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乘坐公交车四通八达很方便。不过,有一点却让市民感到有司机过于僵化教条,右转弯也要等绿灯亮,甚至斑马线空无一人也索性提早停车,为的是等待行人出现。
其实,有如此切身感受的成都市民真不少。比如,尤其是右转弯遇红绿灯或者过斑马线路口,明明街面的行人还走在行道上且离斑马线起始位置还有很长距离,有的司机就早早停在了马路中间等行人慢慢走到斑马线。其实,即便此时公交车开过斑马线,行人都还没有走上这个路口。就因为如此僵化,后面的车也堵起不能走,乘客也是眼睁睁看绿灯变红灯,司机也不慌不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尤其是成都的社区公交,也就是这种老年人专属公交车更是无所不用其极,不仅开行缓慢(当然,开行缓慢也正常,毕竟车上都是高龄老人,来不得闪失),经常右转弯也不转,因为司机要等行人,而哭笑不得的是,这些行人其实离车起码还有十多二十米远,有的还根本没有走到红绿灯斑马线的起始位置,说白了司机面前就是空无一人,但也要等,这也反映了司机的僵化教条。其实,这也说明开这种社区公交司机也是磨洋工,反正开一圈就回到起点,路上慢慢摇,摇到外婆桥。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公交车斑马线停车就是为了不影响行人,但空无一人也要停就有些过了,既浪费资源又影响后面的车辆,教条主义太严重了。也有人认为,这样的开行方式是为了规范行车,但是凡事需要掌握个度,太教条了就会僵化。
或许,这是公司的规定,车内有摄像头,需要考核司机,司机也觉得难。那么,是否可以采取更加灵活的要求手段?还有的公交车加电、加气时空放,更加开行慢悠悠,完全就是造堵,这些在早高峰尤其明显,有的送小孩家长眼巴巴跟在这些公交后面,还不好超车,为此还迟到。
公交出行是为了给市民提供便捷,但这种便捷并不是一种形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