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人认为爱是性,是婚姻,是清晨六点的吻,是一堆孩子。

也许真是这样的,莱斯特小姐。

但是,你知道我是怎么想的吗?

我觉得,爱是想触碰又收回手。

——塞林格《破碎故事之心》

有没有跟我一样体质的女孩子呢:一熬夜就发烧。

我真照顾不好自己。继续写文吧。

接上篇

爱的第一课:付费1w学会爱!颠覆认知!人类天生不会爱!你可能活了一辈子,都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1

爱的第二课:“恋爱脑”不是病!没有爱会死吗?科学告诉你,没有爱真的会死。

爱的第三课:什么是爱?这是我听过最好的回答。

爱的第四课:宇宙终极难题:爱真的会消失吗?自由意志杀不死你对他爱的感觉

如果学了前四课,你对爱的解释,还是觉得比较抽象,没理解透彻。

那今天的第五课,我们来讲另外一套参考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爱一定要符合四个要素:关心,责任,尊重,了解。缺一不可,缺一个就不是真爱哦。

详细解说版:

第一个要素——关心:爱是对所爱对象的生命和成长的积极关心

说人话:我其实一直在关注你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比如上一篇文章里几个读者的故事中提到的案例:

送定制T恤的女朋友,是真正关注了她男朋友的喜好——他随口一提的喜欢。

而总是要约会吃精致大餐的男朋友,是不关注女朋友真正的需求,哪怕一而再再而三地提了,他还是听不进去,依旧我行我素。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打着关心的旗号,但并不是真的关心。

比如老一辈的“中国式父母/长辈”,或是“爱PUA的伴侣/领导/同事”,

他们常常打着

“我是为你好”,

“要不是关心你,我才不会跟你说这些”,

“我要不是因为爱你,才懒得跟你说这些,好吗?别人我还不说呢!”的旗号,

来进行一些“说教”和“行为干预”。

根本不是哦,那些都是借口。

真的关心,是要注意到对方的情绪,去了解他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打着“关心”的旗号,却不是真正关心他的生命与成长,就不是真正的关心。

没有关心就没有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个要素——责任。

爱的责任,完全是一种自愿的行为,并不是受外因驱动(比如,由于身处在这个角色中,必须要做这样的事)。

是我对他表达了,或还没表达出来的需求的反应。——承担责任,指的是我能够,并且随时准备去做出这种反应。

在成年人的爱中,责任,主要指的是对精神需求的关怀。

所以,如果他对你的个人成长、你在职场中遇到的问题、你在生活中的一些困惑、你想分享的事情.......等等,都不感兴趣的话,他根本不在乎你的精神需求,那就是他没有承担起爱的责任。

真正的责任感,不是各人自扫门前雪,并不是说你做好了分内之事就可以,而是要关注你能力范围内能关注到的所有的东西。

02

第三个要素是尊重——按其本来面目发现他这个人,认识他的独特性,对他的成长和发展,应顺其自身规律和意愿。

说人话,尊重就是,让被爱的人为他自己去成长和发展,而不是为了服务于我。

这种尊重,在老一辈的“中国式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中,就非常缺失。

那父母在教导孩子时,到底要管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尊重呢?因为孩子可能确实还小,大脑还没发育完全时,缺少社会经验,是需要父母的教育与引导。

那么一个很好的评判标准,就是:你为孩子做这件事,有多大程度是在服务自己

比如教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孩子可能也会抗拒,但这真的就是为了孩子以后的成长,即使当下看来,你“没有尊重”他的个人意愿,要求他去做了他不喜欢做的事,但这也是尊重。

可如果,你要求孩子按照你的意愿,去变得更“优秀”,成为“别人家的孩子榜样”,美名其曰“为了孩子以后的发展”,实际不过是为了让你更有面子,这就不是尊重孩子。

尊重的本质,就是诚实地面对自己,“鸡娃”到底是为了世俗意义上的“出人头地”,还是为了减轻你自己的焦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链接到诚品书店创始人吴清友的故事,4.23世界读书日:诚品书店,在书与非书之间,我们阅读。关于阅读的意义,你需要知道这些。

他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他最初并不打算把自己奋斗终身的诚品集团让自己的孩子继承,后来由女儿接手,也是因为女儿靠自己的能力,从基础做起,一步一步成长到可以独当一面的程度。

而他一开始也是对儿子寄予厚望,望子成龙,但儿子从小就不爱学习,并不想成长为像世俗期待的那样——努力学习,考大学,进公司拼命,赚大钱,娶妻生子,奋斗一生。

看到儿子这么“不争气”,天天逃课,成绩很差,他当然会觉得没面子了—— 一个书店老板的儿子,却不爱学习!他很生气地严厉地教导儿子、鞭策儿子用功,导致父子关系一度紧张,儿子一看见他,就溜之大吉。

渐渐的,他也意识到强求儿子用功,去走世俗那条“升官发财”之路,是违背了儿子的本心,他自己小时候也是调皮捣蛋、不想努力的“小混混”,凭什么要求孩子,就必须按自己规划的道路去成长?

他应该有他自己的人生。

儿子是一个生性善良,很热心,爱帮助别人的人,这辈子的心愿,就是过简单的生活,他逃课也是去寺庙里,他的爱好是发呆、看天空,欣赏云朵的自由,体会星海的变幻。

这个热爱自由的灵魂,在2009年4月的某天,永远地停止了呼吸。

只有当你自己是独立的时候,尊重才有可能发生。一个自己都不独立的人,是没办法提供尊重的。

没有尊重,就会变成支配和占有,会变成剥削。

在爱里,尊重是非常重要的。——尊重的关键词,是顺其自身规律和意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前也听过一个读者的故事。

她老公是个事业有成,有点大男子主义的人,他经常就对她的方方面面指手画脚,对她的个人成长、职业规划,很强势地提出各种不切实际的意见和标准。

一开始她也觉得自己跟他差距比较大,他这么要求自己,也是希望自己快速成长起来,与之相配。

但最后发现太难了,自己根本达不到他的要求——简直是拔苗助长!然后,他就会说她不上进,烂泥扶不上墙。

表面上,他确实是为了她的成长考虑,发心是好的,但其实他并不尊重她自身发展规律,没有考虑她的实际水平。

03

最后一个要素是了解

以上的关心、责任、尊重都离不开了解一个人。

如果没有关心作为动力的话,你就不会真正去了解一个人。

比如之前提到那位喜欢带女朋友去吃精致大餐的男生,他其实并不想真的了解她,他拒绝真正去了解她的需求。

如果不了解一个人,你其实也不可能真正尊重他。

因为你如果真的不了解他的规律和特点,他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你就不可能根据他自身的规律和意愿,去尊重他的发展。

只有真正了解一个人,才能够知道,需要负担起哪一些爱的责任,对他的哪些需求,要做出回应。

了解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深入本质。

只有当我们超越对自己的关心,按其本来面目去发现一个人的时候,这种了解才可能完成。

经常听到一些故事,是责怪另一半不够上进,不够优秀的。

我觉得,这就可以用爱的四要素来衡量,看他在一段感情中,有没有能力和意愿,承担起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

不管他是出于意愿,还是个人能力的局限,导致他没办法真正地去关心你的生命和成长,他没办法承担起你的深层需求,做出反应的这个责任,他没办法按照你本来的面目,去尊重你的发展。

那么,这段感情,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他就是没办法和你继续,你们确实不合适。

所以,没必要去埋怨对方不上进,看他是否有能力满足这四个要素。

但如果他确实做到了这几点,

比如他确实真正关心你的生命和成长,支持你的事业,你的进步,

他承担起了对你的深层需求反应的一种能力,一种责任,

他尊重你的本来面目,所有一切他好像都做到了,

只不过,他不是像你这么奋斗,他不是你这样的人,

那就更不用去埋怨他不上进,

而是考虑接受他的本来面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点难理解,结合故事来解读。

前几天,正好在后台看了一个女生留言的故事。

她从海外留学回来,年薪百万,找了一个年收入在二三十万的男朋友。

身边朋友都劝她分手,说他配不上她,他们不合适。

但她当时正上头,并不觉得他们两个谈恋爱有什么不合适,也不觉得,他们之间的收入差距有什么问题,因为男朋友提供了很高的情绪价值,一直陪伴在她身边,让她觉得,她有爱就够了。

但后来越相处,越觉得他们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她不想总是降低自己的生活标准,也不想总是迁就他的消费习惯,而且两人的沟通也常常觉得不在一个频道上,他们都很努力地维持这段感情,最后还是无奈分手了。

回想起朋友一开始的劝阻,后来也发现,他确实配不上自己。

我觉得,这个没必要说,配不配得上。只是双方不合适。

在这样的关系中,爱是不可能发生的。但这不是爱的意愿的问题(双方都很努力、主动地爱),而是爱的能力的问题。

并不是他收入的问题,而是基于他的水平与能力,他没办法跟她站在同一高度(她有海外留学背景、更开阔的眼界等等),真正去了解她是个什么样的人,她的诉求是什么、她的生命与成长的要求是什么。

所以,他没办法达到关心、责任、尊重、了解这四个爱的要素,没办法承担起对爱的需求做出反应的责任,这并不是他的错,只是一个很无奈的遗憾。

我喜欢你,没有任何目的。

爱的标准确实很高,关心、责任、尊重、了解,缺一不可,需要投入巨大的心力。

在说出爱不爱之前,先看看自己是不是做到了这四要素。

爱是动词,需要主动创造,许愿、祈祷,等着被爱,是产生不了爱的。

写不完了,还有第六课,明天继续。

问个问题:

如果,现在这个人不爱你,那还有没有必要继续这段感情?

请在评论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