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德琳高中当生活老师,

是怎样一种体验?

可以想象到的答案之一是:压力大。

以陈尊娴为例,她目前负责管理高一两个班大约70名男生,一共12间宿舍。虽然上的是白班,每晚11点就可以下班,但如果学生有个头疼脑热,整晚起来照顾也是司空见惯。有时周末值班,大半个月没回家的情况也有。

此外,德琳的管理素以严格见称,尤其重视学生饮食、睡眠等习惯培养。比如,学校规定学生早上6:08必须起床,晚上22:18熄灯。早上如何把每个学生都“撬”起来,晚上又如何阻止他们熬夜搞“小动作”?都是需要斗智斗勇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饮食方面,学校不仅对早中晚餐用餐时间进行严格规定,生活老师还会在场为学生服务,同时,也监督学生健康饮食。学生返校时,也要对行李进行检查,以杜绝手机和不健康食品。

面向如此高强度、高难度的工作,作为生活老师的陈尊娴不仅游刃有余,还乐在其中。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她真爱这份事业,真爱这群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师毕业的陈尊娴,此前有20余年当幼儿园保育员的经验。她笑着说,自己对德琳向往已久。“如果不是因为家里孩子小,我几年前就来了!”

2022年6月,最小的孩子上初中并能独立自主了,陈尊娴毅然加入德琳,成为学校46名生活老师之一。

两年来,她先后带过三批共两百多名学生。每次接手新的一批学生,她都要求自己用最短时间熟悉每个孩子。

她有自己的一套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午五点半到六点五十,是我接触学生的黄金时间。有些孩子很活跃,一进宿舍就唱歌;有的不喜欢说话;有的受了委屈,会闷闷不乐躺在床上……”

穿梭于各个宿舍间,陈尊娴真心赞美、鼓励表现好的孩子,也认真倾听他们的烦恼,跟他们一起应对学习、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天早上例牌的“叫起”更需要软硬兼施。起床铃声响起后,陈尊娴会风风火火走进宿舍,一边关空调、开灯,一边提高嗓门喊着:“我的小鸟,我的少年们,快快起床了,不要像我老人家一样慢吞吞!”

经过一番“空袭”后,如果还有个别赖床的,她会予以最后“通牒”:“还在赖床的同学快起来了,不然你的大名就要在走廊光荣响起了!”陈尊娴说,她会用尽各种办法,让学生愉快地接受她的指令,“千万不要让他们因为起床的事烦躁一整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陈尊娴的用心、用情远不仅此:她会详细记录每一天工作的情况,反思得失;学生生日时,她会专门送上生日蛋糕,并写上长长的一篇祝福;她朋友圈里的主角永远是学生,而主题永远是鼓励与赞美,来学校不到两年,她已两次获邀在家长会上分享,最近一次发言,她几乎把所有孩子都赞了个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所学校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一名学生,那她就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一名教师。在德琳高中,眭亮就是被改变的体育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体育老师就是经常“被生病”,游离于学校主流教学之外,更与管理岗位、重大课题等无缘的“弱势群体”。

在进入德琳学校之前,眭亮老师也差不多就是这样的角色。“那时候的工作就局限于上一下课,跟学生的互动也很少。”2020年7月,前来德琳高中面试的他,瞬间被干净的校园、亲和的校领导以及干事创业的氛围所吸引,并很快办理了入职手续。从此,体育教师眭亮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教育天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很快发现,在德琳学校,体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副科,它的重要性甚至超过语数英,因为校领导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学生的健康最重要,没有健康,其他都等于零。”这里的体育采取模块化教学,确保每个学生至少有一项体育爱好或专长。学校严格落实早操、课间操“两操”制度,每个学生每天跑步不少于1200米。这里的体育老师也有了更多施展空间。“早中晚巡查宿舍,以及学生食堂就餐监督,我们体育老师都会参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已经是学校学生处主任助理、高二年级长的眭亮老师说,在德琳,他与学生的接触越来越多,对教育也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知。

比如学校非常重视的养成教育。学校开办之初,就落实“以规导行,以行养习,养习成性,养性成德”的养成教育理念,而“四大能力”“五大良习”是最重要的抓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德琳的“严”,眭亮老师也印象深刻。他曾带过一位学生,因为身体原因行动不便,一入学家长就找过来,希望对他“网开一面”。眭亮老师经过科学评估后,给这位学生豁免了一些高强度和高难度的运动项目,但仍要求他每节课必须跑完5圈。“学生并不是跑不了,而是习惯了不跑。一开始很不适应,我就跟着他一起跑。”

直到有一天,眭亮老师无意中看到这位学生竟跟同学们在一起打篮球。“当时真的很欣慰和开心,立刻表扬了他。”在他看来,学校最重要的价值,不是传授知识,让学生考个高分,而是培养学生的品行和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自主地走进社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眭亮老师看来,德琳不仅对学生严格,对老师也同样严格。但这种严格,不是冷冰冰的制度要求,而是从上而下携手共进形成的一种“自来卷”的氛围。

“学校每天六点半出操,校长几乎一天不落地到场跟学生一起跑。晚上他总是加班到很晚,经常是最后一个离开的。在这样的‘压力’之下,老师哪敢偷懒?”但当有人建议校长对迟到、早退的老师进行罚款时,他却明确予以拒绝。“他说,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不要像工厂那样来管理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语老师陈娟是德琳高中创办那年,也就是2020年入职的,属于学校的创校元老了。但她坦言,自己入职时还是一名小白。来德琳之前,她在一家培训机构工作过一年,没有人指导,她就按照大学老师的方法来上课。“有种闭门造车的感觉。”

后来经人推荐,她辗转来到德琳面试。两个小时的车程确实让她发怵,但陈娟老师还是毅然决然抓住了这个重要的机会。“那时候,我急需有指引我方向的地方和人,而德琳就是这样的地方。”转眼三年多过去了,曾经的小白已经成长为教学经验丰富、教育成果丰硕的年级备课组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机构的时候,完全是自己摸着石头过河,这里则是团队作战、共同进步。”陈娟老师笃定地说,自己的成长首先得益于身边优秀而团结的同事。德琳有一支力量雄厚的日语教师团队,仅仅是陈娟老师所在的高二日语科组就有十来个人,加上分管教学的专家型副校长,年轻教师与资深教师相得益彰。“教研的时候总能碰撞出很多火花,让我受益匪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德琳高中还有许许多多促进教师成长的“支架”。

比如集体备课制度。在德琳高中,每周二下午是各科组雷打不动的集体备课时间。每一次集体备课,都有一名主备课人负责制作1.0版本的学案,再发给所有备课组成员讨论、修改,最终形成2.0版本的定稿。主备课人由所有老师轮流担任,这就促使大家都去学习和琢磨。统一的导学案确保了每节课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在此基础上,每位老师在实施过程中又可以有自己的一些创新。可以说既统一又个性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备课的时候,大家会进行充分讨论,吵得面红耳赤也是经常的事。”陈娟老师深有感触地说,在这里,课是永远备不完的,永远有新的东西可以加进去。“事实上,这不仅仅是备课,也是每一个老师成长的课堂。”

互相听课,也是德琳推崇的一种做法。德琳每周都有各科的公开课。一学期下来,人均听课达到三四十节。其次就是参加各种比赛。学校会为大家提供很多锻炼和展示的机会,比如公开课、示范课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德琳三年多,陈娟老师的专业能力有了极大提升,从教之路走得更加稳健与笃定,而她也收获了为人师者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她坦言自己是一个比较严格的老师,在涉及班级、校规方面是不能讨价还价的。但她同时也很乐意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跟学生做朋友。她会在假日里偷偷给学生准备小礼品,备考压力特别大的时候,她会给班上每个学生发两个解压玩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德琳最难忘的事情,则是去年与首届毕业生的告别。那是陈娟老师带了三年的孩子。当大家拿着行李逐一走出校园,不管男生还是女生,都在她面前哭成了泪人。“那时候真的很感动。作为老师的价值感和幸福感一下子涌过来。我觉得老师的成就感,不一定在于学生有多牛,而在于他们对你的感情,对你的肯定和怀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一位德琳毕业生在大学课堂上分享的一段话。他口中那位“超级严厉”又“像个姐姐”的班主任,就是去年第一次带高三的生物老师年欣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欣欣老师同样对这位同学印象深刻。“这是一位阳光帅气的大男孩,就是受挫能力比较弱。”年欣欣说,他一模、二模的成绩都没有过本科线,急得掉眼泪。她穷尽各种办法鼓励他,最后连激将法都用上了。“最后他在高考中考出了最好的成绩,超过本科线7分。”

在年欣欣老师看来,虽然德琳是一所民办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也参差不齐,但师生关系、家校关系一直都很和谐。“确实学生的基础会弱一些,有的学习习惯也不好,但他们都很听话。你告诉他们方法,他们乐意去做;你关注他们,他们动力会很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欣欣老师说,德琳非常重视家长的意见,一直把家长当做非常重要的教育力量,但另一方面,学校也会有自己的原则和底气。“校长经常跟我们说,只要我们认为是符合教育规律,是对的,就大胆去做。学校会极力维护老师的权利。这让我们很安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班级管理上,年欣欣老师承认她是比较严格的。“如果学生违反了班级或者学校规定,我是会严格执行处罚的。如果留下讨价还价的余地,学生会认为规则是没有威力的。”

有了规则,自主才更可靠。年欣欣老师会把主题班会、家长会这样的活动交给学生全权组织,甚至连换座位这样的事也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她清晰记得去年高三学生组织的那场家长会。同学们联系每一个家长,让他们录制祝福视频在班上播放,学生们则向她借手机,每个人都给家长发了语音留言。“整个活动非常感人,也给了大家很大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到达心的深处。”这是年欣欣老师信奉的教育格言。这位2020年入职德琳高中的年轻教师,在这里不断成长。2022年三四月间,曾连夺龙岗区线上教学案例微课比赛一等奖、龙岗区2022年高考命题大赛二等奖等荣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