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视频:《律动节气》

《诸“子”安徽》简介

安徽历史底蕴深厚,文脉流芳。老子、庄子、管子等皖籍名家及其思想著述,在中国乃至全球都有着广泛深刻的影响力。为向世界更好展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促进中华优秀文化的柔性传播,安徽广播电视台开展大型海外文化传播项目“诸‘子’安徽”,聚焦思想文化源远流长的皖籍思想家,打造以短视频为主、图文海报为辅的中英双语系列融媒体产品,融合故事化、大众化、历史性、现实性于一体,创新表达方式,延展传播视野,在润物细无声中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诸“子”安徽 》项目由安徽省委网信办指导,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期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前一三九年,淮南王刘安把一部著作献给年仅17岁的汉武帝。这部著作杂取多家学说,成一家之言,得到皇帝的喜爱,这就是“绝代奇书”——《淮南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淮南子》书中融合道家的自然天道观、儒家的仁政学说、法家的进步历史观、阴阳家的阴阳变化理论、墨家的献身精神等,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理论依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淮南子》所记载的科技成果,代表了汉代的最高科技水平,历经2000多年,有的至今仍熠熠生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内,讲解员黄健介绍:“这个雕像是我们比较熟知的一任淮南王刘安,他是当年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其一生有两大功绩,一个是与门客们一起编撰了《淮南鸿烈》这部鸿篇巨著,第二个,豆腐的配方是他发明的。这也是有些人戏称他,说这个人搞了一辈子的玄学,到后来流传到后世的反而是最科学的一部百科全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广忠研究《淮南子》40多年,在他看来,《淮南子》不仅是一部论天道、谈治国的书,也是一本科技的书,其中首次系统记录了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二十四节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汉武帝太初元年把它正式列入中国的历法体系,以阴阳合历为中心的二十四节气,历代都继承下来了,并成为治理农业、发展经济、顺应天道最重要的法则,也是我们人类生存发展养生的最主要的依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观察日月星辰,顺天地之纪,时播百谷。在农事生产、饮食风俗上,二十四节气参与构建了先民的时间生活,它凝结着中国古人的勤劳与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汉代之前,二十四节气的发展历程已有1000年的历史,到了西汉时期才最终确定下来,《淮南子·天文训》中首次系统记录了二十四节气的划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广忠介绍,二十四节气首先确定的是冬至和夏至,再确立两分:春分和秋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后再增加‘四立’,就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又经过仔细地研究和计算,并通过浑仪来进行观测,更细致更精微的其他的节气就逐渐确定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月14日,在淮南寿县双桥镇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植保无人机在为经历一场大雪的春小麦精准追肥除草、提苗壮苗,夯实小麦午季丰收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淮南市寿县双桥镇种植大户潘殿成对各个节气之间的农事熟记于心:立春过以后下了一场雪和冻雨,麦子不同程度地受到伤害,现在下了一次肥料,可以缓解冻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春分和芒种之间,我们的一喷三防这个药,防虫呀防病呀,这是最关键的一下药,打过以后基本上这个田管就结束了,就要收麦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广忠:“我们中国的老百姓根据节气的变化,就产生了很多的农谚,比如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在江南要种二季稻,必须在立秋之前种下来,立秋之后种的水稻长得再好,它都不能够结穗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了惊蛰节,耕地不停歇”,“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谷雨播早秧,节气正相当”……朗朗上口的民俗谚语,诉说着自然的律动与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淮南王刘安聚集宾客方术之士,其中高才者八人,号为“八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一起研究天文地理时令,取泉水炼制丹药,无意中发明了一道人间美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豆腐成为中国人餐桌上的家常菜,简单朴素,却又美味多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淮南市寿县古城,赵西红夫妇的豆腐脑店一大早就坐满了来吃早饭的人。清晨,这里的人们喜欢吃一碗豆腐脑,热乎乎地开启新的一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淮南市寿县八公山乡大泉村,豆腐非遗传承人胡学兵对自家的“豆腐经”如数家珍,笑着向我们介绍他传承老一辈人手艺的经历和八公山豆腐的特色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干这个豆腐干了40多年了!我17岁就在干豆腐了,需要用本地的大豆作为原料,我们大泉的水质,都是矿物质水,无污染的,磨出来豆腐清澈、润薄、细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气候与水利,是古代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淮南子》对高山大川、江河源流做了详细的记载,它们与二十四节气一道,构成了农事生产的时空之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淮南寿县境内,有一座被誉为“天下第一塘”的水利工程——安丰塘,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嫁星星嫁月亮,不如嫁到安丰塘,安丰塘有米香,大米干饭鲜鱼汤",这首流传于安丰塘镇的歌谣,表达了当地老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幸福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广忠介绍,楚相孙叔敖治水的记载最早见于《淮南子·人间训》:“孙叔敖决期思之水,而灌雩娄之野,庄王知其可以为令尹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代的时候,安丰塘治理得非常好,四周有36个水门,逢水到来的季节可以把水放了一些,枯水季节就把水门关闭起来,这就保证安丰塘永远是有水的,对灌溉防涝防旱起到了一个极大的作用,这也显示了孙叔敖和我们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楚风汉韵,悠远绵长,万物蕃息,五谷兆长。律动的节气,标注着循环往复的自然生态,诉说着古老的智慧与清欢,预示着下一个明天的到来。

信息来源: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客户端

淮南发布(ID:huainanfabu)整理发布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淮南发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