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6月,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懋功顺利会师。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战斗,中央红军力量凋零大半,只剩下一万多人,而张国焘率领的红四方面军足足有八万多人。仗着手里兵强马壮,张国焘开始不断索要权力,企图在党内掌握绝对的话语权。

随后张国焘更是公然反对党内“部队北上抗日”的方针,大搞分裂活动,甚至要求改组军委。最终张国焘的阴谋并未得逞,但他拒不承认错误,并在不久后背叛中共投入了敌人的阵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国焘纪念碑

从此张国焘便将枪口对准了曾经的同志,尤其在他晚年的时候,还曾写下一本回忆录,大肆口诛笔伐一番,还大说特说毛主席的坏话,他的妻子无意间看到里面的内容,还曾怒指着他骂道:“你可真没良心!”

从中共的缔造者沦为叛变者,张国焘为何会产生如此巨大的转变?他的后半生又是如何度过的呢?

张国焘最终是何结局?感兴趣的老铁们可以在弹幕打上“想知道”,故事即将为您继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年的张国焘

长征途中起争端,夺权不成竟背叛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了一场以爱国青年为主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从此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也得到了间接推动。1921年7月,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中共一大顺利召开。中国共产党从此刻诞生,继而在中华大地埋下了无数革命的火种。

这两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张国焘都有参与其中。他是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是中共一大与会的13名代表之一,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高级领导人。毫不夸张的说,张国焘对中国共产党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但红军被迫转入长征之后,他整个人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在长征路上同张国焘的斗争,是他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这句话应当没有任何夸大的成分,当时红军几乎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稍有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

从1933年9月开始,中央苏区红军便开始了第五次“反围剿”作战。由于博古等人的错误指挥,中央红军多次失利、损失严重,中央苏区也日渐缩小。等到1934年夏,在苏区内打破国民党的“围剿”已再无可能,红军被迫开始长征。

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战斗,中央红军和张国焘领导的红四方面军在懋功顺利会师,长征也由此进入转折阶段。最艰难的那段日子已经过去,革命的火种得以保留,今后依然大有可为。但当张国焘摸清中央红军的底细后,红军队伍内的气氛顿时就微妙起来,一场可以预见的灾祸也在悄悄酝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起初包括张国焘在内,对中央红军这支队伍都充满了敬佩,很多红四方面军的战士都认为中央红军的形象既神秘又伟岸。然而等到两支部队会师之后,他们才发现中央红军和想象中相去甚远。

衣衫褴褛、队伍零散不堪、就连手里的枪都长短不一,这支队伍真的是中央红军吗?所有红四方面军战士的心里都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殊不知,中央红军一路上伤亡惨重,打到最后整个部队连一门山炮都没有了。当时的中央红军正是需要支援和补充的时候,可张国焘不仅没有伸出援手,反而开始往伤口上撒盐。

会师当晚,张国焘主动和周总理聊起了部队的情况,不断打探中央红军的底细。一股强烈的不安感涌上周总理的心头,他知道张国焘势必要拿此事来搞出一些大动作,只能硬着头皮把中央红军的情况尽量往好了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这毕竟只是缓兵之计,根本瞒不了多久。和张国焘的谈话结束后,周总理第一时间找到毛主席商量对策。主席一时之间也拿不出好的办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实力派”张国焘的手里,他们只能静观其变。

当时张国焘率领的红四方面军足足有八万多人,实力完全碾压中央红军。而且中央一贯奉行的政策是,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的比例要体现在军事实力上,这一点也使得张国焘底气十足。

所以当张国焘得知中央红军只剩下一万多人后,当即就开始索要权力,妄图在党内掌握更大的话语权。红军内部已经提前制定好了“北上抗战”的策略,为了这一策略能够顺利进行,毛主席等人主动作出了让步,一致推举张国焘为红军总政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对权力欲望过盛的张国焘依然不满足,他公然反对中央“北上抗战”的方针,要求所有红军跟他一起南下。此举本质上就是在分裂党和军队,可张国焘坚决一意孤行,最终两路红军只能被迫分开作战。

很快,吃了败仗的张国焘就被迫北上同中央红军会合。他的行为无异于在处境艰难的中央红军背后捅了一刀,同时因为他的错误指挥,红军又损失了相当一部分精锐力量。但即便如此,张国焘依然没有认识到错误,反而因为党内对他的批判而生出了叛党的想法。

抛妻弃子投敌去,遭弃用沦为异己

事实上,毛主席等人并没有过度追究张国焘的过错,反而继续对其委以重任,让他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代理主席。可张国焘始终对夺权失败耿耿于怀,根本看不上中央给他安排的职务,也没有任何戴罪立功的想法,反倒成天发牢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8年4月,叛党的种子已经在张国焘心中生根发芽,他假借拜祭黄帝陵为借口,直接从西安逃去了武汉。在得到国民党政府的“接纳”后,张国焘很快便在报纸上公布了脱离共产党的消息,公然加入了敌对阵营。

可笑的是,为了不让此等丑恶行径败露,张国焘连妻子杨子烈都没有告诉。等到确保自身安全之后,张国焘才给妻子写了一封信,让妻子带着儿子前往汉口和他团聚。整个过程中最震惊和难过的当属杨子烈,连朝夕相处的枕边人对她都毫无信任可言,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

杨子烈无法理解丈夫为何要公然叛党,更无法理解他为何抛妻弃子,只身一人便跑去了武汉。尽管心里充满了委屈和埋怨,但杨子烈依然决定跟随丈夫。可张国焘的叛逃行为在党内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根本没有人愿意给叛徒的家属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还是毛主席网开一面,亲自写了一张放行的便笺,杨子烈这才有机会前往武汉同丈夫团聚。为了防止母子俩路上出现意外,毛主席安排各地的交通员一路护送,最终把母子二人安全交到了张国焘的手里。

伟人如此胸襟实在是让人敬佩,毛主席对张国焘也真正做到了仁至义尽,丝毫没有因为他的个人行为而迁怒于他的家人。可反观张国焘是怎么做的呢?他为了在蒋介石面前立功,亲自开设了一个特务培训班,然后把这些特务源源不断的送往延安开展破坏活动。

张国焘的种种恶劣行径让大家看透了他的真面目,回想起曾经共事的种种画面,大家只觉得恶心和胆寒。其实早期党内有不少人就看出了张国焘的本质,这其中就包括毛主席的妻子贺子珍。但当时张国焘在党内的身份和地位都极高,很多人也就自动忽略了关于他的一些负面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国焘又高又胖,还满面红光,不像是打仗的,反倒像个有钱老板,他常常开怀大笑,殊不知就是皮笑肉不笑,显得尤为做作虚伪。”贺子珍对张国焘的这段评价十分到位,一个表里不一、虚伪至极的人终究让人无法预料,想来他叛变革命也是迟早的事。

好在张国焘并无太多真才实干,在他领导下开展的特务活动,并未给中央苏区造成多大的危害,很快他便在国民党内部不受人待见了。

眼高手低的张国焘如何受得了这种委屈,眼看一计不成他又生出了更卑鄙的想法,通过各种渠道公开招揽他曾经的那些手下。但没有一个人搭理他,反倒是有不少人痛骂了他一顿,形容他是“最无耻至极的叛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起初蒋介石对张国焘的投奔充满了欣喜,可时间久了他发现,这个人根本没有任何可利用的实际价值,随即便将张国焘打入了“冷宫”。在国民党效力的那几年,张国焘一直郁郁寡欢,也没少受到羞辱和打压。这种处境在国民党大势已去后显得尤为恶劣,最终他只能跟随国民党反动派一起逃往台湾。

到达台湾之后,张国焘的日子依然不好过。他花重金建造的豪宅被一位国民党高官强行霸占,多年积累下的财产也所剩无几,到了最后连一家人的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

当初他叛党出逃后觉得有多风光,他失去利用价值被抛弃后就有多凄凉,当真是被“弃之如敝屣”。被国民政府抛弃后,张国焘在台湾几乎无立足之地,心灰意冷的他带着妻子和三个儿子于1949年冬到达了香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达香港后不久,张国焘便同几个合伙人一起创办了名为《中国之声》的杂志。这本杂志的内容号称“既反共,又反蒋”,在当时引发了不小的反响,身为杂志主编的张国焘从中获利颇多。但好景不长,因为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张国焘直接被另外几个合伙人给扫地出门。

之后张国焘又拿出家中全部积蓄想要做生意,在“一位挚友”的介绍下,张国焘把所有钱都拿去炒黄金,结果赔的血本无归。就在一家人生活逐渐陷入困境的时候,妻子杨子烈又因骨折住院,高昂的医药费瞬间就将整个家庭拖垮。

造谣中伤毛主席,晚景凄凉又唏嘘

在这个节骨眼上,外国一些政治机构找上门来,企图利用张国焘曾经的地位发表一些具有影响力的政治观点。而且那些外国人认为,张国焘曾长期担任共产党的高级领导,对那些领导人必然有着深刻的了解,他的一些回忆会给研究中国带来巨大的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起初张国焘并不想搭理这些所谓的政客,但对方开出的报酬让他难以拒绝,此后他便成了外国一些政治机构操纵舆论的工具。1961年,在对方的授意下,张国焘开始撰写回忆录,其中有不少刻意诋毁和构陷毛主席的言论,甚至多次为了博人眼球刻意歪曲事实。

不久后名为《我的回忆》这本书便公开出版发行了,看到其中恶意诋毁毛主席的内容,杨子烈忍不住怒斥张国焘:“你可真没有良心”。这本书后来也传到了毛主席那里,对于其中涉及他的一些内容,毛主席只是一笑置之,丝毫没有要反驳或是辩解的意思。

至于毛主席和张国焘之间到底经历了些什么,恐怕只有那些当事人能够知晓。著名的爱国人士程思远就曾对此事发表过这样一番言论:“当初国焘公然背叛革命,主席表现出了非凡的气度,嘱咐我在武汉一定要对国焘多加照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的伟大我们早已无须多言,但凡他对张国焘有一丝一毫的敌视,张国焘余生都没有办法再见到妻子和儿子。如果不是毛主席安排人员一路护送,母子几人能否安全到达也是一个未知数。杨子烈晚年在回忆录《往事如烟》中还专门提到这件事,对毛主席表达了深刻的感激。

而张国焘自始至终都没有任何表示,反倒是对恩人进行中伤和诋毁,在背叛党和国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1968年,香港政坛陷入动乱,张国焘携妻子前往加拿大避难。

张国焘本意是想去投奔儿子,但儿子的收入有限,勉强只够维持家中妻儿的生活。无奈之下,张国焘只能和妻子住进了加拿大政府免费出资建立的养老院。出于加拿大政府的这种人道主义关怀,夫妻俩勉强能维持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谁承想,1976年,79岁的张国焘突然中风。从此半身不遂,连基本生活都无法自理,随后被转入多伦多郊区的老人医院接受治疗。那家医院的医疗环境特别差,病房狭仄幽暗,各种医疗器械都十分老旧,医务人员也不够齐全。

多伦多当地的气候十分寒冷,尤其是冬天,刺骨的寒风经常会从窗户的裂缝钻进屋内,张国焘中风的身躯根本无法承受。每当夜晚降临,张国焘感觉呼吸都十分不顺畅,单薄的几条毛毯也无法维持正常体温,他只能蜷缩在病床的一角瑟瑟发抖。

1979年12月初,拖着中风的身躯在病床上苟延残喘长达三年之久的张国焘,迎来了他生命的最终时刻。在一个大雪飘零的夜晚,张国焘在翻身的过程中被子不慎滑落。他无力拾起,也找不到医务人员求助,就那么在刺骨的寒风中挨了一夜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与张国焘

此后张国焘的身体便每况愈下,12月3日,张国焘突然开始剧烈呕吐,随后在昏迷中气绝离世。

作为曾经党内几个最高领导人之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张国焘的前半生可谓是波澜壮阔。可他没有坚守住最初的理想,为了一己私利公然叛变革命,由此成了中共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叛徒之一。

有些时候人生的选择不过一念之间,可一旦选错便会堕进无尽的深渊。不知道晚年张国焘在病床上苟延残喘的时候,有没有后悔过当初的选择。

看完了叛徒张国焘的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