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风向有变?沙利文和沙特王储密谈后,对外宣称,两国讨论的协议草案接近成稿,两国或达成“历史性协议”。

沙利文和沙特王储会谈

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近期访问了沙特,并与王储默罕默德·本·萨勒曼进行了对话。

会谈后,美国方面表示,谈判取得了进展,而且,从一份沙特外交部声明看来,目前讨论的协议草案已经接近“最终形态”。

鉴于沙特在当前的地缘政治和国际舞台上扮演的重要角色,美沙之间的这一“历史性协议”显然引起了广泛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

各方消息都在指向,美国所为,是为了让沙特“回到自己身边”,并促进沙特与以色列双边关系正常化。

为此,美国开出不少“好处”,,包括向沙特提供更强大的安全保障、出售之前禁售的先进武器装备,如F-35,以及帮助沙特建设民用核设施。

对于美国提出的条件,沙特的态度,似乎表示欢迎,不过在未解决巴以问题之前,任何事项难以进展。

因此,美沙最终能否达成协议,关键在于以色列。

沙利文与沙特王储密谈后,直接去了以色列,显示是去推进议题。美方连续派遣高层官员的做法明确表明了其意图,即希望敲定美沙之间的历史性协议。对于拜登政府来说,解决中东现状是必需的步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沙特王储】

中东是全球能源中心,美国允许其变得富裕,但不希望他们变强大,也就是安全方面必须归美国管。

沙特寻求自主步伐

不过,随着中东国家寻求更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沙特也不例外,美国和沙特之间的分歧越来越严重。

“卡舒吉案”成为爆发点之一,拜登甚至曾称沙特王室为“贱民”。

在该背景下,中东大和解潮流之风吹起。

去年3月,在中国的助力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在中国北京发表了三方联合声明,宣布沙特和伊朗同意恢复外交关系。

此举引发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赞赏,认为中国成功推动沙特和伊朗复交震动了世界,显示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调停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推动沙伊大和解】

眼看沙特与中国、伊朗越走越近,美国开始着急,推动以色列和沙特关系正常化,不过巴以冲突使美国在中东的战略陷入困境。

对拜登个人而言,他也希望通过一些重大事件来为即将到来的总统选举增加胜算。

且从现在结果看,美国与沙特的关系似乎确实取得了进展。

一旦美沙真正达成历史性协议,这无疑将在中东引发连锁反应,当然,对中国来说,这样不是一个好消息。

美国禁止沙特使用中国技术

近期有报道显示,美国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旨在限制沙特阿拉伯使用中国技术,特别是在敏感领域。

这些措施是美国与沙特之间更广泛谈判和协议的一部分,旨在深化两国的安全合作,同时也反映出美国在全球技术竞争中的战略考量。

具体来说,美国提出的条件包括:

第一,限制中国技术进入敏感网络:美国要求沙特限制中国技术,特别是华为等中国企业在沙特最敏感网络中的使用,以防止潜在的安全风险和信息泄露。作为交换,美国承诺在人工智能、半导体、量子计算等领域对沙特进行大规模投资,并帮助沙特发展民用核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巴以冲突下一幕】

第二,半导体技术和投资:美国表示愿意帮助沙特发展半导体产业,但前提条件是沙特同意不与中国在先进技术领域进行合作。

第三,军事和技术合作:美国提出向沙特出售原本禁止的高端武器装备,并承担确保沙特安全的军事义务,同时要求沙特减少对中国军用和民用技术的依赖。

第四,从中国撤资:有报道指出,美国还要求沙特从中国相关的人工智能基金中撤资,数额高达千亿美元,以减少中国在中东地区的技术影响力。

这些举措意味着,美国推动沙以交好,可能是以牺牲沙中利益为前提的,中国不得不防。

总之,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布局,旨在加强对盟友的控制力,同时遏制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在关键技术和基础设施领域的影响力扩张。沙特作为中东地区的重要国家,其决策动向将对地区乃至全球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