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黄昏恋难,他的黄昏恋更是难上加难

他和她相遇之前,刚遭遇过一场刻骨铭心的痛失吾爱

他的痴心追求,宛如初涉爱河的少男,让她觉得他就是此生不能错过的唯一对的人。

他将生命中的最闪亮的那一段与她分享,她用生命中最嘹亮的歌声来陪伴他。

红颜白发,更觉璀璨!

他就是被冰心称为“像一朵花的男人”——民国大师梁实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轻时的梁实秋

梁实秋,原名梁治华,字实秋,浙江杭县(今杭州)人,1903年出生于北京。

他是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一生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销量的最高纪录2000多万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不仅博学多才,而且在其文字中更见生活的真章与哲理,被冰心盛赞为“才、情、趣”兼具的男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年梁实秋

1974年4月30日,居住在美国西雅图的梁实秋和发妻程季淑去附近超市买东西。

超市门前的一个梯子突然倒下,正好砸中了程季淑。这对携手走过了47年人生风雨的夫妇就此阴阳两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梁实秋程季淑夫妇晚年合影

梁实秋和程季淑虽是父母介绍认识,但两人却一见钟情

婚后夫唱妇随,恩爱美满。战争期间经过六年的分别,后来始终携手偕行,再也没有分开过。孰料一场意外,让相伴走过47年人生风雨的他们就此阴阳两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轻时的梁实秋和程季淑

晚年丧妻的梁实秋在《槐园梦忆》中写下了生命被抽离的巨痛:

我像一棵树,突然一声霹雳,电火击毁了半劈的树干,还剩下半株,有枝有叶,还活着,但是生意尽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梁实秋和程季淑(右)

他常常午夜梦回北京中山公园四宜轩,那里是两人的定情之地。梦醒时分,泪湿枕巾

程季淑曾发白肺腑地对梁实秋说:“我愿省吃俭用和你过一生宁静的日子,我不羡慕那一些有办法的人之昂首上骧。

和他甘苦与共的贤妻,就被命运无情地从他身边生生夺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年的梁实秋

71岁的梁实秋似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老去,亲友儿女都在无奈中目送他正孤独步向终老的结局。

谁都没有料到,下一个拯救他的爱人此时正在命运的轨道上大步流星地向他靠近。

在他们相遇之前,梁实秋自觉几成半枯欲倾的树干,麻木地任由苦难的狂风吹打。

1974年11月的一天,台北华美大厦,梁实秋见到了比他小28岁韩菁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轻时的韩菁清

韩菁清跟随姨父谢仁钊前来拜访梁实秋,谢仁钊是一位知名教授,想顺便为韩菁清讨要一本全新的梁实秋主编的《远东英汉大辞典》。

梁实秋和谢仁钊交谈之间,却一眼认出了怀抱一本辞典,没说两句话的韩菁清。

虽然已年届43岁,但仪态万方的韩菁清仍清晰可见年轻时的惊人美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菁清

她祖籍湖北黄陂县。其父韩惠安,是民国时期出名的大盐商,财大气粗,人称“韩四爷”。曾担任过汉口商会会长、湖北省参议会参议长。

从小被父亲视若掌上明珠的韩菁清不仅天生丽质,而且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艺术天赋。

14岁便夺得上海歌唱皇后桂冠。18岁随父亲到香港后,成为歌影双栖红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后来又来到台湾,35岁时发行了唱片《一曲寄情意》,销量超过了一百万张。

韩菁清之前有过一段不幸福的婚姻,遇到梁实秋之前已单身将近七年。

虽然韩菁清早慕梁实秋之才华,但一直把他视作敬仰的长辈。梁教授对红歌星的她也早在银屏上熟悉,亲见之下,觉得比影视中更加妩媚动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菁清

谢仁钊请梁实秋喝咖啡,三人来到统一饭店的咖啡厅后,谢仁钊遇到了另一位熟人,拉着他热聊开了。

于是,一旁的梁实秋主动地和韩菁清攀谈起来,他问起了她名字的由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菁清

韩菁清解释道是取自《诗经——唐风·杕杜》中一句“其叶菁菁里”。

梁实秋调侃道:“有点像男孩子名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梁实秋(左)与胡适

韩菁清笑着说:“这个名字不会与他人重复”。

韩菁清在梁实秋春风化雨般的亲切中聊起了小时学古文的经历。

她纯熟地背诵起《孟子》,顿时让梁实秋刮目相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