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时节的甬江之畔,微风和煦,水光涟漪。这一兼具江南气韵与滨海盛景的甬江、姚江、奉化江合流之地,自明朝易名“宁波”,取“海定则波宁”之美寓。在由内而外流淌的盈盈水韵中,健康的底色愈发鲜明——2023年,浙江省宁波市连续3年入选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40.56%,提前达成健康中国行动提出的“到203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不低于30%”的目标。

5月15日至1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在浙江省宁波市举办2024年全国健康促进培训班。在全国各地卫生健康委健康促进主管处室、健康教育机构负责人等186位学员的调研和交流中,健康促进之路正行向更深更远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健康促进上“云端”

“智能系统实时监测心率,可以放开练”“所有设备自动刷脸和线上生成运动报告”“做完有氧运动后还能对身体各个部位拉伸”……近日,宁波市鄞州区东柳街道锦苑社区居民发现,平时连智能手机都玩不转的老年人,竟然对社区智慧运动健康中心的智能设备得心应手,社区掀起了老年人健身热。

健身热的背后,是配套智能适老化运动设备的舒适和便捷。宽敞明亮的健身厅内,垂直律动沙发、适老化健身车、慢速康复训练跑台,以及核心、肩颈、腰背拉伸练习机等智能设备一应俱全,老年人刷脸后即可自动记录运动数据。老年人体质监测一体机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骨质疏松、慢阻肺等慢病患者和亚健康人群生成个性化运动处方,量身打造康复运动方案。全场馆运用智慧管理系统,运营管理、运动处方、心率监测、数据分析融为一体,实现用户健康数据全程追踪、处理、上传“云端”。

一年前,锦苑社区居民王大爷在中心做了体质测试,结果显示其“反应时”(反映人体神经和肌肉系统的协调性和快速反应能力)为0.65秒,被评估为“良好”。智慧系统随即为王大爷开具了每周4次、每次40分钟的跑步机、卧式健身车、认知运动训练机等设备的运动处方。最近,王大爷的“反应时”缩短到0.53秒,跻身“优秀”队列。

“下棋、打牌、闲谈的老年人少了,健身的越来越多。”该中心负责人章滨辉对此感触很深。锦苑社区智慧运动健康中心自2023年6月运行后人气越来越旺:日均服务居民上百人次,累计服务3.9万余人次。

无独有偶,在宁波市各级医疗机构的门诊大厅、候诊区等场所,大大小小的电子屏幕上轮流播放着传染病防控、心肺复苏、场所控烟等科普视频。宁波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所长董莹介绍,该中心自2017年起与数字电视服务商合作,对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电视机进行信息化升级改造,打造了“宁波健康教育云平台”健康宣教科普品牌。目前,该平台2300余部健康科普宣教视频在“云端”共享,覆盖全市10个区县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农村文化礼堂、酒店等,年播放量、播放时长分别达7665万次、425万小时。

在宁波,一项项健康促进的有益探索正在加速落地。该市健康传播中心打造了“甬上名医大讲堂”“社区‘牛’医生”等健康栏目,线上总播放量超过1.5亿次;宁波大学附属康宁医院依托“甬e心坊”线上科普阵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健康科普植入义诊、讲座等健康服务场景中;该市镇海区庄市街道湖滨社区利用线上社区数字化平台打造的“镇小爱话健康”品牌,以活泼的动漫形象传播健康知识,深受儿童喜爱……培训中,学员们不约而同地提到,普及健康知识是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而“云上”健康传播已在全国多地渐成气候。

“未来,中心将开发手机端,持续扩大健康教育云平台的影响力。”董莹说。如今,这座已然崛起的现代化大都市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健康促进的道路铺得更广、更远。

激发健康科普原动力

如何激发医务人员参与健康科普的积极性,为健康促进注入持久生命力?在培训班上,围绕这些问题,各地学员见招拆招,在交流互鉴中揭晓答案。

“说到底就是要立机制,激发医务人员内生动力。”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副院长谢鑑辉看来,该院全面推行《全员健康传播行为积分量化管理制度》,将发表3篇科普文章作为医务人员评聘职称的准入条件,配套开发健康传播管理生态系统,将积分制管理方式和人工智能审稿、改稿、任务抢单等技术引入医务人员健康传播行为全过程,创新了健康促进的管理方式。

标准的制定尤为重要。谢鑑辉介绍,该院根据医务人员参与健康传播活动的频率和社会贡献值形成积分管理制度,其中包括机制赋能、舆情管理、科普生产、科普传播、品牌培育、成果转化六大维度,并将其细分为18个类别、128个子项目,以周、月、季度、年为单位对医务人员进行积分打榜。

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医务人员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积分方式,如参加培训、撰写稿件、组织健教活动、参加科普大赛、制定健康教育处方、申报科普课题、直播、出书等。通过积分打榜,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每晋升高一级职称前,须在任现职级时间内完成至少50积分,而这些积分也与评优评先等密切关联。

积分管理制度有助于培养医务人员健康传播意识和能力,提高科普人才队伍的稳定性。谢鑑辉表示,在积分激励模式下,该院医务人员实现了从“怕科普”到“要科普”的转变。近5年来,该院累计开展线下科普巡讲650余场、视频直播270余场;原创性科普文章阅读量超3000万次,影响力居全国妇儿类医院前列。

谈及挖掘科普潜力,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党委书记管仲军颇有见解。“医院将健康科普工作纳入临床医技科室绩效考核,综合考量开展健康科普工作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以及传播公信力、影响力等因素,建立了健康科普传播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同时,建立星级科普专家机制,激发健康科普内生动力。”管仲军介绍,与10年前相比,医院年对外传播量增长了12倍。

10年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一批批星级科普专家走到“台前”: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马青峰将晦涩的脑血管病防治知识转化为老百姓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口诀;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吴浩活跃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其耿直的风格深受网民喜爱。

“大专家要站出来讲,青年人更要有机会讲。”在中日友好医院党委常委、纪委书记高学成看来,青年医务工作者是健康科普的生力军,让优质健康科普作品传得更广、更远离不开青年力量。

聚健康县区之合力

健康县区建设是县区层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落实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抓手,是县区“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具体实践。在培训班上,学员和专家达成共识:在健康促进这条路上,大家齐头并进、互相鼓劲,任一县区都不能掉队。

素有海天雄镇、人文梓荫等美誉的宁波市镇海区是“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近年来,该区打造的健康生命圈、健康生活圈、健康生态圈频频“火出圈”。在健康生命圈中,“5G﹢智慧医养”“社区健康E站”等应用场景遍布镇海区的大街小巷,五星级中医馆和6类以上中医适宜技术实现社区全覆盖;健康生活圈里,体育场馆、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等配套设施融入百姓生活圈,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79平方米,青少年“健康包”工程的广泛应用实现中小学生近视率连续3年下降,30所省级健康促进学校建设稳步推进;健康生态圈内,54家健康机关、161个健康支持性环境、32120户健康家庭展现新风貌,健康企业覆盖率超过90%,健康村社、健康学校、健康医院实现全覆盖。

“全面构建健康现代化城区新格局,要注重全龄保障、全民共享、全域覆盖。”镇海区副区长胡碧华说,2023年该区人均期望寿命为82.29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41.24%。这两组数字是百姓朝着幸福生活迈进的缩影。

在上海市普陀区,苏州河蜿蜒而过,因有长达21公里的岸线而被誉为“半马苏河”。“借助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南岸走起来、北岸跑起来、水中划起来’的口号越喊越亮。”普陀区卫生健康委主任奉典旭表示,在“处处皆风景、处处可健身”的生态环境中,苏州河半程马拉松赛、苏州河国际龙舟赛等赛事将全民健康推广到新的高度。

“要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汇聚区县健康合力。”在北京市大兴区卫生健康委主任牛祥君看来,更高水平的健康促进与健康文化氛围密不可分。这些年,该区在建设健康社区、健康示范村、健康餐厅、健康主题公园的基础上,打造了爱国卫生文化村—青云店镇孝义营村、森林公园健康体验村—魏善庄镇半壁店村、绿色生态环境村—青云店镇西大屯村、和谐有利健康社区—西红门镇礼域府社区等健康场所,以点带面地辐射全区,营造浓厚的健康文化氛围。

“要加强健康教育人才队伍建设”“要将健康促进融入疾病防治工作各个环节”“持续强化健康教育绩效考核机制”……在热火朝天的讨论中,健康促进这条惠民路将铺得更宽、更远。在学员们眼中,这份崇高的为民事业仍需久久为功、细细耕耘。

文:健康报记者 杨世嘉

编辑: 杨真宇

校对:李诗尧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3GYCL6RC】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