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5月1日,在劳动人民的伟大节日里,她被国民党反动派押赴刑场。只见她衣衫褴褛,满身血迹斑斑,毋庸置疑,在敌人的牢狱里,她受尽了酷刑,遍体鳞伤。在前往刑场的路上,她并没有因为即将失去生命而悲伤。

路的两旁挤满了民众,看着这个受尽酷刑的姑娘,他们心疼极了,却没有一丝帮助她的办法,只能暗自将敌人恨得咬牙切齿。

看着路两旁的人群,她依然热情高涨,只见她高声喊着:“我是中共党员!为了工农劳苦大众的解放,流血牺牲又有何惧?革命者是杀不完的,反动派的日子不会太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她的呐喊声没有停止,一声声竭斯底里,却又字字清晰,回荡在每个人的心里。为了阻止这极具振奋人心的呼喊,敌人无计可施,便丧心病狂地将一块块碎石粗暴地塞进她的嘴里,一块,两块,三块.......直到再也塞不下一粒石子,他们便找来皮带紧紧地勒绑着她的两颊。

只见她的嘴角不断溢出和着泥沙的鲜血,只能发出一阵阵的呜咽声,虽然她再也不能演讲了,可是她的眼神依旧坚毅顽强,那是革命必胜的火焰。眼前的这一幕,令在道路两旁的民众无比愤慨,他们纷纷低下头抹着眼泪,不忍心再看这个年轻的姑娘受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这里,相信很多人都已经知道了这位伟大的女性是谁,没错,她就是向警予。

女教育界中之人才

向警予原名叫做向俊贤,出身于商贾家庭,自小家里就很重视孩子的教育。在她7岁的时候就开始上私塾读书。自小受文化的熏陶,使得向俊贤读了很多英雄事迹,她极为崇拜花木兰,并一心想成为花木兰式的英雄。

凭借着自身的聪明才智,向俊贤于1912年秋考上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院。在校期间,向俊贤品学兼优,团结同学,思想进步,对国家大事颇有自己的见解。因此她深受老师的赞许,伟大的教育家杨昌济先生更是对她作出了极高的评价:向俊贤颇有抱负,是女教育界中之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年,当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签定的消息传来,向警予和每一位爱国人士一样悲愤交加。

那段时间,她和长沙的同学们经常一起上街游行演讲,试图唤起同胞们救国救民的热情。

也是在湖南这片土地上,因为同样的理想抱负,因为浓烈的爱国情怀,向警予结识了蔡和森,毛泽东等进步人士。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在橘子洲头,在岳麓山上,在爱晚亭里,总有他们商讨国家大事,交流学习的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谁说女子不如男

向警予的人生只有33岁,她的家境殷实,本是无忧无虑的富家千金。可为了年少时心中那个伟大的英雄梦,她选择了一条极其凶险的道路,终究燃尽了自己。

时间来到1919年,五四运动唤醒了沉睡的民众,无数青年志士纷纷投身救国救民的洪流之中。这一年的秋天,向警予加入了由蔡和森等人创立的革命团队新民学会。自此开始,向警予开启了全新的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向警予为了救国救民的真理,便远赴法国勤工俭学。在赴法的轮船上,她遇到了蔡和森,两人热情洋溢地探讨着世界各国的情况,谈论着救国救民的宏大理想。两人都是青年中的翘楚,面对同一问题,有时总会各抒己见,据理力争。

在日复一日的接触中,向警予和蔡和森彼此产生了情愫,再加上本身就志同道合,两人很快就走到了一起。向蔡同盟一度被传为佳话,他们俩不仅仅是爱情上的结合,更是爱国主义理想事业上的同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2年,向警予加入我党,成为最早的女共产党员之一。从那时起,她便将自己的一生和革命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时时刻刻奋战在最危险的地方。她这一生,写过无数篇关于女权解放、无产阶级革命的文章,她是泼墨自如、以笔为枪的革命家。她这一生,在街头演讲过无数次,抨击封建主义的危害,揭露帝国主义者恶行.......

在妇女运动先驱向警予的影响下,大批妇女干部崛起,成为当时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的又一生力军。

坚贞不屈的革命者

1928年,由于叛徒的出卖,向警予被国民党抓捕入狱。在监狱里,她受尽了敌人的酷刑,皮开肉绽是常有的事。纵使肉体备受折磨,她的灵魂依然高尚,信仰依然坚定。在狱中,她仍然热情洋溢向狱友们宣传革命思想,教唱革命歌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向警予是坚定的革命者,是忠贞的共产党员,也是满怀慈爱的伟大母亲。在狱中,她总是小心翼翼地拿出贴身收藏着的儿女的照片,轻轻地抚摸着、亲吻着......普天之下,哪有父母不爱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只不过在那个时代,向像向警予这样的革命者为了大多数人的幸福,只能选择牺牲自己小家的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4年前的5月1日,向警予英勇就义。耀武扬威的敌人为了震慑、恫吓民众,恶狠狠地喊话附近的民众,不准为向警予收尸体。然而,敌人却低估了民心。自古以来,民心就是最好的镜子,爱人者人恒爱之。共产党员早已与人民建立起浓厚的军民鱼水情。

就在向警予被杀害的当晚,一位工人趁着夜黑风高,悄悄摸到刑场找到向警予的尸体,用白布小心翼翼地将遗体包好,然后背着遗体一步步爬上巍峨的龟山,埋在了龟山上的古琴台旁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在武汉市汉阳区龟山西巅的向警予烈士陵园里,她的雕像巍然挺立。几十年来,一代又一代人来此缅怀她,她的英雄事迹也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颂中生生不息。

不管再过几百年,几千年,人们依然记得,在共和国这片土地上,曾有一位伟大的女性,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及早期领导人之一,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领袖,是坚定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