年公司的副总经理也站出来表示,因为遇到的种种问题,PD35的研制工作被迫暂停。在步伐不断加快的中国面前,俄罗斯似乎显得有点“跟不上步伐”。

这种节奏的差异,从航空的进出口情况也能看的出来。2023年,光上海浦东机场和虹桥机场的跨境电商货量就同比增长260%;SHEIN、TEMU的出口航空货量每天都超过5000吨。航空运输业务的飞速发展,体现这中国在航空贸易领域硬实力的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国产的代表型飞机C919也在国际市场中得到广泛认可。2024年初,中美和中欧之间就成功达成协议,给中国制造的航空产品开了绿灯,允许出口到本国。虽然还需要进行二次审查,但至少初步提供了从中国进口飞机的可能性。

而且在C919正式投入使用之前,美国通用电气金融航空、德国普仁航空等外资企业就已经签下了对这款飞机的购买订单。对于中国在技术领域的认可自然不言而喻。

同时在5月11日,中国和墨西哥也新开通了一条直飞航线,打破了中国民航直飞的距离长度记录。中国在国际范围内的航空技术突破,以及交流的密切程度,已经远远走在了俄罗斯的前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罗斯的协助研发,我们已经没有当年那么强烈的需求。甚至我们的技术突破,或许会给俄方提供全新的研发思路。当然大型客机的研发不是一蹴而就,后面的配件调试组装、衔接部件的生产等等,在总机真正面试之前,C929还会经历很多过程。在这些步骤中如果能合作共赢,也是值得期待的景象。

不过,中国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节奏:在民用航空技术这块,我们已经不需要任何其他国家的辅助,正以稳扎稳打的脚步快速前进。

参考资料:

https://new.qq.com/rain/a/20240512A07IB400 新华社新闻:深圳—墨西哥城直飞航线开通方便中墨两国人员往来

https://www.guancha.cn/ZhangZhongZuo/2024_04_23_732451.shtml 观察者网:张仲麟:C929研发进入新阶段,何时能首飞?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505442 观察者网:俄方退出CR929研发?分开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20_12_10_574095.shtml 观察者网:大型宽体客机CR929中方总设计师:2023到2045年预计将交付1000架

http://www.caacnews.com.cn/1/tbtj_/202401/t20240124_1374163.html 中国民航网:2024年中国航空货运市场展望 复苏强劲有望回归常态化增长

https://news.cctv.cn/2023/06/05/ARTIFvPnghMqfCdtGc2ZPYAF230605.shtml 人民日报海外版:全球关注C919客机“展翅”(国际论道)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070.shtm 科学网:中国工程院院士尹泽勇:要做就做最先进的发动机

https://world.gmw.cn/2024-01/07/content_37075586.htm 参考消息:港媒:中国力推国产大飞机走出国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