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高村张氏文化(四)

张泽武

(八)下高村张氏匾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道光年间“敦睦性成”匾额

下高村张氏家族现存匾额一面,高91厘米,宽173厘米,原悬挂于下高村张氏14世张进故居南屋门上方。张进后裔21世张鹏超保存,基本完好。

上款题:敕授文林郎永宁县加五级记录十次又记大功五次王相济①为

中间题:敦睦性成

下款题:耆张进②立

道光十一年③孟春谷旦

“敦睦性成”匾额,是道光年间永宁县知县王相济称赞张进是乡里的长者,年高德劭,为乡里表率。张进长期在张氏家族敦厚和睦环境中,习惯成自然,养成了睦邻友善,和睦共处,受人称赞。

“敦睦”意即敦厚和睦,语出《后汉书·孔融传》:“圣恩敦睦,感时增思。”《三国志·魏志·明帝纪》:“敦睦亲亲,协和万国。”《后汉书·独行传·缪彤》:“弟及诸妇闻之,悉叩头谢罪,遂更为敦睦之行。”

敦睦,就是教育后代子孙要睦邻友善,相互间和睦共处,家和才能万事兴。

性:性格。成:养成。长期习惯于某种环境,就会形成某种性格。有习惯成自然的意思。【出处】《尚书·太甲上》:“兹乃不义,习与性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匾额右上方有一方孔,内镶木刻阳文永宁县知县官印一方,以示该匾为永宁县知县王相济所题。

注:

①【王相济】:道光十一年时任永宁县知县。查民国六年《洛宁县志》卷三 职官志 嘉庆年间有永宁县知县王相济。道光年间没有有永宁县知县王相济。此匾额可补道光年间永宁县知县王相济之缺。

②【OO耆张进】:耆前缺两字,此处应为大乡耆。乡耆:是指乡里中年高德劭的人。出处:清 六鸿《福惠全书·刑名·家产》:"父母亡故,兄弟未经分析者,无论妾婢所生,俱得均分;宜命党族、尊长、乡耆、里老等将所遗产业,备造一册,呈官照分均派。"

张进,下高村张氏14世人。

③【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简介:张泽武,洛宁县陈吴乡新寨村人,2003年发起并组织成立了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2006年参与组织筹备成立洛阳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副秘书长。2017年被推举为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