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动全国的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的刘墉是怎样一个人,祖籍在哪这里?笔者专门进行了调查考证。

根据《中国人名大辞典》记载:“刘墉,清,统勋子,字祟如,号石庵,乾隆进士,由编修累官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善书,名满天下,政治文章,皆为书名所掩。卒谥文清。有石庵诗集。”

邳州市官湖镇坊上村厚厚的几大本《刘氏族谱》中记载:邳州刘氏家族始祖刘开,在元末因黄河决口和战乱,与弟刘问自沛县迁来邳州虎丘(今议堂乡境内)避难。始祖刘开生三子,长子洪治世居虎丘,次子洪运后居雅庄(今碾庄镇境内),三子洪钧迁居坊上(今官湖镇境内)。二世祖洪钧生一子刘容。三世祖刘容生一子刘贵。四世祖刘贵生六子,长子刘海、次子刘显居坊上,三子刘聪居河城闸中刘村(今赵墩乡境内),四子刘凤迁山东省诸城县蓬阁庄,后改名刘福,五子刘昌居坊上,六子刘厂居銮墩刘家林 (今邢楼乡境内)。刘墉是刘凤迁居山东省诸城县蓬阁庄的第四世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刘墉祖籍所在地官湖镇东坊上村

据“坊上刘”世代相传:第五世孙刘凤由邳州外出谋生时全部家当只有一副挑子。刘凤担着这副挑子向北走去。一路上风餐露宿,走了许多日子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落脚点。他继续向北走,边走边寻思着到哪里去呢?天际茫茫,旷野无垠,只有他肩上这

副沉重的挑子发出“吱咯咛成”的声响。刘凤忽然想到,这“吱咯咛成”的谐音不是要上诸城吗?是不是“上天”暗示我“要上诸城”。刘凤自言自语道:“反正前面就是诸城了,那咱就上诸城吧!”

到了诸城县,临时找了一家大地主的车屋子住了下来。过了几天,托人给这家地主说情,长期定居在这地方,大人给地主干活,小孩给地主家放猪。地主听后十分高兴:“天底下哪里去找这等好事?”就爽快地满口答应。

一年冬天,刘凤的儿子刘博赶着一群猪在诸城荒郊野外放,他任凭猪寻觅草根吃,他在猪拱塘里遮风取暖。两个看风水的先生恰巧在此休息。二人谈起这块地时,一说:“水地”,一说“火地”,各持己见,争论不休。为了验证谁是谁非,两人到村里买了只鸡蛋埋在这里,说:“如果是水地,隔天后,鸡蛋仍是生的;如果是火地,隔天后,鸡蛋便是熟的。”二人的争论,被刘博听得一清二楚。等二位先生离开后,刘博把这只鸡蛋偷偷地拿回家煮熟了,又放回原处。过了两天,两个风水先生又来到争论的地方,检验鸡蛋的生熟情况,一看鸡蛋已变熟。一个风水先生就对另一个风水先生说:“还是我说的火地对吧!”另一个无言对答。从此,这块“风水宝地”就被刘博牢牢地记在心中。

日月如梭,刘凤带领全家人在艰苦岁月中又度过了几十年,刘博渐渐长大成人,而刘凤夫妻也逐渐衰老。年纪已大,自然而然地想到自己的后事。刘凤把这件事跟地主说了,地主倒也慷慨,当场表态:“你们刘家老少给我干了几十年的活,将来的一席之地就由你随便挑吧!”刘凤心中有数,想了想,慢吞吞地说:“咱们还是有点说法吧?”地主说:“那你想怎么办?”刘凤说想立个字据,地主欣然同意。次日,刘凤找到个中间担保人,又专门到街上买回一坛酒,两只鹅,立了一张契文:“一坛美酒两只鹅,抵换南湖一荒坡,恐口无凭据,立约存后据。”第六世孙刘博就在这片荒凉的坡地上年复一年地艰苦劳动着,省吃俭用,勤俭持家,发愤图强。经过几十年含辛茹苦地奋斗,生活好了起来,有经济能力供养孩子上学了。

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刘墉的祖父、第七世孙刘启才学超群,折服世人,官至相阶。刘墉的父亲、第八世孙刘统勋更是出类拔萃,经过科举殿试,成了翰林院大学士,做了皇帝的老师。据《刘氏族谱》记载,刘统勋的官名太多了,功绩难以言表,大清皇帝特御赐“海岱”一匾(现存放在山东省诸城市蓬阁庄刘氏祠堂),形容他的官和功劳像泰山、大海一样。第九世孙刘墉忠孝更突出,且学识渊博,书画成就天下闻名,被乾隆皇帝钦点头名状元。

刘启、刘统勋、刘墉祖孙三代官至相阶,为官为民忠心耿耿,这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实属罕见。

俗话说:“禾有苗,水有源,人有根”,在外发财再多,官做得再高,总忘不了根生土长的地方,忘不了祖先根基来历。清朝乾隆年间,刘家第九世孙刘墉为寻求世系归根,第一次来邳州坊上村认祖。他骑着高头大马,每到一处,州官、县官纷纷跪拜迎接。身后还带着许多兵马护卫,前呼后拥,好不威风凛凛!坊上村刘姓都觉得刘墉的官做得太大了,“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倘若一旦成为奸臣,触怒龙颜,老刘家就要惨遭“祸灭九族、满门抄斩”的可悲下场。于是纷纷矢口否认。刘墉噙着泪水,满怀着遗憾和悲痛的心情打道回京了。事过几年,他认祖归宗之事仍念念不忘。于是他二次来到坊上。第二次来的时候,他一人骑着一头黑毛驴,穿戴青衣小帽,他向刘氏家族叙述了世系来历,讲明心愿实情,坊上村刘姓念他家几代为人忠厚正直,为国为民廉洁奉公,而且确无祸患之忧,便认可了。

对于刘墉认祖归宗之事,清乾隆帝特恩赐“清爱堂”一匾,意为大清王朝宠爱的家族,由乾隆皇帝御笔亲书,以资刘氏堂号,并恩赐一对“金丝宫灯”。乾隆皇帝在紫禁城内举行了隆重的恩赐仪式。由北京皇宫派人浩浩荡荡地送到山东诸城。后来又由诸城委派十五世孙刘洪海转送邳州坊上。邳州坊上村委派十五世孙刘仰崧前去迎接。一路迢迢,兵甲车马,官随兵护,前呼后应,彩旗招展。每经州县,迎送炮声隆隆。一天路经郯城县府,时至大半夜,必须在此吃住。可城门紧锁,呼叫不开,只得鸣炮示意。第一次打了六炮,城内没有反应;第二次打了九炮,城内依然没有动静;第三次打了十二炮,惊动了全城官兵百姓,赶忙打开城门,官兵百姓无不纷纷跪拜迎接,礼仪至上。十五世孙刘仰崧将乾隆御笔亲书“清爱堂”一匾和一对“金丝宫灯”毕恭毕敬地迎接到邳州坊上村后,立即动工兴建了坊上村“刘氏宗祠”。据《刘氏族谱》记载和坊上村民回忆:“刘氏宗祠”面南座北,系三进院子,每进院子左右均是三间厢房,后面是七间祭堂,共有三十多间房屋,占地近五亩。该宗祠采用唐宋建筑风格,青砖青瓦,重檐翘角,砖木结构。豆汁掺和白灰勾缝,每个翘角上面都端坐着一个青色龙头,共有16只龙头,既富丽堂皇,又端庄而威严。祭堂内供奉着刘姓三位祖先(即始祖刘开、二世祖刘洪钧和三世祖刘容)的木制雕像,三位座像均有两米半高。刘氏宗祠门口安葬着始祖刘开和三世祖刘容两座又高又大的坟幕。高约4米,墓前竖立着两块约2.5米高的大石碑,两块大石碑均系整块青石雕制而成,石碑上端刻着坟主的姓名及立碑人的姓名、身份。然而,这座偏僻乡村的刘氏宗祠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却惨遭厄运,被当地列为“破四旧、立四新”的头号目标加以破坏。更有甚者,是在1967年11月份的一天傍晚,当地十几名“红卫兵”组成的战斗队突然气势汹汹地冲进刘氏宗祠所在的东坊小学校院内,粗暴地砸开祠堂的木大门,不容看门老人辩解,就用爪钩将祠堂内供奉的、刘姓顶礼膜拜的三尊木制雕像拖拉到门外,用纸张柴草引燃。接着又有一名“战斗队员”用爪钩将悬挂在祠堂正门上方的御制“清爱堂”大匾拽下。只听“轰隆”一声闷响,由于匾额又大又重,激起满屋灰尘。这帮人又“呼啦”一声将“清爱堂”匾拖到门外正在燃烧的大火前,两个“战斗队员”抬起“清爱堂”匾额用力往大火里扔去,只听“扑通”一声,巨大的匾额竟将熊熊燃烧的大火盖灭。刘氏二十一世孙刘宝林是个有心人,他深知此匾额的来历和价值,见这伙人胡作非为,敢怒而不敢言。一见匾额盖灭大火,他灵机一动,以匾额不易烧着和盖灭了大火为理由,冲上前硬是将匾额从火堆中拉到一边,待十几个“战斗队员”离开后,他连夜将匾额悄悄地隐匿到自己家中的大堆柴草垛底,以后又不声不响地转移到粮食堆中小心珍藏。后几经辗转数家,这块“清爱堂”匾额才得以较完整地保留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幸存下来的由乾隆皇帝亲笔题写的“清爱堂”匾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幸存下来的由乾隆皇帝亲笔题写的“清爱堂”匾额上面“乾隆御印之宝”六个篆字

据笔者考察,“清爱堂”一匾长173厘米,宽95厘米,厚4厘米,重达30多公斤。匾额右侧自上而下用流畅的行书写着:“诸城县蓬阁庄十五世孙刘洪海、云根、之光、凤舞、执忠、毓琨合族恭请。左侧自上而下也是用行书端写着“邳州坊上庄十五世孙仰崧、守堂、安邦、向桂、修起、诵经、安学、纵和、廷杰、廷相、桂芳、玉泰合族泰领。中间是清ا高宗乾隆皇帝端端正正从右而左用其最擅长的、流畅清秀的行书写的“清爱堂”三个大字。“清爱堂”三个字,字字苍劲,雄浑秀润,刚柔合度,疏朗明快。每个字高50厘米,宽40厘米,均是银线镶嵌,银亮依然。“清爱堂”三个大字正上方一个10厘米长宽的正方形框框内,自上呼向下由右向左排列着“乾隆御印之宝”六个篆字,系典型的“铁线篆”篆书,是清高宗乾隆皇帝的专用御玺。右上角还有“铁线篆”体“御赐洪福高门第”七个字,自上而下自右向氏左分两行排列。这些篆字端庄严谨,婉通流畅,字迹横平竖直,布局整齐,笔画停匀刚健,笔力遒劲,体态沉着,是篆书中的精品佳作。该匾底色为紫红色,“清爱堂”三字原为金字镶嵌银边,金黄灿灿,现黄金已全部脱落。该匾额尚不能确定是何种名贵木质制作的,只知道该匾额曾被当作水渠闸水板挡水四、五年之久,又埋藏在柴草垛底和粮堆底几十年,仍光泽油亮,完整如初。该匾额两侧上端尚存两只金属环,是悬挂一对金丝宫灯的。根据《刘氏族谱》和坊上村民描述,这一对金丝宫灯,直径约为50厘米,链子和宫灯外壳均为金光灿灿的纯金制作,每只重有1公斤多,两只金丝宫灯现已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了。

徐州市博物馆和邳州市博物馆曾要求将“清爱堂”匾额由其珍藏,均被婉言谢绝。现仍有一块大青石碑,长217厘米,宽73厘米,厚度14厘米,重达数百公斤,竖立在刘氏宗祠门口,上面记载着兴建刘氏宗祠的经过和捐资人的姓名,虽历经二百余年,整块青石仍完整无损。只是上面镌刻着的建祠堂经过的文字和捐资人姓名已被破坏。经仔细辨认,依稀可见“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十一月建成”、“十五世孙仰崧创办”、“清江苏分淮试用训导思贡生高嵩高撰”等字样。原刘氏宗祠面前的两座大坟前的巨大石碑已早被村里修建大桥时用作桥墩永远埋在深水污泥中了。祠堂门口幸存的一对石鼓,每只石鼓与其底基也是用一整块石料雕刻而成,底基长77厘米,宽38厘米,厚度26厘米,石鼓的直径42厘米,重达150多公斤。石鼓与底基上面镌刻着许多细密的花纹及装饰,还有一位身穿清朝官服的男人站像。另外还存有刘氏宗祠遗址等文物古迹。

据悉,目前官湖镇人民政府正酝酿恢复重建这一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我们期盼这一文化古建筑能及时得到恢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作者在东坊上村采访刘墉的故事

此文原载于《邳州市报》1997年3月20日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