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是兴趣的提升和志趣的凝练,“行”是实践与笃行,“乐”与“行”的结合便是教育的完整、循环过程

文 | 郑晓云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创新型人才既要立足学生全面发展,也要促进其个性形成;既要符合现实诉求,又要面向未来发展。济南市历下实验小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乐”的追求与“行”的实践相结合,开启乐行之旅,构建了包括乐行价值观、儿童观、课程观、教学观和发展观的乐行教育文化体系,逐渐形成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模式。

乐行教育遵循“乐学为基、以思促行、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以乐学、践行为路径,将思辨贯彻始终,把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科交叉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信息应用能力纳入乐行教育新的培养目标体系,探索具有乐行特质的教育新样态,培养新时代创新少年。相关成果获得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山东省特等奖。学校还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全国青少年校园网球特色学校、全国数学文化实验学校等。

  乐行教育努力实现阳光六年、厚德一生

乐行教育是济南市历下实验小学的办学理念,“乐”是兴趣的提升和志趣的凝练,“行”是实践与笃行,“乐”与“行”的结合便是教育的完整、循环过程。乐行是教育的起点,用心灵启蒙,快乐体验开启学生成长之旅;乐行是教育的过程,是教育全域视野下的和乐共生,知行合一;乐行更是教育的目标,在“乐”与“行”的循环往复中把学生培养成热爱生活、乐学笃行的人,进而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实现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快乐至善,实践求真,人生尚美。

学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追寻乐行的根,在时代精神中明确乐行的方向,将儒家文化的慎思明辨与心学思想的知行合一互融相通,构建了丰富的乐行文化。探索形成了教学领域的“乐学·思辨·践行”、德育领域的“践行·思辨·乐悟”双模式与双策略,架构起了从课内到课外、从书本到生活、从内化到行动的教育教学“闭环”空间,让学生阳光六年,厚德一生。

学校在乐行育人理念的整体架构下,深入贯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方针,以儿童戏剧为载体,让师生通过创编、演绎、体悟,将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思政、艺术及实践活动等相融合,引导广大少年儿童自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积极弘扬者和坚定践行者。

例如通过对话历史,观照现实,让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紧密相连,形成强大教育合力。语文学科在进行《出塞》一课的教授时,师生原创了《诗行边塞 丝路迢迢》课本剧,将古代将士戍守边塞的生活场景与现代“一带一路”相结合进行讲述,学生们不仅深刻体悟到了古诗的内涵,更感受到了当代中国的包容与强大,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油然而生。

思政与艺术课程的跨学科学习也可以搬上传统文化的舞台。学校把红岩精神与京剧相结合,师生共同创作、表演京剧情景剧《红岩》选段。学生们从阅读红岩故事,到参加京剧排练,再到汇报演出,不仅被江姐等革命先烈的感人故事深深打动,更是爱上了京剧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用经典讲故事,以文化传美德,既培育了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也激发了他们传承经典文化和艺术的自豪感与使命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韵霓裳 时代风华——济南市历下实验小学第六届华服节活动现场(2024年4月11日摄) 受访者供图

  持续推动乐行教育走深走实

人民群众期盼更好的教育。一所有担当的学校应该承担起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责任,也应以更宽的时代视野和格局,在教育的新时代坐标系中找准新定位,展开新实践。

第一,坚持不懈实施乐行教育,以乐行文化立校,用乐行哲学育人。学校将“乐行文化统领,优质资源辐射,多元协同共进”的发展理念融入了集团办学路径,让乐行教育哲学成为一种教育理想,在广大师生的理解、认同、接纳、践行中,培植成学校共同的价值观,成为学校成员的生存方式、行动准则和发展愿景。

第二,乐行教育要在立德树人的宗旨上深入优化。学校文化与课程架构是相依相生的整体生态系统,学校围绕大学科观理念,不断完善基于系统思维的课程顶层设计,构建“一目标、双途径、三维度、四支撑、五类型”的组织架构,即根据育人目标,一体化推进教学与德育工作;重视学科内部的纵向贯通、学科间的横向融合以及学科与生活的双向探究;以完善评价体系、锻造教师队伍、整合课程资源、加强制度建设作为支撑;开设基础性素养课程、发展性素养课程、综合性研究课程、个性化校本课程、探究型实践课程这五类课程。力求在乐行教育主线引领下,形成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融合贯通的课程世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养。

第三,乐行教育要在乐思行的办学策略上创新发展。学校始终注重“乐中行—行而思—思后再行—行而乐”的循环往复,形成乐思行的育人闭环,积极构建乐思行教学策略、行思乐德育策略及思行乐健康策略三位一体育人生态。乐思行办学策略不仅要让学生快乐学习、有效思考、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更是师生动机水平不断提高、情感需求不断升华的动态过程,体现了师生双主体、教学两平衡、身心共成长。

  探索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新思路

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教育者要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扎根中国,立足时代,面向世界,对教育做深入思考,对人才培养做出新探索,把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当作面向未来努力践行的新课题。

首先,涵养乐行教育的人民情怀,解决好“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乐行教育从确立之初发展至今,其核心都是培育人。从办学理念到办学文化,再到办学哲学,是求新突破的过程。面向未来的乐行教育,将进一步以探索教师的乐教、创教为新途,以教育大情怀为引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其次,厚植乐行教育的家国情怀,解决好“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乐行教育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从办学实践中汲取经验,面向未来还要从广袤的家国情怀中汲取新力量,乐行教育的场域将扩展到时代、社会、民族和国家之中,探索用“中国心”思考中国儿童教育,育好中国人,为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贡献智慧。

再者,开拓乐行教育的育人智慧,解决好“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科技将对教育领域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基于对未来教育的深度思考,我们以培育创新素养为导向,结合乐行教育哲学观,遵循乐思行育人理念,通过全素养提升、全课程融合、全空间架构、全资源统整、全链条育人的实施原则,整体架构起创新型人才启蒙的乐思行育人体系,打破学科壁垒,链接技术通道,畅通学段界限,注入生活的“活水”,形成学习动力源,实现创新素养与学习生命力的完整生长,促进学校整体育人方式的变革。

(作者为济南市历下实验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