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一件中国的珍贵文物借给日本展览,展后文物竟然不知所踪,日方支支吾吾不敢开口,最后低着头不停道歉,并指了指隔壁的厕所。

1879年,丁仁出生在杭州一个书香家庭中。他父亲十分喜欢收藏书画,也间接影响了他今后的一生。

丁仁年轻的时候曾经无意间求得一块汉白玉制成的印章,它的历史据当时大概有1000多年。

印章作为古代重要的公务证明以及个人身份证明,无疑代表着它有极大的历史研究价值。而丁仁从这时候竟然一发不可收拾,这辈子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印章收集研究的方向。

1937年,神州大地正在饱受战乱和炮火肆掠,而丁仁此时忙碌了大半生的心血也初步完成:他收集了600方历朝历代的各种珍贵的印章,并撰写了《西泠八家印存》来讲述它们背后的故事。

“这群日本人,对历史古籍一点都不珍惜,我们丁家最珍贵的藏书楼都被他们毁于一旦...”当年杭州沦陷,战乱之中丁家老宅竟然被一把火烧掉,实在可惜。

丁仁当时为了防止自己一生的心血毁于战火之中,不断地将这本印存来辗转各地保存,但最终却下落不明。

“其实当年印存并不只有一本,我在整理我母亲遗物的时候意外发现了它,这无疑是研究中华印章发展史的最有利的研究资料之一...”

2003年西泠社即将引来百年建社史,丁仁的小孙女丁如霞宣布了这件令人振奋的消息。

随着她的宣布,顿时中日两国都一片哗然。印存不仅代表着丁仁终生的心血,同时也是汉字以及印章史重要的研究资料。

现代日本依旧十分重视印章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所以很多日本机构第一时间就邀请了丁如霞前来演讲和展览。

2008年,丁如霞在日本的各大高校以及博物馆将印存公开展览,并讲述出它们背后的故事。此时它虽然已经沉寂70多载,但历史的尘埃却依旧遮挡不住它的光辉。

日本的展览让丁如霞的名声变得如雷贯耳,2010年日本篆刻联盟副会长内藤富卿亲自拜访丁如霞,提出借印存展览一段时间。

而丁如霞首先乐于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其次她相信内藤富卿在业内的名声,便很快就答应了。

“我一定会认真保管阁下您的珍藏,待到展览结束第一时间通知您!”转交的那一天中,内藤富卿十分重视这项文化交流活动,亲自前来拜访丁如霞。

当时约定的展览时间并不长,从8月15日到21日。但直到22日,内藤富卿那边还是没有传来什么消息,丁如霞也感觉到了哪里不对劲,但电话中总是传出来“嘟嘟”的忙音。

“印存太过于受欢迎了,为此我们不得不往后继续拖延了几天展览时间..”丁如霞虽然当时有些不快,但是碍于和内藤富卿之间的关系还是没有多问什么。

9月5日,此时已经距离出借已经过去了20多天,但丁如霞在通话后还是没有得到什么消息。由于印存太过于珍贵,她最终选了亲自登门拜访。

“对不起,是我们当时工作的失误。在展览结束后我将印存放在纸袋中,上厕所的时候落在洗手间台上了,再回去的时候已经什么都找不到了。”内藤富卿十分懊悔,他的话语之中充满着歉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本印存是70年前的孤品,对丁如霞来说和传家宝没有什么区别。两人最终闹到了公堂之上,但内藤富卿只赔偿了判决书中的百分之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