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吴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养花的心情别样好,这话说的真不错,自从我开始养花后,心情就不像以前那么浮躁了,每天都有花草陪伴,心情变开朗了,花儿生长的时候,会给我一种安静的力量,让我不再沉闷抑郁,也不再浮躁不安。

喜欢养花原因是多方面的:喜欢看花草冒出的新芽,喜欢开花带来的兴奋,喜欢花儿在家开花那种予人玫瑰的开心。

参军入伍到现在一晃数十年过去了,数十年间,我养成了读书、写字、舞文弄墨、散步等爱好。在诸多爱好中,喜欢养花种草成为我的另一大爱好。

说起养花种花,从19岁参军开始就喜欢上了。最早弄花是受一名东北籍的志愿兵影响,这名志愿兵的爱好就是养花,且独爱君子兰。我们单位有一小杂房间,只要有空间,空地方,都让给了君子兰。

养花如养孩子,夏天怕晒着,冬天怕冻着,春夏秋冬,就帮着他把君子兰搬进搬出。君子兰开花那简直就像过节一样开心。可惜那时候照相机还是奢侈品,否则肯定留下很多精美图片了。

天空,伴随鸟儿成长;大海,伴随鱼儿成长;阳光,伴随小草成长;君子兰,伴随我成长。

家里有几盆君子兰,已养了17年。它貌似普通,却颇有些来历,甚至有些传奇的色彩。

上世纪90年代,中国体坛出了个风云人物——马俊仁。当年他率领“马家军”,创造了女子中长跑传奇。有个作家写了篇报告文学,叫《马家军调查》。由此,诞生了另一个神话:“谁知关东三宗宝,不如当今一棵草。生财无路问君子,致富有道养兰花。”据说老马在最困难的时候,靠养君子兰生财,并跻身于鞍山花王之列。君子兰伴随着马俊仁,一时名声大噪。一盆上好的君子兰,被炒到了上万元。90年代末,我已经成长为人民共和国的一名海军少校军官,正赶上北航政治部宣传处缺一名新闻干事,当时按照北航在师团选调干事规定,我已经是正营级职务,一般不允许进军级机关工作的。时任北航几位常委开会专门研究,北航紧缺新闻写作人才,副营以下干部中找不到能到北航军级单位挑起新闻干事这副重担的人选,于是他们一致同意破格提拔我到北航政治部宣传处从事新闻干事这项工作。也应验了一句话,机遇只给那些时刻有准备的人。说实话,从烟台师部调往青岛军部工作,当时不知有多少人投来羡慕的目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志愿兵对花草的喜爱遗传给了我。在部队入党提干,特别是结婚后,家属来队后住在家属院,院子宽大,最适合养花种草了,我记得最多的是各色各品种的月季花,还有绣球花、兰花、君子兰,院墙上缠绕着山药。有一阵子,花草还给我带来过经济收入。

老婆也受我的影响,也有养花草的爱好,她走到哪儿,哪儿都是满眼的绿色。去外地回来的礼物一般是君子兰。来青岛定居后,老婆休闲的时候就会去花卉世界,看看花,以前没种过金钱树,她就去请教花农,多长时间浇水,喜阴还是喜阳,每次浇了水还要留张纸条,怕自己忘了。

我比老婆更爱伺弄花草。《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是从小就听的江苏民歌。与老婆结婚成家后,第一时间我就去买了一盆茉莉花。看《红楼梦》,觉得潇湘馆特别雅,也很喜欢竹子的挺拔和骨气,没有办法在城里种一片竹林,就种一盆竹子吧,于是添了一盆文竹。耐冬是青岛市花,不好养,老乡战友、在市林业局工作的文建军主任送我好几盆,前几年住在随军家属大院,把耐冬养死了,让我难受了好几天。后来还种了南方的棕榈、滴水观音、虎刺梅等,有的夭折了,有的因为说不适宜家庭种植,就全送到离家不远的花园了。

买了新房子,我在阳台上布满了各种开花的花和不开花的草。阳台上的花,记载我在青岛的足迹。君子兰、万年青、金钱草、吊兰等花花草草随着我搬了三次家。因为花草,我的相册和日志丰富起来。阳台上有的花草的年龄比我女儿还大。青岛的气候特别适合养花,选择了不同的花,就有四季有花开,时常有惊喜。春天茉莉花开,在客厅中,泡上一壶茶,捧一本书,风送来花香,觉得自己也优雅起来了。夏天昙花开放,一霎那的美丽,带来永恒的感叹。不禁感悟生命虽短,活得要精彩。秋天长寿花开了,开得娇艳,开得长久。即便是青岛的冬天,还能看到勒杜鹃开放。花谢后,经过培育,再次开放带来的欣喜比新买进一盆花还要多好多倍。至于不开花的玉树、金钱树、虎皮兰等,四季常绿,不断有新芽破土而出,展现旺盛的生命力。

喜爱养花,喜欢那种自然,且淡雅到极致的美,不急不躁,不温不火,款步有声,舒缓有序;一弯浅笑,万千深情,尘烟几许,浅思淡行的生活情愫。但熙攘的时光,常让我感到心海浮藻,身似茧缚。怅然之时,总是渴望能做一个如梅傲骨若荷清淡的女子,于时光深处静看花开花谢。

养花,养的是一种心情。养花草的人聊起花草,就特别兴奋,花的品种,花开的喜悦,花谢的淡淡的忧愁。看花朵娇嫩,看新芽吐露,人变得温柔了;闻着花香,心变得恬静了;朋友邻里间经常交换花草,交流养花心得,关系和谐亲密了。

无疑,养花种草让我生活得有滋有味,给我的业余生活增添了无限快乐,使我的人生越来越美好。

每天只要起床,睁开眼看到花儿竞相开放,草儿绿茵茵的,心里就想:养花种草真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作者简介:吴刚,曾用名吴绪承,湖北监利人,研究生学历,自由撰稿人。曾任海军航空兵某师政治部宣传科副科长、海军北海舰队航空兵政治部宣传处副处长、海军航空兵某高炮团代政委、海军北海舰队航空兵后勤部正团职政治处主任等职,海军上校军衔;现为公安二级高级警长,三级警监警衔。闲暇时喜欢写一些通讯,散文,诗歌,随感;数10年来,有3000余篇作品散见于军内外报刊杂志、广播电台及微信公众号,其中有百余篇荣获军内外新闻奖、优秀征文奖。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