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资料图)

5月20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记者提问,赖清德今日就任台湾地区新任领导人,并在就职演讲中表示中国和台湾(地区)并没有隶属关系,还强调了台湾(地区)拥有主权。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回应,这个问题你可以向中方的主管部门来了解。

“我要强调的是,‘台独’是死路一条,不管打着什么幌子、什么旗号,推行‘台独’分裂都注定失败。”汪文斌称。

延伸阅读

台"内阁"新名单令人细思极恐,4人系推动"台独"旗手

台湾“行政院长”陈建仁5月16日主持任内最后一次院会,通过“内阁总辞案”,台行政团队正式进入看守期。

当天蔡英文当局回顾过去8年施政的所谓“成果”,但他们的吹嘘和岛内民众的感受可谓南辕北辙。

而即将上任的赖清德新“内阁”在不少人事上“换汤不换药”,也让岛内舆论对未来4年的两岸关系以及台湾经济等感到不乐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建仁主持任内最后一次院会(资料图)

正式进入“看守期”

据台湾“中央社”16日报道,陈建仁当天主持任内最后一次“行政院会”,会上盘点蔡英文8年来所谓“重要施政成果”,包括“强韧经济”“幸福家园”及“民主台湾”三大方面。

报告声称,蔡英文当局8年来充分发挥“台湾软实力”,深化与世界互动及合作,“台美关系史上最好”;8年来台湾平均经济增长率高达3.15%,居“亚洲四小龙”之首,GDP累计增加27万亿元新台币;推动能源转型,目前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比2016年大幅增加110%。

陈建仁听取报告后称,尽管台湾面临中美关系紧张、百年大旱、新冠疫情、俄乌冲突、气候变迁、通货膨胀以及国际能源价格高涨等岛内外严峻威胁与挑战,但大家一起努力,携手打造“温暖而坚韧的台湾”,并交出“亮丽成绩单”。

他感谢“内阁”团队,并准备了象征平安的苹果造型瓷器赠送给“阁员”。

报道称,“内阁总辞案”呈请蔡英文批准通过后,“内阁正式进入看守期”。

对于陈建仁率领“内阁”的工作,台湾《联合报》评论称,陈建仁自去年“组阁”以来,实在想不出有什么重大作为,存在感低到让民众忘记他是当今的“行政院长”。

在新“立法院”组建后,陈建仁也没有达成消除朝野对立的任务,为新当局打好基础,甚为可惜。

在“内阁”总辞当天,岛内再次传出蔡英文17日将特赦陈水扁的消息。

对此,蔡英文办公室发言人林聿禅回应称,依照程序,蔡后续会针对总辞的公文进行签署,至于特赦,“现阶段立场仍是希望确保陈水扁获得妥善的健康照顾,并依照相关的法律规范办理”。

不少蔡英文当局官员进行了告别。“卫福部长”薛瑞元称,卸任后第一件事就是休息、看孙子,并坦言光是今年到现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已面对太多大问题,包括食品安全、儿童虐待、性影像,还有很多没解决的问题,“下一届任重道远,‘卫福部’大概永无宁日”。

2021年上任的“国防部长”邱国正16日发给台军官兵一封信,称3年多一起执行许多务实工作,他在这班列车上已超过50年,“如今是该准备收拾行囊步下列车了”。

原“行政院政务委员”吴泽成15日透露,卸任后将回宜兰休息。除了享受退休生活,他还将出版新书,向外界解密自己在任内如何面对难题。

另据台湾《经济日报》报道,总是把台湾停电归咎于小动物的“经济部长”王美花将在卸任后出任台新金融控股公司(台新金控)与台新银行的独立董事。

对此,台新金控总经理林维俊回应称,公司独董候选人名单须经董事会讨论及确认,之后会向外界公告。

新人事令人细思极恐

而王美花的丈夫、台“国安会秘书长”顾立雄将在5月20日后转任“国防部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顾立雄将在5月20日后转任“国防部长”(资料图)

像顾立雄这种“转任”新当局的官员还有不少,如原“总统府秘书长”林佳龙将转任“外交部长”,原“外交部长”吴钊燮将转任“国安会秘书长”,原“行政院副院长”郑文灿将转任海基会董事长,原海基会副董事长邱垂正将转任陆委会主委。

另外,蔡英文当局还有一些官员将留任,包括“国安局长”蔡明彦、“财政部长”庄翠云、“海委会主委”管碧玲以及“侨委会委员长”徐佳青等。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赖清德4月以来陆续公布了六波“内阁”人事名单。

4月10日的第一波新人事包括由民进党前主席卓荣泰出任“行政院长”,在选举期间担任赖清德“国政顾问团”召集人的郑丽君出任“行政院副院长”等。

台湾资深媒体人黄扬明称,合计公布的30名“内阁”成员中,共有8女22男,平均年龄为62.2岁。国民党“立委”洪孟楷14日总结称,赖清德的“国安团队”不离“老南男”,只在小圈子里找人。

台湾东海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峻豪对英国广播公司表示,赖清德“国安”系统及两岸外事官员仍以蔡英文人马为主,即便他们职务转变,也主要是延续蔡英文的外事及两岸路线,“求取安全系统的稳定性”。

但在内政方面,可以看出许多“部长”都来自台湾南部,或曾担任赖清德任台南市长时的左右手,“都有赖清德从南部带来的色彩”。

台湾作家刘心月撰文称,“台南帮”“高雄帮”将会成为赖当局的一大势力。

台湾《中国时报》认为,新名单内大多是老面孔,唯财经首长爆出黑马,显然新“内阁”是想通过从产学界延揽人才来冲淡之前被批“独、老、南”和“派系分赃”的政治味。

前“中广”董事长赵少康称,赖清德仅获四成选票,在人事上却从未征询在野党的意见,“即使连做做样子都没有”。

国民党“立委”王鸿薇讽刺道,台北市长落选人、前“卫生福利部部长”陈时中将出任“政务委员”,被民意拒绝的人选可以靠赖清德“借尸还魂”,这是何等讽刺。显然赖清德的“内阁”人选就是拿定主意要跟民众对着干。

“两岸政策主要还是看赖清德的态度。”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左正东认为,人事任命不会在根本上改变两岸关系,关键还是要看赖清德的就职演说,观察他对两岸政策的立场以及如何界定两岸关系,这些才是影响后续两岸关系的重要因素。

原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张亚中说,如果赖清德仍维持不接受“九二共识”、坚持“两岸在主权上互不隶属”的态度,那么两岸关系就很难改善。

《联合报》直言,两岸关系的上层结构不变,“谁当主委、董事长都差不多”。

有媒体担心地表示,在赖清德的行政团队中,郑丽君任“行政院副院长”、李远任“文化部长”、郑英耀任“教育部长”,加上将出任“国防部长”的顾立雄,这4人都被归为推动“台独”的重要旗手。

他们几人执掌这几大部门,将全面落实“去中国化”教育以及“台独”意识运动,再配合军中内部转型,企图最终达到新的“认同”,令人细思极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