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3月的一天,时任湖南省省委书记的黄克诚,来到了省民政厅进行调研。在和各位干部依次握手之际,黄克诚突然发现了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消失近20年的老战友,就这样突然出现在自己的面前。整个调研期间,黄克诚努力地克制自己震惊的心情,不想让此人察觉到一丝异样。

从省民政厅回去后,黄克诚严肃地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道:“你立刻去帮我查查这个人,不要声张,组织这些年一直都在找他。”

半个月后,当工作人员将调查结果做出报告,并说道:“此人对我党的政策甚是了解,不到2年时间,就从地方升到省厅工作。”确认其身份后,黄克诚笑着说道:“他是我的老战友,是从井冈山下来的,肯定对我党政策非常了解。”还没等工作人员有所反应,只听见黄克诚愤怒地说道:“秘密抓捕,立即行动!”

不久,黄克诚的这个老战友就被判了死刑,处以枪决。当消息传到北京,朱老总和陈毅元帅高兴地说道:“杀得好,杀得好,早该被处决了!”

那么,黄克诚这个战友究竟是谁呢?为什么党组织一直在找他呢?为什么最后会被枪决呢?这一切还得从1949年毛主席在香山别墅会见黄克诚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9年5月,正在天津的黄克诚突然接到了一封毛主席的电报:克诚同志,请你火速赶往北平香山别墅。

鲜有与毛主席打过照面的黄克诚用手推了推厚重的眼镜,打心里认定毛主席会有一项严峻的任务在等待他,于是,简单整理好行装就出发了。

不日,黄克诚来到了香山别墅,毛主席亲自出门迎接,紧紧地握着他的手,进行了一番寒暄。随后,在书房内,毛主席严肃地对黄克诚说道:“克城同志,这次叫你来时要给你一个新的任务,去湖南省担任省委书记,湖南军区司令员兼任政委,带领我们家乡走向新的道路,这是我提议的!”黄克诚听后,甚是激动,自从参加革命以来,20多年没有回去了,要说不想回家乡,那是不可能的。

然而,此时新中国还没建立,湖南还没解放。黄克诚激动的同时也担心扛不了这份重任。于是,他向毛主席请教怎么工作。毛主席笑着回道:“实事求是,多调查,多汇报,多总结,放心大胆地去干,组织相信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毛主席选中黄克诚有多种原因。

首先,他是老革命,战功赫赫,而且还是湖南人,容易跟老百姓沟通,能顺利地开展工作。

黄克诚,1902年出生于湖南省永兴县一个贫苦家庭。从小,黄克诚独爱看书写字,白天忙完农活,晚上就把自己框在狭小的房间内看书,靠着一丁点的豆油灯,一看就是一整晚,为此,黄克诚视力越来越差,还常被邻居调侃成“那个戴眼镜的书呆子”。

长大后,黄克诚顺利考入湖南省第三师范学院,接触了先进的革命思想,心中萌发了救国救民的伟大理想。1925年,黄克诚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进入广州政治讲习班学习。毕业后,参加过北伐战争。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黄克诚参加了湘南起义,组织农民运动,又随朱老总,陈毅上井冈山,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4军第12师第35团团长。之后,在长沙战役和历次反围剿战斗中,黄克诚有勇有谋,每次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在作战中,好几次因为视力差而险些送命。当左倾冒险主义占据主导地位时,黄克诚更是不顾个人安危,坚决拥护毛主席的运动游击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艰难时期的伟人总是能战胜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黄克诚依旧能为革命的胜利拼荆斩棘。长征时期,他作为前锋军,率部突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顽强抗击数倍国民党军的轮番进攻。四渡赤水,东征、西征和山城堡战役等都有他的身影。抗日时期,领导根据地军民粉碎日伪军多次扫荡,并组织实施阜宁战役和两淮战役,解放苏北大部地区。解放战争期间,他带着10万人顺利抢占东北,完成了毛主席的战略方针。

其次,黄克诚在革命时期,多次担任政治委员,对建立革命根据地有着丰富的经验。1947年8月,黄克诚任东北民主联军后勤副司令期间,先后完善后勤保障制度、规章制度。随后,在天津解放后,他仅仅只用了4个月的时间就把天津搞得出其意料的好,政绩突出,是当一把手的好苗子。

正是这些丰富的战斗经验与工作经验,让毛主席在面对首位湖南省省委书记人选的时候,第一个就想到了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湖南尚未解放,直到8月4日,长沙才和平解放。此时,黄克诚还需要在天津养病,所以直到10月下旬才到任。

当时,湖南省正值解放之初,百废待兴,一穷二白,关于社会管理制度、民生、经济、农业等众多事项急需得到解决。

上任以来,黄克诚总是把全部的精力投入于工作之中,经常白天到黑夜,田间到地头,事事亲力亲为,直到相关部门逐渐成立,各项社会工作趋于成熟,父老乡亲们的生活得以保障,黄克诚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才落了地。

任职期间,黄克诚坚持遵循党和国家的领导,很好地完成了湖南省的剿匪、土改工作,得到了老百姓们的广泛称赞。而这其中,还有一件逮叛徒的事,更是让人佩服有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天,黄克诚来到了省民政厅进行调研,并传达省委的诸多建议和意见。在和民政厅的同志们打招呼时,黄克诚突然发现了人群中有一个似曾相识的身影。虽然此人相貌有些许的变化,但黄克诚断定此人就是自己曾在湖南省第三师范学院读书时的学弟,也是曾与自己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一同杀过敌人的战友,也是组织一直寻找的人,是背叛组织的人。想到这,黄克诚决定先不惊动他,装作不认识的样子,继续调研。待回去后,黄克诚便立即派人暗中调查。当看到调查报告后,黄克诚立即下令道:秘密逮捕,立即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1年3月的一天,湖南省警察局,两名警察正推搡着一位衣着整洁的中年男子往审讯室走去。

被扣押在审讯室的这名男子此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可面对警察出示的各种档案与犯罪证据,他深知自己曾经犯下的罪行即将公之于众,而自己更是在劫难逃。于是,他深吸一口气,一字一句地将自己的叛徒故事和盘托出。

原来,此人叫彭祜,湖南宜章人。192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虽然得到过先进思想的洗礼,但彭祜对于党的信念一开始就不太坚定。

1927年5月,许克祥发动马日事变,大肆逮捕共产党员和进步群众,导致湖南的革命力量受到很大损失。此时,衡阳的党组织与省委失去了联系。为了取得联系,衡阳的党组织立即派彭祜前往长沙,与省委取得联系,沟通接下来的战略部署。

可彭祜这个胆小怕事之人,看到国民党军队来势汹汹的阵仗,立即带着密信回到了衡阳。然而,衡阳的形势也不容乐观,彭祜想要离开衡阳躲避起来。此时,正好有农民军在汝城一带活动,彭祜意识到这是个机会,于是主动担任交通员,前去联络起义军。

组织立即同意了他的这个请求,这也是彭祜心里所想的。汝城离老家宜章很近,于是彭祜将组织的命令抛之脑后,偷偷摸摸地跑回老家给躲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个月过去了,彭祜发现没事,胆子又大了起来。他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将宜章的群众组织起来成立了一支乡村战斗队伍,其次通过早前遗留的人脉关系臭不要脸的与湖南省委取得联系,义正言辞地向湖南省委表明自己参加革命的决心,发誓一定会带着宜章的群众向国民党发起反攻。在当时背景下,湖南省委并没有过多的精力与时间对彭祜的经历进行调查,也没人会去过多针对他曾是逃兵这一事实,于是彭祜凭借自己的“机灵”侥幸逃过一截。

此后,朱老总在经过南昌起义后,率领部队不断南下,又由广东进入湘南,攻下了宜章。彭祜大喜,由此顺利跟随朱老总的队伍进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此后,彭祜的高光时刻来了。他在红四军先后担任连党代表,营党代表,在中共红四军八大上当选为前委委员,又出席了古田会议。1933年,他还担任了赣军区政治部主任。其实,只要他一心一意跟党走,建国后肯定也是身居要职。然而,彭祜没有革命信念,没有坚强的信仰,只要对自己有利,他就什么都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开始了战略转移。同时,也留下了部分队伍继续在根据地跟敌人打游击,牵制敌军的注意力,其中就有彭祜。

虽然部队足足有千人,还有省委书记钟循仁、省主席杨道明,但军区司令员宋清泉,政治部主任彭祜等人在军区任职时间长,掌握着大权。

面对敌人的围剿,彭祜、宋清泉等人贪生怕死,游而不击。此后,革命根据地不断丢失,战士们不断牺牲,弹药物资不足。看着如此场景的彭祜触景生情,不由自主地想起当年做逃兵的事情。

1935年5月,彭祜、宋清泉率领的队伍在敌人的追捕之下被迫进入了福建紫山地带,由于紫山的地形复杂,敌人不敢贸然进去,加上军队伤亡惨重,粮草缺失,胆小怕事的彭祜心生一念,好死不如苟活,于是投降的念头依然坚定。于是他和宋清泉两人一商量,便带着与自己并肩作战的630多名战友对国民党军队俯首称臣,纷纷卸下武器,出卖组织成了大叛徒。期间,还大言不惭的污蔑中央苏区,使得党内同志对彭祜、宋清泉等人深恶痛绝。而且,彭祜、宋清泉等人的背叛,也导致闽赣根据地彻底丢失,革命力量也没了,给红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1949年6月,陈毅朱老总提到宋清泉彭祜就火冒三丈,并愤怒地说:道“这些家伙终究会找到的,他们是历史的罪人,逃不脱历史的惩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说国民党也不是吃素的,面对叛徒的态度同样决绝,待把彭祜、宋清泉等人吃干抹净后便将其关入福建省的反省院,直到1937年才放出来。

要说这放出来的彭祜依旧不老实,转头就加入国民党的阵营,整日在国民党的部队里做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后来国民党战败,彭祜又耍小聪明隐姓埋名用假冒身份进入共产党的队伍,还恬不知耻地进入相关单位进行公务工作,而这一隐藏,竟让他平平安安的混了将近20年。

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1951年,本想在民政厅混一辈子的彭祜还是被在湖南省民政厅视察工作的黄克诚发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冰冷的审讯室以及众人眼中的鄙视,彭祜承认了自己曾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在大是大非面前只顾个人生死,只计个人利益,这是党所不容允许的。至此,彭祜的往事被一一被揭露,并于1953年被人民政府以反革命罪处决,执行枪决。得知此消息的朱老总和陈毅元帅也高兴地拍手叫好,说道:“杀得好,杀得好,白让他活了近20年了,罪有应得。”

而宋清泉,曾经英勇骁战的红军高级指战员,经由叛徒事件后又偷偷参加了新四军抗日,想着日后能靠着自己的作战本领再次谋个好官职,但很快就被新四军内部给查了出来,也实施了枪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革命时期涌现了一大批英雄,他们不顾生死,奋勇杀敌,为新中国前赴后继,流血流泪。而彭祜、宋清泉这些只顾个人利益的叛徒,虽然得到过短暂的享受,但终究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英雄应该被铭记,叛徒也不该被遗忘,他们将牢牢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受尽人民的唾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