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热是导致孩子生病的罪魁祸首。
中医认为,这是由于孩子脾胃气虚,脾胃功能失调引起的,时间长了就会积累成火。
长期这样,就容易导致痰湿瘀互结,出现鼻塞、张口呼吸、不想吃饭、大便干硬、口气重等症状。
所以,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要采取一些调理脾胃、消积食、清内热的方法,不管是预防还是治疗都很重要。
那该如何调养呢?我特别邀请到著名儿科专家李兰铮教授,来分享他的调理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兰铮教授认为,首先要清除孩子的积热。一方面帮助积食排出,另一方面润肠通便,双管齐下,清除体内多余的热邪。
现在,我给大家推荐一个好用的“消食汤”。
组成:布渣叶、炒麦芽、炒山楂、鸡内金、陈皮、莱菔子。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每个孩子的体质和情况有所不同,请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辨证服用。)
鸡内金、炒麦芽、陈皮可以健脾消积理气,对调理孩子长高、治外感都有一定效果,是中药中的良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楂擅长消解油腻肉食引起的食积;布渣叶能消食化滞,清热利湿;莱菔子可以消化面食、痰浊之积,还能润泽肠道,帮助通便。
孩子刚出现积食内热的时候,不用急着吃药,应该先调整饮食,让孩子吃少、吃软、吃热、吃清淡,适当运动,帮助食物消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这样做:
1、睡眠:让孩子在10点前入睡。
2、情绪:保持孩子轻松、愉悦、平和的心情。
3、穿衣:根据气候条件适当给孩子增减衣物,避免让孩子过度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