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湄洲岛

素有“南国蓬莱”的美誉

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

作为岛上唯一的员额法官

莆田市秀屿区人民法院

湄洲人民法庭庭长章伟力坚持把

“立德、行善、大爱”的妈祖精神

融入办案过程

把“守好老百姓的心”视为职责使命

困局

祖孙对簿公堂中的利益博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9月,莆田市秀屿区人民法院湄洲人民法庭的立案大厅来了一位不寻常的当事人。

“我要见承办法官,这个案件他不能判我输!”一位老妇手里攥着一摞材料在立案大厅激动地挥舞着。

章伟力听到老妇的声音,迅速来到大厅。这位老妇正是他刚受理的一起共有纠纷的被告林大妈。

林大妈育有四个子女,老伴去世得早,两个女儿早已出嫁,大儿子经济条件一般,她主要跟随小儿子庄某生活。

两年前,小儿子在与儿媳李某离婚后,去了国外工作,李某则带着孙女圆圆去长乐学习生活。从此,林大妈独守家中,怀揣着年底和小儿子团圆的期盼,独自熬过一个个孤单的日夜。

然而,2021年的一天,一个噩耗击碎了林大妈的期待。在国外工作的庄某下班时遭遇持枪抢劫的歹徒,意外身亡!

一年后,林大妈还未走出丧子之痛,竟又收到一纸诉状。孙女圆圆将她告至法庭,要求分割抚恤金、死亡赔偿金和小儿子生前的薪资。圆圆只有10岁,怎么可能想到起诉自己?林大妈认定是李某打着孙女的名义来抢赔偿款。

提到李某,林大妈愤懑不已,情绪激动地谩骂着,甚至拉着章伟力的衣服威胁道:“那是我儿子用命换来的钱!一分也不给那个女人,反正我不想活了,如果判我输,我就死在这里!”

另一边,李某没有稳定工作,圆圆的日常开支主要依靠爸爸庄某的定期汇款。庄某死了,圆圆的生活也陷入困境。李某认为,林大妈尚有三名子女健在,且均有能力对其履行赡养义务;而圆圆年纪尚小,生活、教育、医疗等各项开支巨大,经济依赖程度远高于林大妈,这些赔偿款应该多分一些给圆圆。

章伟力多次尝试调解,但积压多年的婆媳矛盾进一步激化了双方的对立情绪,让调解工作难上加难。

恰逢此时,原告方申请财产保全,冻结了林大妈户头上该笔死亡赔偿金等。这一举动让林大妈更加愤怒,直接拒绝调解。

破局

激烈对抗下的亲情纽带

为保证办案进度,章伟力决定开庭审理案件。在庭审现场,林大妈数次情绪崩溃。尤其是提及庄某的时候,她更是忍不住失声痛哭。

这个案件的争议并不大,但若简单判决,将割裂林大妈与圆圆之间的亲情纽带,给林大妈造成的精神伤害很可能会激发她作出极端举动。司法不仅要有是非,还要有力量、有温度。案件虽结了,但事不了人不和,谈何司法担当?章伟力暗下决心,还是要把双方心结打开。

“我们都很同情她,也尝试着去解决纠纷,但她不愿意和人沟通。别说我们了,她的其他三个孩子也没法和她说上几句话。”村干部向章伟力无奈地解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铃还须系铃人。”章伟力知道,林大妈疼爱幼子,必然也会疼爱孙女。圆圆是原告,也是解开林大妈心结的关键之处。此后,章伟力每次登门都以唠家常的方式,告诉林大妈圆圆的近况。

“李某有手有脚,怎么会养不起圆圆?”

“也不是我老太婆贪财不给钱,圆圆毕竟是我的孙女。可她还小,钱要给她妈妈保管。且不说她妈妈把钱用在哪,就是真的用在圆圆身上,圆圆也不能理解这些钱是她爸爸用命给她换的,她对爸爸的记忆和感情早晚会淡化。”

“我原想再过几年,等圆圆长大成人了,把这些钱亲自交给圆圆。”

在一次次的登门走访后,林大妈逐渐敞开心扉,向章伟力说出了自己的另一层顾虑。这让章伟力找到了新的调解突破口。

新局

纠纷化解后的向新而生

章伟力从保障圆圆成长和维系亲情的角度双管齐下,积极争取两地村居的协调配合。他一边联系原告的代理律师及时掌握圆圆的动态,一边通过林大妈的代理律师稳定林大妈的情绪,争取双方相向调解,并联系双方众多亲属共同弥合林大妈和李某之间的信任缺口。

“湄洲岛人家族绵延的观念很强。儿子没了,圆圆又是他唯一的血脉,如果没有这笔赔偿款,圆圆常年生活在外地,可能对爸爸这边的亲族就会更加疏远……”长达几天的耐心电话沟通令李某逐渐理解了林大妈的顾虑。

“圆圆是庄某的女儿,每年清明节和父亲祭日,圆圆都可以回湄洲岛祭拜。”李某的承诺让章伟力看到了和解的希望。

他把这个情况告知了林大妈,双方的对立情绪明显缓和。章伟力趁热打铁,加快了调解进度,联系代理律师共同制定双方可以接受的赔偿金支付和使用方式。

经过多番努力,双方终于达成了和解协议。林大妈拿出部分赔偿款,为圆圆存了五年的定期存款,圆圆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使用该笔款项。每年清明,圆圆都会在姑姑的陪伴下回到林大妈身边参加祭祖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儿子没了,我本来都不想活了!谢谢你,让我还有孙女这个念想,你是个好法官……”林大妈握着章伟力的手含泪致谢。

办案心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章伟力

莆田市秀屿区人民法院

湄洲人民法庭庭长

法律固然是可以用来辨别是非,从而达到定分止争和维护合法权益的目的,但仅通过合法性审查,有时难以实现案结事了。我认为,在个案的办理中,需要法官更细心地查明纠纷现状与成因,更耐心地释法明理与安抚情绪,更有责任心地去找寻纠纷化解的最佳方案,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司法一面是威严正义,一面是脉脉温情。对法官而言,老百姓口中的好法官才是最大的职业荣誉。司法审判说到底是一项“守心”工作,把小案办实、把民心守好,就是每名法官最引以为傲的事。

供稿:莆田中院、秀屿法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