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灿

乘坐自动扶梯时,你有右侧站立的习惯吗?如果着急赶时间,你会在自动扶梯上走动甚至奔跑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今后要改改老习惯了。

最近,有网友建议成都地铁,提醒、引导乘客,乘坐电扶梯时“左行右立”。成都地铁回应表示,“左行右立”不提倡。原因在于,电扶梯每级阶梯的高度,远高于普通步行楼梯,在电扶梯上行走存在“摔倒、跌倒”的风险,特别是在人流量较大时,甚至可能引发大面积的踩踏。此外,长期“左行右立”,也会对电扶梯造成受力不平衡,影响电扶梯的使用安全和寿命。正确的做法是,乘客在乘坐自动扶梯时保持站立状态,无需分左右;赶时间、有急事者最好走楼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期“左行右立”,也会对电扶梯造成受力不平衡,影响电扶梯的使用安全和寿命。图片来源: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这个回应来得及时,解释也很到位。尽管网友的建议初衷是好的,是为了公共场所里多数人的安全着想;“左行右立”作为一种通用规则,也曾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广泛存在,但科学和现实都表明,“左行右立”应当称为过去式。

据报道,按照相关国家标准,电动扶梯的梯级高度、梯级深度和坡度均高于普通楼梯,地铁里的电动扶梯按照运行速度算还属于“高速电梯”。换句话说,包括地铁电扶梯在内的公共场所扶梯并不适合行走。此外,根据南京地铁运营公司的运营数据,长期“左行右立”对电梯的损害很大,95%的电梯损坏是由于电梯受力不均衡导致的。

实际上,北京、上海、广州、南京、香港等多地都取消了“左行右立”倡议。以上海为例,2019年,上海就发布了“最新版自动扶梯乘梯须知”,取消此前“左行右立”的倡导,新增“禁止在乘扶梯时行走和奔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乘客在地铁中排队乘坐电扶梯。图片来源:新华网

但现实中,很多人并不知晓“左行右立”已取消。就算是在新规则已执行5年的上海,绝大多数乘客在乘坐扶梯时,仍是“左行右立”。有意思的是,这一细节还常被外来游客称赞,作为“上海人遵守规则”的一大体现,屡屡在社交平台上收获一片赞扬。

造成这种现象,有两个原因。首先,当然是一部分人还没有接收到取消“左行右立”信息,仍然坚信并自觉实践,并视其他没有“左行右立”者为规则的破坏者。建议成都地铁加强对乘客进行“左行右立”提醒和引导的网友,就是这一类。这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认知滞后。

但还有一类,可能更为普遍。即知道“左行右立”已被取消,但由于多数人还在“左行右立”,担心自己一人例外,会遭受道德指责,或被要求站到右侧时感到尴尬。为了免去不必要的麻烦,不少人干脆仍然“左行右立”。

无论哪一种,要破局,首先还是要加大科普引导力度,让更多人知晓“左行右立”已经过时,我们需要接受新规则、养成新习惯。在这一点上,很多城市还有很大的可操作空间。

比如,包括上海在内的一些城市,会在扶梯侧面悬挂标识,提醒乘客不要在扶梯上行走或奔跑、有需要走楼梯,但这些标识往往是文字,字体不够显眼、醒目,表达也有些“委婉”。所以,有人建议可以在广播中加入更直接明了的提醒,效果会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乘客靠右乘坐电扶梯。图片来源:上观新闻

再比如,地铁运营方安排工作人员或志愿者在扶梯处进行引导,让有需要的乘客走楼梯,而不是在扶梯上行走。当然,在扶梯和楼梯的设计阶段,应该有更多考量,满足乘客的多元化需求。

实际上,已经有很多人在社交媒体和生活中积极科普“左行右立”已取消。笔者的一位同事,曾多次在被人批评不“左行右立”时,指着旁边的标识告知对方,提醒对方乘坐扶梯的正确姿势。也有网友不无幽默地表示,自己日常坐扶梯习惯性站左面,“不为别的,就为了把路堵上,防止有人在扶梯上行走。”

个体的努力虽然作用面有限,但这种城市主人翁精神和不怕麻烦、敢于较真的品质值得肯定和鼓励。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