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枇杷黄后杨梅紫,正是农家小满天。

5月20日,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如期而至,真正的夏天来临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这个时节,南方降雨频繁,江河渐满,北方小麦籽粒日趋饱满,故称作“小满”。

不知你发现没有,二十四节气中,有很多节气成对存在,比如小暑对大暑、小雪对大雪、小寒对大寒。

唯有小满这一节气,没有与之对应的“大满”,这是为什么呢?

在古人看来,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盛极而衰,天道忌满。

万物生长小得盈满,恰到好处,未来可期,正合古人崇尚的中庸之道。

时节如此,人生亦如此。

不求太满,小满刚好,永远有向上的空间,才是最好的人生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满,拉开了湿热暑天的帷幕,也是节气养生的转折点。

这个时节,气温升高,降水增多,生机旺盛,大自然阳气日渐充盈。

如果稍不注意,暑热和湿气就会侵入身体,使阳气受损,百病重生,不利健康。

因此,要顺应时序,注意调和阴阳,平衡身心,让体内气血保持“小满”的健康状态。

饮食方面,要合理有节,以清淡为主。

可多吃新鲜蔬果、粗粮杂粮、豆制品等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少吃肥腻辛辣等生湿助湿的食物,以清除火气、清利湿热、养阴助阳。

但清淡并不等于素食,素菜中虽然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及丰富的维生素。

但缺乏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再加上夏季人们出汗较多,活动量加大,需要营养支持,可适当摄入一些瘦肉、蛋、奶、鱼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俗话说:“小满食苦,一夏不苦。”

湿热天气容易引起脾胃上火,导致食欲不振。适当“吃苦”,可以达到“吃苦开胃、以苦降火”的养生目的。

而作为这个时节最常见的当令食物,首选苦菜。

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具有清热解毒、安心益气的良效,李时珍称之为“天香菜”。

每餐适当吃点苦菜,既能以食补身,又能“吃苦思甜”,一举双得。

当然,“小满见三鲜”不得不尝。“三鲜”一般指的是黄瓜、蒜苔和樱桃。

黄瓜含有胡萝卜素,B、C族维生素,常吃黄瓜有利于降血脂、降血糖,预防糖尿病、高血压;

蒜苔含有粗纤维、尼克酸等营养成分,有驱虫、抗氧化、预防便秘的功效;

樱桃富含蛋白质和有机酸,还具有补血益肾的药用价值。

这“三鲜”多吃一点,更有精气神,做事也更有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起居方面,夏季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消耗大、易疲劳,一定要保持充足睡眠,同时也适当午睡,以保持精力充沛。

小满过后,早晚仍会较凉,温差较大,尤其是降雨后气温下降更明显,因此要注意适时添加衣服,避免着凉感冒。

同时,还要多加强体育锻炼,进行有氧运动,以振奋阳气。

运动以慢跑、散步、做操、打太极拳等为宜,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还要尽量避免高温时段做户外活动,避免大汗淋漓,伤阴也伤阳。

《菜根谭》云:“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

一日三餐合理有节,起居运动平衡有度,便能百病全消,使身体机能状态恰到好处,才能健康安宁地度过炎热的夏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满有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

小满到来,暑气日盛,苦菜长势渐旺,而随着阳光威力大增,靡草等一些喜阴植物,开始枯萎乃至死亡。

此后,风吹麦浪,人们怀着喜悦的心情,期盼即将到来的丰收。

苦菜繁茂、靡草死亡、麦粒渐满,反映着大自然此消彼长、生生灭灭的变化,也诠释着生命是一个反复轮回、寻求平衡的过程。

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成长规律和发展极限,趋于成熟,还未大满,希望永在,是它们最好的生长状态。

可一旦逾越成长成熟的平衡点,就会盛极而衰,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折损自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做人也应如此,不能太满,满则招损;但做的不满,便留遗憾,那该如何成全自己呢?

那就保持“小满”,始终小得盈满,始终充满向好的希望和向上的空间,一切皆有可能,这就是最好的状态。

要做到这一点还真不容易。

有的人追逐物欲太多,在名利之中失去了本真和初心,最后适得其反,得不偿失;

有的人面对周围的诱惑和不公平,要么自视甚高,要么怨天尤人,最终迷失自我,反而过得不舒心不幸福;

有的人对曾经的爱恨情仇,不能一甩而脱,常常痛别离、意难平,深陷疲惫不堪,看不到生活为他打开的另一扇门。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过着平凡的生活,做着普通的事情。

如果爱得越满,要得越多,用力越猛,就会给自己戴上沉重的枷锁,失去生活的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反,学会放下心中的包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多做欲望减法,多求心境平和,时时做好日常,天天知足常乐,才是做人恰到好处的状态。

比如,周末坚持运动,锻炼身体,虽然满头大汗但很快乐,晚上还与家人依偎着看电视,享受其乐融融的亲情;

或者在热而不燥的红情绿意中,偷得人生半日闲,听一首新歌,沏一壶清茶,读一本好书,修身养性,以达内心的小满;

如果赶上一夜好雨,也是很妙的呀,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入眠,该是多么的清爽与惬意。

《尚书》有云:“满招损,谦受益。”

世事难以十全十美,与其纠结过往,过分追求完美,不如学会欣然接受眼前的“小满”。

万物小得盈满,方有上升的空间和进步的余地,方能不疾不徐将生活过得简单幸福,这才是做人的豁达与智慧。

始终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生活就会有滋有味,人生也会从一个小满走向另一个小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满是收获的前奏,也拉开了夏忙的序幕。

有句农谚说得好:“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他。”

忙到什么程度呢?水车、油车和丝车,都应时而动。

人们为了不误农时,昼夜踏水车翻水,灌溉农田,采下油菜籽,在磨坊里辛勤榨油,收集好桑丝,不停地摇动丝车缫丝,田间地头呈现着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每一个人,为了过上红火的日子,都顺应时序,与时光进行赛跑,只争朝夕,努力冲刺。

当然,人们也以客观的期许和淡泊的心态,看待无常天时,预估未知风险,哪怕遇到歉收之景,也欣慰付出的辛勤劳动,理解未达预期的收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至今在中原地区,还保留着小满日赶集的传统,称为“小满会”。

小满当日或错后一两日的集市,热闹喧天,仿佛是庄稼人的“嘉年华”。

人们在“小满会”上,交易收割小麦的农具,谈谈农事的付出和收获,提前购买夏季农管的用品和产品,以备不时之需。

同时借此机会,吃喝玩乐一番,慰劳自己的付出,为下一步更艰辛的劳动做好准备。

“小满会”释放着人们尽心尽力而为、未雨绸缪向未来的的人生态度。

人们由此感恩付出的努力,不急不躁从事着自己的事业,始终保持着“小满”的进取状态。

这样,无论结果如何,都能持有生活的富足感、幸福感,不至于“满招损”,都能问心无愧,收获着恰逢其实的成长、喜悦和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时候,我们在做事中想法太多,期待过高,在无止的追求中迷失自我,干事创业并不顺利。

有的好高骛远,设想了很高的发展目标,却不考量预判未知风险,一有意外发生,竹篮打水一场空;

有的为了完成任务,忽视了自身的差距短板,结果能力和水平匹配不上工作要求,只会让自己铩羽而归,在一次次失望中备受煎熬;

有的为了追求完美人生,整天绷着神经昼夜忙碌,忽略了家庭和健康,越活越累,享受不到生活的快乐。

其实,无论做什么事,都不必过分追求完美,不必存有不切实际的期待。

每个人都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降低期待,去干力所能及的事,在奋斗中学会珍惜,发现美好,尽心享受小满生活的每一个瞬间。

同时在追求合理目标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我,积极进取,也会实现更多的自我价值。

如此,就能感受到生活的轻松洒脱,活出属于自己的丰盈和绚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宋欧阳修有首脍炙人口的诗作《小满》: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在欧阳修眼里,小满,是万物生长的美景,是丰收在望的喜悦,是未来生活的期许。

其实,在每一个人眼里,小满,又何尝不是如此?

它是身体康健,是知足常乐,是浅喜安然,是生活本真,来的恰逢其实,美的恰到好处。

这可真是一年中最有智慧的节气。

它充满了生机,孕育着希望,展现着健康美好的的生活状态,蕴含着无尽的人生道理,令人回味无穷。

人生处处是风景,最好状态是小满。接受人生的“小满”,是一种格局和境界。

愿你在追求小满的路上,永远满怀热爱与奋斗,永远心存向往与期待,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满足,品味人生的美好。

十点读书开视频号啦!

金牌主播夏萌出镜,带你重读经典

从唐诗宋词到中外名著,短视频里学知识

欢迎点赞关注

本期解读:曹植《洛神赋》

作者 | 佳钢,遵从内心,一路向阳

主播 | 安东尼,朝鲜冷面下藏着一颗韩国烧烤的心。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