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赤剑天涯

几年前的一段群聊,至今仍让赤剑记忆深刻。

原因无它,他们把当时的情况描述得太具体了,以至于赤剑直接在脑海里生成了相似的画面。

很多人看不懂武装直升机为什么要隐身。

在很多军迷的刻板印象中,这玩意,飞得又低,速度又不快,机枪都能对机体构成伤害,最近几场地区冲突中,更是给高射炮,单兵防空导弹和野战防空导弹楱得不成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花大力气搞隐身干嘛?

华而不实,浪费钱。(武直做了隐身化处理,造价的确会比没做隐身化处理的武直高不少,具体情况和隐身机和非隐身机的造价比是类似的)

但上面刻板印象,其实真没考虑过战场的真实情况。

赤剑小的时候,有那么一年,偷偷攒了一年的零用钱,只为攒够一千多颗军棋棋子。

一千多颗军棋棋子能干嘛?

可以类似积木一样搭航母。

构建自己的海军编队,战斗机联队。

轰炸机,预警机,加油机,战斗机的空中编组,甚至地面的防空导弹阵地也能搭建出来。

心大的时候,甚至可以用上手上的50多个军,100多个师搞一场不亚于“沙漠风暴”行动的大型兵推,体现大兵团作战的感觉。

赤剑有段时间就根据海湾战争的资料反复推地图,看美军的得失,伊军要换上什么地形和装备胜率才高,特定的某次战役给伊军开什么“金手指”,“天降”什么样的武器,才能取得对美军的胜利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有你想不到,其实没有1000多颗军棋棋子做不到的军事场景。(上图为赤剑用10颗军棋搭的舰载机,机翼可折叠。1000多颗军棋,够组建包含了攻击弹药,预警机在内的70~80架航母舰载机规模了)

在F/A-117隐身战斗轰炸机方兴未艾的时候,赤剑也曾设想过我军要是也拥有这样的武器,兵力该怎么调配,仗该怎么打,而那时候刚好美军上马了“科曼奇”隐身武装直升机项目,赤剑当然也玩儿过我军拥有一款类似这样用途的武直的想定。

不亲自体会一下,不把视野真正放在战场环境之上,是体会不到隐身重型武装直升机的快乐的。

传统的武装直升机,如米-24,米-28,AH-64,他们说到底为了短翼能携带8~16枚重型反坦克导弹其实是牺牲了很多关键性能,比如相比弹舱内置的隐身武装直升机大上许多倍的雷达反射面积,相同功率发动机下更低的飞行速度(外露的挂架带来的风阻),更差的机动性(还是由于外置挂架8~16导弹造成的,毕竟这些东西会在直升机空中做机动式,严重影响直升机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更差的机体强度,可以说传统的武直就是为了能携带一门30毫米机炮+16枚对地攻击导弹而特意设计的空中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能带那么多武备是传统武直设计的第一要务,而不像弹舱内置的隐身武直一样,满足内置了4~8枚导弹的刚需以后,其他设计的着力点都在提升武装直升机的生存性上(更快的速度,更强的机动性,灵活性,低可探测性,更强的机体强度及机身的抗毁抗坠设计其实都是为提高隐身武直的生存性服务的),所以在和传统武直的1对1的空中交手中,隐身武直拥有起码4比1以上的交换比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在敌人优势的穿透性作战的交换比,如果不是在敌人方便召唤其他地面火力的领土,隐直和非隐直在空战的交换比能提高到8比1以上的数值)

也就是说一方装备了高生存性的隐身武直,面对两伊战争时期米-28和AH-1一样的直升机空战场景,拥有了隐身武直的一方,在一树之高的领域取得了自己的代差优势。

隐身武直对传统武直打不出隐身机对非隐身机144比1的交换比,原因很简单,直升机间的空战多发生在目视距离,而隐身机和非隐身机的空战多发生在目视之外。(而这也是美国陆军对隐直项目不太坚定的原因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视距离内,隐身直升机虽然在机动性等诸多方面优于传统直升机,但目视距离内传统武直的机炮威胁却是实实在在的,隐身武直被对方机炮打中了,一样会有战损,而不像隐身机和非隐身机的空战,多以远距的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决定胜负。

而说到战斗机,就不得不提下,真实战场环境下,传统武装直升机除了面对地面机枪,高射炮,防空导弹的威胁外,在空中还面临着对方武装直升机及空中战斗机的威胁。

只不过目前空中优势战斗机在空中摧毁直升机的战例还比较少(比较出名的是美国F-15在伊拉克的禁飞区击毁己方黑鹰直升机一事),所以大家很少往这方面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实际在真实的战场环境中,速度更快,雷达看得更远,装备了远程雷达空空导弹和近程红外空空导弹的战斗机对速度慢,飞得低,机动性又不强的传统武装直升机来说,简直是吊打一样的存在,即使传统武直可以利用地形优势,低空优势,悬停等优势躲避传统空优战斗机的搜索及打击,但两者遭遇的交换比其实也在6比1以上。

而采用了隐身化设计的新型武装直升机由于其较低的雷达及红外反射信号,基本可以让空中优势战斗机的机载雷达及雷达同红外制导空空导弹无可奈何,所以面对真实的,复杂性的战场环境,隐身武直的生存能力会比传统武直高上许多许多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把隐身点到极致的武直面对对空场景的情况,执行对地/海打击任务的时候,隐身武直又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在赤剑想定隐身武直参与地面作战的时候,我们以1998年简式防务周刊的印巴数据为例,印度当时拥有3414辆坦克(T-55,T-72M,胜利式主战坦克),而巴基斯坦当时拥有2120辆坦克(M47,M48,T-54/55.69式,59式,85式和乌克兰的T-80)。

可以说双方军事实力的对比,不论是空军作战飞机数量还是武装部队人数来看,都是印度以2比1的优势领先。

而当时由于克什米尔问题激化,印度Y军在印巴边境集结了陆军总兵力的60%,而巴基斯坦B军也不甘示弱的把80%的陆军兵力部署在了东部地区,用什么方法能打破巴基斯坦陆军目前的不利局面?

当时赤剑想定,加入一款国产的隐身武直,然后以军援的方式给B军陆军小规模试验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拥有了邻国强大的隐身武装直升机后,在高原地形,并且有效利用夜暗的黄金时机,B军以单机(隐武直)或双机出动的模式,总计出击40多次,击毁200个多地面目标,无一损伤,并且隐武直单机出动的时候,成功摧毁过8个Y军的司令部级高等指挥目标,对Y军的指挥链条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而在执行类似的任务的时候,B军全部出动非隐身的武直,平均每执行7~8次类似的地面作战任务就会折损一架传统的非隐身武直,毕竟Y军一方拥有人员和装备数量上的优势,高原也密布雷达,野战防空能力也不弱,所以防空导弹,高炮+高原特殊的气候带来的机械故障,让传统武直的战损有点居高不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拥有一定数量的隐身武直以后,不仅可以像暗夜里身着黑衣的刺客一样斩首对方的重要高层目标,还可以充当传统武直机队的先锋,利用隐身和机载地空导弹射程更远的优势拔掉印军前方的雷达站,防空导弹,高炮阵地等棘手目标(隐身,地球曲率,高原多山环境三重增益BUFF,高炮和野战防空导弹面对隐武直都处于看不到,也打不到,反而被动挨打的局面,毕竟隐武直可以想定为背了雷达上天,但同时火力又强大的空中攻击平台),为携带了诸多对地攻击弹药的传统武直和强5,幻影系列攻击机开路。

在装备邻国强大的隐身武装直升机后,B军把Y军打得动弹不得,基本重要地面目标和地面装甲部队一冒头就被30~40公里外隐身武直发射的空对地导弹秒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B军加入了隐武直这一BUFF,Y军只能采用龟缩防守,被动挨打的守势,完全发挥不了自己人员和装备的数量优势。

所以把隐身点到极致的重型武直加入地面战场的意义,不亚于精确制导武器加入地面战场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越战时期美军摧毁一座大桥平均需要投掷数百枚常规炸弹才能摧毁目标,有了精确制导弹药以后,就几枚激光制导炸弹就了事了。

所以雷达和红外隐身做到极致的武装直升机,配合能压制地面雷达和防空导弹设施的远程地对空导弹,加上超高的命中率,足已改变很多陆战规则,即使在无人机广泛盛行的今天,隐身武直作为前线的指挥中枢,引导无人机作战,还是自身充当火力打击节点,都是666的。

所以我们国产的隐身重武直早日露面吧。(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