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主研发的超大型挖泥船"天鲲号"再次亮相国际舞台,目前正在阿联酋海域投入作业,参与中企承建的胡达里亚特岛疏浚吹填工程,这是它首次进军国际高端疏浚市场。

作为备受称赞的"造岛利器",天鲲号不仅能高效建设南海岛礁,改善守礁官兵生活条件,更能凭借卓越性能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甚至还被我国限制出口,那它究竟隐藏着哪些秘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信源来自官方媒体 具体链接赘述在文章结尾 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 细节可能存在润色 请理智阅读 仅供参考

天鲲号重大战略意义

天鲲号就是一艘造岛机器,它能高效地在海上疏浚和填海造陆,因此被誉为"造岛神器"。在南海地区,天鲲号的出现就犹如为中国建造了一艘"永不沉没的航母",捍卫国家海洋权益。

凭借其超强的挖掘和输送能力,天鲲号可以在南沙群岛等争议海域加快人工岛礁的扩建进程,持续扩大我国在南海的控制力,有效应对周边国家的挑衅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初,由于国力有限,我国在南海诸岛驻扎的官兵生活环境十分艰苦,岛礁狭小,基础设施简陋。天鲲号能大面积快速填海造陆,使南海岛礁面积大幅增加。

从根本上改善了驻岛官兵的生存环境,满足防务需求,使他们有安全舒适的生活和工作场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南海周边有一些对我国主权狂妄嚣张的国家,利用地理优势,占领了我国多个离岸岛礁。

天鲲号的出现无疑是对这些国家的有力震慑。它所造就的人工岛屿使我们能将军力投送至南海前沿,并建设起机场、码头等军事设施,切实维护住国家在南海的海洋权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天鲲号这种"海上地图编辑器"来说,其出色的性能和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已被国家充分认识到。2017年,商务部明令将大型挖泥船列为禁止出口的战略物资,旨在维护国家安全。

可见我国对天鲲号重视程度已达到何种地步。这样做不仅保证了国家这项重器只为我们所用,更有利于防止这种关键技术外流,维护我国在该领域的领先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鲲号卓越性能

天鲲号被称为"海上地图编辑器",完全得益于超强造陆能力。数据显示,这艘巨型绞吸挖泥船每小时可挖掘填海6000立方米,相当于每小时就能在海上填起一个1米深的标准足球场!

曾有报道,如果用天鲲号来完成马来西亚花费30年才填充25万平方米人工岛的工程,只需2周时间就能搞定。凭借惊人填海速度,天鲲号将大大提高我国在南海海域的岛礁建设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鲲号虽然被外界视为"天鲸号"的继任者,但在实际性能上,它已经完全超越了前者。相较天鲸号,天鲲号在尺寸、吨位、绞刀功率等方面全面升级,各项指标都有了大幅提升。

比如,天鲲号的总功率达到了6600千瓦,在极端情况下还可以突破9000千瓦,天鲲号还拥有出众的挖深能力,最大可达45米,是目前世界上少有的能在这种深度挖掘的绞吸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鉴于此,天鲲号可以轻松应对复杂多变的海底地形,即使遇到极深水域或岩石遍布的海底,也能游刃有余。一艘出色的绞吸船,离不开高端可靠的绞刀系统。

天鲲号在这方面同样拥有出众的性能,它携带4种不同用途的铰刀,其中的"挖硬岩型"可直接破碎70兆帕高强度岩石,相当于在一个指甲盖大小的区域,站了10个体重70公斤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了这种极强的破岩能力,天鲲号在南海等岩石遍布的海域作业时也将游刃有余。除了将海底泥沙破碎吸入外,如何高效输送泥沙也是一大挑战。

天鲲号配备的泥浆输送系统功率强大,最大可达17000千瓦。凭借这股强大的推进力,它可以将泥浆混合物远距离输送至15公里之外。

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将泥沙送往需要填海的区域,还能避免堵塞航道的麻烦,充分发挥了输送泥沙的效率。得益于天鲲号"造岛神器"的强大能力,我国南海的岛礁建设进程将大幅加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鲲号助力南海岛礁建设

据悉,在永暑礁上,天鲲号每天就能填海约2公顷的面积。而在渚碧礁,仅用3个月时间,就将其面积扩大了7倍,达到2平方公里。

如此高效的填海速度,必将进一步改变南海岛礁的版图,夯实中国在这一争议海域的控制力。有了广阔的陆地,我们在南海诸岛自然也就有了更多建设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天鲲号造就的人工陆地已开始孕育起一系列军民两用设施。例如在永暑礁上,我们正在修建一条3000米的机场跑道,将来有望起降大型军用运输机。

而在渚碧礁和华阳礁上,已相继建成了临时机场、码头和防空导弹阵地。一旦这些设施完工,我们就能更快速高效地向南海前沿投送军力,有力震慑那些意图染指南海的国家。

对于长期驻扎在南海岛礁的官兵们来说,天鲲号无疑是一剂"定心丸"。一旦有了足够的陆地,他们生活和工作的各种条件都将得到极大改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住房而言,大面积填海后,当地可以修建更多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结束守岛官兵挤在狭小岛礁上的困境。医疗条件也将跟着改观,可以建立规范的医务室,配备先进设备,为一线海岛守卫健康把关。

此外,还可以修建足球场、图书馆等娱乐和文体设施,丰富官兵们的文化生活,增强战备积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鲲号制造技术突破

要想高效挖掘,就必须保证天鲲号在汹涌海浪中的平稳运行。这对位置定位和姿态控制系统来说是一大挑战。

为此,天鲲号研发团队打造了一套先进的"四钩定位系统",利用四根锚链将船体固定,再辅以动力定位系统和卫星导航系统进行精确控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此一来,即使在6级大风大浪环境下,天鲲号依旧能够保持0.5米的定位精度,为高效作业奠定坚实基础。

在疾风骤浪的海上环境下,如何保护绞吸机和其他精密设备免受震动损害,是制造团队必须解决的另一大难题。他们的答案是采用"减震隔振支架"设计,内置特殊减振垫,能够吸收89%的振动能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在机体上斜铺橡胶减振层,避免振动直接传递。这些减震减振系统的运用,确保了天鲲号在恶劣环境下依旧能稳定高效运转。作为一艘140米超长船体,焊接质量对于天鲲号来说尤为重要。

为此,研制团队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邀请全球焊接专家把关,对每一道焊缝的位置、角度、宽度等参数进行精细化控制,确保焊缝内外光洁无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他们还引入先进的数字化焊接系统,通过机器视觉和传感器识别图像,对焊缝质量实时监控。这些举措为天鲲号的耐腐蚀性和整体使用寿命奠定了基础。

天鲲号的成功研制,标志着我国在自航绞吸船领域终于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长期以来,这一领域被诸如荷兰、比利时等传统海事强国牢牢把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鲲号上的众多关键技术,比如铰刀切割系统、远距离泥浆输送系统等,都是我们自主创新的成果。这不仅让我们在填海造陆、疏浚施工等方面彻底扬眉吐气,也为今后开拓海洋资源领域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设计到建造,天鲲号项目始终注重锻炼和培养一批年轻的高科技人才。不少80、90后工程师和技工都参与了船体焊接、管线安装等关键工序,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必将成为我国船舶制造业发展壮大的中流砥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之重器,保卫海权安全

作为国产自航绞吸船的领军者,天鲲号无疑是保卫我国海权安全的重要一环。凭借着先进的造陆能力,它将进一步巩固我国在南海的岛礁控制权。

而创新的防风浪定位、防震减振等核心技术,也必将推动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走向世界先进行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了这样的"国之重器"坚实的后盾,我们在南海和其他争议海域的主权利益就更有保障,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决心也将更加坚定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