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以色列这个国家,对于领土的渴望,几乎已经达到了一种癫狂的地步。如今的以色列,将联合国181号决议之后分给巴勒斯坦的领土,几乎尽数占领,仅仅只留下了狭小的加沙地带,以及零零碎碎的约旦河西岸。

其实严格来说,曾经约旦河西岸也被以色列长期占领过,只不过后来交给了法特赫。但是如今的法塔赫,其实就是以色列的代理人,这个土地交了等于没交。可以说被以色列吃下去的土地,就没有吐出来的道理。

以色列强占邻国叙利亚的戈兰高地,直到今天依然没有归还,可见以色列对于土地的态度究竟如何。然而,有一个国家,有一片土地,却被从以色列的嘴里面,硬掰出来。这个国家就是埃及,这片土地就是西奈半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西奈半岛争夺战

今天的约旦,是好莱坞灾难电影,尤其是后末日时代电影的主要取景地之一,包括《疯狂的麦克斯》在内的一系列著名电影的取景地都是约旦。

近几年的著名影片《火星救援》其取景地也是约旦。客观上来说,约旦都能够成为火星影片的取景地,也能够看出这里究竟有多么的荒凉。

而今天我们的主角西奈半岛,其地貌以及环境,与约旦基本上可以说是高度相似。除了北部沿海,以及苏伊士运河沿线有一抹绿色之外,西奈半岛的绝大多数土地,都是无比荒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火星救援)

然而,就是这样一片荒凉的土地,却成为了近代以色列与埃及这两个国家之间矛盾的主要来源。其原因也非常的简单,那就是西奈半岛紧邻苏伊士运河,只要控制了西奈半岛,就能够控制苏伊士运河。

而苏伊士运河承接着沟通印度洋与地中海的重要作用,是世界主要航运线路之一。而五十年代新生的以色列,基本上没有任何的收入来源,对于苏伊士运河巨大的航运收入可谓是相当的垂涎。

另一方面,西奈半岛南部的红海海峡,也是以色列外贸走向世界的必经之地,然而由于与阿拉伯国家之间长期的敌对立场,以色列很难得到红海海峡与苏伊士运河的使用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次中东战争)

这也在客观上促使了之后以色列军方对埃及西奈半岛的军事冒险,一般来说,我们所熟知的以色列强占西奈半岛,是发生在第三次中东战争。

然而以色列第一次对占领西奈半岛的尝试,却是发生在第二次中东战争期间,而这也是绵延近二十年的西奈半岛争夺战的开端...。

二、强占西奈半岛

1952年,阿拉伯民族主义领袖纳赛尔在埃及的首都开罗发动了军事政变,推翻了埃及末代国王法鲁克,建立了阿拉伯民族主义政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纳赛尔)

而在纳赛尔政变的四年后,也就是1956年,纳赛尔就开始着手收回英法控制下的苏伊士运河,这也是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而在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之后,英法两国出于减少自身损失的目的,向以色列抛来了橄榄枝,希望以色列能够从埃及的北面出兵,与英法一起夹击埃及。

同时,英法也向埃及许诺了西奈半岛的控制权。而以色列出于对红海海峡的客观需求,也因此同意了英法两国的请求,参加了与自己几乎毫无关系的第二次中东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丘吉尔)

而在战争期间,以色列军队也的确完全控制住了西奈半岛。然而美苏两国出于肢解英法旧有殖民体系的目的,以援助埃及来胁迫英国丘吉尔政府撤军。

但是对于以色列,美国的态度却显得比较暧昧,因为以色列控制西奈半岛这件事情本身,是有利于美国的。但是苏联的态度却异常强硬,以色列最终只得撤军

但是以色列却并未死心,而埃及的新元首,在通过美苏的支持“打赢”了第二次中东战争之后,自信心也开始爆棚,磨刀霍霍向以色列,和周边的阿拉伯兄弟一起,试图夺取整个巴勒斯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六日战争)

而以色列也看出了纳赛尔的想法,并且在1967年主动先发制人,对埃及发起了全面进攻。这场战争仅仅只持续了六天,因此也被称之为“六日战争”。

而这场战争的结果,就是以色列赢者通吃,不仅吃下了约旦控制下的耶路撒冷,以及约旦河西岸,甚至还吃下了埃及的西奈半岛,以及叙利亚的戈兰高地。

而除了西奈半岛之外,其他的区域至今还被以色列所控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六日战争)

三、英雄般的萨达特

眼高手低的纳赛尔,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后很快便郁郁而终。纳赛尔的好友兼副手,萨达特在之后接过了埃及的指挥棒。

相比于纳赛尔,萨达特则是一位现实主义者。他利用以色列对于约旦以及叙利亚两国宣称领土的强占,团结了这些以色列的周边国家。

同时萨达特还对以色列频频释放友善信号,通过这种方式麻痹以色列高层。萨达特同时还利用了沙特对于“阿拉伯世界领袖”的渴望,将沙特也绑上了战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萨达特)

当时的萨达特需求很简单,那就是西奈半岛“阿拉伯领袖”什么的,埃及人已经不想要了,可以给沙特,因此海湾国家也暗中站到了萨达特一边。

1973年10月6日,星期六,阿拉伯联军再次主动发起了“第四次中东战争”。由于当时正是犹太教的安息日,因此这场战争也被称之为“安息日战争”。

由于以色列军队的准备非常不充分,阿拉伯联军在初期尽展非常顺利,埃及成功夺回西奈半岛,埃及也拿回戈兰高地,约旦在西岸地区也尽展顺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尼克松)

然而在初期的蒙圈之后,以色列军队也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开始大力反击。尼克松也开始大力支援以色列,号称:“把所有有用的东西,都给我送到以色列!”

但是此时,沙特等海湾国家开始行动了。沙特国王拉上包括委内瑞拉在内的所有欧佩克国家,集体减产石油,用“石油大棒”把刚刚站起来的欧共体一把按了回去。韩国的朴正熙政权,为了避免被欧佩克国家石油制裁,甚至直接和以色列断交!

但是这并不影响以色列军队的强势,埃及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打不过以色列的。而以色列军队也很快就打回了西奈半岛,甚至反向包围了埃及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勃列日涅夫)

然而,此时勃列日涅夫出手了,他亲自给尼克松写信,告诉美方如果以色列真的消灭埃及的主力部队,那么苏联将会亲自下场支援埃及!

这种情况下,以色列也只能被迫议和。我们前文也提到了,萨达特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在拿回了西奈半岛之后,竟然直接抛弃了阿拉伯兄弟,开始与以色列和解,阿拉伯联军再次失败。

1978年,萨达特与贝京在美国签署了《戴维营协议》,标志着两国关系正式开始正常化。以色列赢得了战争,而埃及却拿回了西奈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