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房子卖不动啊,是必然的结果。其实原因很简单呀,我跟大家讲一下,记得刚刚住房商品化的时候,应该是2000年左右,我们县城第1个商品房小区,那时候是800块钱一平,当时感觉已经是天价了,公务员工资好像才几百块钱一个月,一套房子10万块钱左右。还没一辆小轿车贵,所以那时候大街上车很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2010年的时候,房子已经涨到三四千每平了,一套大概三五十万,翻了四五倍,而那时候大家的平均工资是一两千块钱。三五十万相当于一辆宝马5系,当时宝马就是豪车的代名词。

18年的时候呢,我们县城新区的房价已经普遍五到七千了,个别顶尖的小区甚至8000出头。而大家平均工资的才三五千块钱。一套100多平的房子加上装修就得100万出头了,相当于一辆保时捷。

从18年以后,我们县城的房价基本上就是这个标准了,所以房子就卖不动了。为什么呢?我之所以要拿房子和车做比较,是因为在这20多年间房子一直在涨,不只有国家推动城市化发展,人越来越多的原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人他买房子不是用来住的,而是用来炒的。而车子不同,同时期的豪车之所以很少,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这个升值的属性。那么在大家的交通工具普遍都是电动车和自行车的地方,保时捷卖不动是理所当然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换句话说,大家收入普遍只有三五千,你让他买套房子,四五千五六千的月供,他敢买吗?那以前大家为什么敢买呢?第一是大家普遍认为房子买了会涨,第二,那批人有积蓄,但也早拿出来买过房子了。现在绝大部分人,是连首付拿不出来的。

但现在各种政策满天飞,又是降首付,又是降利率,又是送户口,甚至还减免税费,不断的刺激这批人来买房,但有用吗?就比如说保时捷搞促销,又是搞汽油降价,过路费降价,保养费降价,降来去就是不降车价,会有人买吗?不是促销力度不大,也不是活动不吸引人,而是大家真的没钱买不起呀。

好,你看大家没钱,把首付降到15%。100万的房子付个15万就行了,但我们只是穷,又不是傻。这15万掏出去了,以后每个月的月供咋办?这一供不是两三年,是二三十年呀。家里任何人稍微有个病啊,灾啊的,或者失业了,那房贷就还不起了,那除了几个人气高的城市,其他地方的房子又卖不掉,那不只有等着房子被法拍,最后沦落为房财两空的老赖吗?所以你首付降得越低,我越不敢买。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