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辑|t

引言

在今天的很多人看来,巴勒斯坦地区的以色列就是数千年来第一个属于犹太人的家园和国家。但是事实上,当以色列正式建国的时候,世界上第一个犹太人行政区已经走过了二十年的风雨飘摇。

这个千年来第一个属于犹太人的行政区位于黑龙江左岸,同时也是俄罗斯唯一一个自治州。如今俄罗斯犹太自治州已经成立了九十年整,这里唯一的问题就是,几乎看不到任何犹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代城市)

一、俄罗斯犹太人

数千年来,犹太人一直散居于近东和欧洲的各处,如果说犹太人们在欧洲生活于水深火热的环境下,在欧洲受到了广泛的歧视和打压。那么犹太人在俄罗斯所经历的歧视与打压,就更是尤为严重。

但是事实上,犹太人来到黑海北岸的时间,甚至比罗斯人还要更早。最早来到俄罗斯的犹太人,大多都是跟随一些希腊殖民者一起来到了黑海北岸。他们在这些希腊城邦中并未获得完整的公民权,但是还是能够从事手艺人,奴隶贩子以及鱼贩子这样的工作。

得益于希腊城邦本身就是一个多民族社会和多信仰社会,所以在黑海北岸生活的犹太人并未受到任何歧视。在罗马-希腊文明在黑海北岸的大草原上消失之后,犹太人便生活在“蛮族”的城市中,承担着一部分的商业职能,此时他们的处境也谈不上多差。

甚至在罗斯人从基辅发散崛起之后,犹太人依然没有受到系统性的歧视。只是由于后来的蒙古西征,导致大量的犹太人离开了基辅罗斯移民到了波兰。在蒙古人统治俄罗斯的数百年中,犹太人散居在波兰控制下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莫斯科公国)

然而当1654年,莫斯科公国的军队杀进波兰的时候,大量的犹太人和波兰人被莫斯科公国的军队一起屠杀了。大量的犹太人被强迫改信基督教,或者干脆被贬为奴隶。这次大屠杀的罹难者高达10万-50万,是历史上犹太人遭受的最为残酷的三次屠杀之一。

此后俄罗斯对犹太人的系统性歧视正式开始了,犹太人被强迫生活在“帕累”地区。这里包括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以及俄罗斯南部黑海沿岸和高加索地区。尼古拉一世时期,犹太人被强征入伍至少二十年,而且还会被强迫改变信仰,犹太公社自治权被收回。

但是经过数百年的经营,犹太人依旧占据了帕累地区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而且犹太人的城市化程度非常高,约有50%的手艺人,公司雇员和工人,40%的零售商和代理商,5%的专家,农民数量仅占2.5%,当地的大量富商也都是犹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罗斯帝国)

在俄罗斯帝国解体之后,上百万的犹太人或是死于非难,或是逃离俄罗斯。但是即便是这样,苏俄境内依然有着超过300万的犹太人。只是这些犹太人中的大多数,因为俄罗斯帝国解体带来的经济崩溃以及苏俄初期的共产主义政策而失去生计。

也就是说,苏俄刚刚建立时国内游荡着数百万的犹太难民,虽然对于他们的歧视性政策已经消失,但是他们也失去了养活自己的手段,能够救他们的只有党和政府。

二、“比罗比詹计划”

苏俄成立之初面对着一系列的困难,能够拿来帮助犹太人的资源实在是有限。因此对于苏俄当局而言,解决犹太人难民最好的办法,也是唯一的办法就是组织犹太难民垦荒。无偿提供给他们土地,种子还有农具,让他们依靠自己的双手自己养活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罗比詹)

最开始的时候,当局将克里米亚半岛和南俄罗斯大约100万英亩的土地无偿赠予了犹太难民,还划拨了不少的经费用于给这些犹太人提供农具和种子。这项政策在初期吸引了大量走投无路的犹太人,可以说方案是行之有效的。

然而来到克里米亚的犹太人数量变得越来越多,以至于克里米亚已经无法满足犹太人的需求,这也使得当局不得不在乌克兰等地区继续为犹太人划拨土地。但是由于克里米亚半岛当地的鞑靼人对犹太人移民非常的抵制,主导推进犹太人移民克里米亚的托洛茨基又被曝光为“人民的敌人”,最终“克里米亚计划”还是流产了。

这也使得资助苏俄政府在克里米亚半岛,建立犹太人自治区的“美国犹太战争难民援助基金分配委员会”,以及其他犹太人组织,不得不继续寻找其他的“应许之地”。在这些组织的支持下,一些国际上的犹太人专家开始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考察哈萨克斯坦,阿尔泰山区,甚至远东的比罗比詹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联犹太人)

1927年,这些国际犹太人认为比罗比詹地区将会是一个“没有阿拉伯人的巴勒斯坦”。因为这里原本的阿穆尔哥萨克几乎跑了个精光,他们在战争中支持白军,在白军溃败之后又大量跟随白军残部败退到了中国东北。

1926年,整个比罗比詹地区只剩下了500个人,其中还有73个朝鲜人和30个中国人...这一方案得到了斯大林的强烈支持,因为斯大林认为“比罗比詹计划”有助于加强苏联在远东的防御力,这里太靠近中国了。而中东路事件,九一八事变以及日本的河豚计划,无疑不在刺激着斯大林敏感的神经。

另外一方面,这一方案是得到了美国犹太人团体的现金资助的,相当于是让美国犹太人出钱建设苏联,还能将苏联红军的退役老兵安排到这里作为管理者,可谓是一举多得。而且因为苏联当局取缔了犹太复国主义团体,导致大量俄罗斯犹太人移民巴勒斯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托洛茨基也是犹太人)

苏联肯定也不希望看见这种情况继续恶化,因为犹太人中有着大量的知识分子和专业技术人员,苏联损失不起。当然,也有很多人从一开始就不看好这个计划,因为比罗比詹到底还是一片苦寒之地,这里几乎没有什么商业基础,犹太人真的愿意生活在这里吗?

三、“犹太人的民族家园”

1928年5月,载着数百名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犹太人的第一列移民列车驶往了比罗比詹。苏联当局的举动赢得了国际犹太人的广泛赞赏,在美国和加拿大人们踊跃捐款,即便他们对于移民比罗比詹毫无兴趣。

但是在费城,多伦多,温尼伯还有洛杉矶的募捐活动还是人满为患。1928年,美国犹太团体已经为比罗比詹捐赠了11台拖拉机,6辆摩托车和2辆汽车。1931年-1932年,比罗比詹共接纳了1100名从世界各地而来的犹太志愿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犹太自治州)

其中甚至有人是从乌拉圭,巴西,阿根廷以及巴勒斯坦回流到比罗比詹的犹太人。严格来说,“比罗比詹计划”是成功的,那些在开始初期对计划充满白眼的人无疑都被打脸了。在犹太自治州建立后的数年时间内,比罗比詹建设了缝纫厂,转场还有远东最大的农机厂。

犹太自治州内原本的小镇奥布卢奇耶几乎平地而起,成为了州内的第二大城市。比罗比詹也成为了俄罗斯犹太人的文化中心,这里有犹太剧院,犹太图书馆,犹太报社,犹太博物馆和学校。大量的著名犹太摄影,电影,文学均在此地出现,尤其是这里诞生了大量的犹太青年作家。

然而当时间来到1937年,臭名昭著的“大清洗”开始了。犹太自治州的领导人大多遭受了迫害,其中甚至有很多人因此被枪毙。大量从国外来到比罗比詹的犹太志愿者被当成间谍逮捕,其中很多人甚至被处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犹太自治州)

1937年,比罗比詹和国际犹太组织的联系完全中断,1938年甚至就连苏联国内的犹太人都无法进入比罗比詹了。卫国战争爆发之后,犹太自治州内的居民被大量征召入伍,大约1.2万犹太人前往前线,约7000人在前线牺牲。

卫国战争结束之后,苏联当局对犹太人的态度又再次偏向怀柔。比罗比詹也焕发出了“第二春”,为了防止犹太复国主义的蔓延,当局甚至考虑将比罗比詹提升为自治共和国。因此大量的犹太人开始自发前往比罗比詹,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了以色列建国初期。

但是不久后苏联和以色列的关系开始急速恶化,苏联犹太人再次成为了被当局警惕的对象。因此苏联犹太人的主要移民方向再次成为了巴勒斯坦,苏联境内犹太人开始大量流失,其中甚至包括不少已经生活在比罗比詹的犹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犹太自治州就如同这位老人,已成暮年)

1969年“珍宝岛”事件发生之后,紧邻中国的比罗比詹地区则干脆成为了一个封闭的军事基地,苏军代替犹太居民成为了当地的主要人口。苏联解体之后,当地大约6000名犹太人立刻移民到了西方,而移民潮一直都在持续。

事实上在1982年的时候,犹太自治州内的20万总人口中,俄罗斯人就已经占到了80%以上,乌克兰人7.4%,犹太人4.2%。

今天的比罗比詹,就像是犹太人到来之前的那样,充满了荒废的气息。曾经轰轰烈烈的“ 比罗比詹计划”,留给当地的似乎只有几句写在墙上的犹太标语罢了。漫长的九十年,比罗比詹什么都没有被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斯大林)

参考资料

沈平平.三十年代前后苏联犹太民族区域自治运动述评[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1):6.
王晓菊.俄罗斯远东的"犹太民族家园"[J].世界历史, 2007(02):97-104.
赵海燕.俄罗斯联邦犹太自治州[J].西伯利亚研究, 2003, 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