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乾隆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长寿和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要说他没有权谋,我是不信的。

和珅作为乾隆时期最有权最有钱的权臣,要说他利益熏心被金钱迷住了双眼,我也是不信的。

那么乾隆为何对于和珅的捞钱行为,却不管不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可不是因为乾隆年纪大之后患上了眼疾,对于和珅的行为丝毫不知情,毕竟和珅的贪可是在乾隆重用他没多久之后,便开始进行了。

所以和珅肆无忌惮敛财的背后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他背后的大老板就是乾隆,所以乾隆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大的“贪官”,而和珅只是被他推到前台的代理人罢了。

在乾隆重用和珅之前,乾隆就开始大肆收礼了,而对于那些贪官的钱,名义上大部分收归到了国库,其实还是进入了乾隆的腰包。

和珅对此自然也乐得其所,虽然在整个贪污敛财的过程中,和珅只得到了一小部分,但就这一小部分也足以让和珅心花怒放了。

比如说被和珅整垮的李侍尧,他所贪的钱大多数都上供给乾隆了,正所谓:大抵侍尧贪赃中,五之三入于进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剩下的五分之二,自然进入了和珅的腰包,当时全国那么多的肥缺,乾隆自然需要心腹来替他捞钱,不然他在位期间,又是兴建圆明园,又是建造避暑山庄,还时不时搞个豁免钱粮政策,这些钱从哪里来,当然要靠自己来捞。

和珅贪钱,但从来不吝啬花钱,尤其是不吝啬为乾隆花钱,每到乾隆过寿时,便是和珅卖力表演的时候。

所以乾隆对和珅的所作所为那是极为清楚的,而和珅为了在乾隆去世后能继续继续逍遥,还特意讨要了一份保命诏书,只不过里面就三个字,也正是这三个字,彻底断送了和珅苟活的念头。

02

在我们不少人的印象中,和珅的形象就是王刚所演绎的那般,处处受到纪晓岚和乾隆的调侃,其实并不是如此。

历史上真实的和珅,就其才能而言,能甩纪晓岚十条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说别的,就说《四库全书》,在编纂这部巨著时,纪晓岚只是360多位高官学者中的一位,充其量能算个编辑,而当时和珅所担任的是正总裁官,相当于总编辑,地位远在纪晓岚之上。

和珅处理政务的能力也是令人刮目相看的,他能在乾隆专心享乐的时候,把诺大一个清朝的财政打理得井井有条,又是几人能比?

此外,和珅记忆力还很惊人,通晓汉、满、蒙、藏多门语言,单说这点在当时也是少有的人才,说句实在话,就才气和能力而言,当时能超过和珅的人,不说没有,那也能称得上屈指可数。

和珅深谙为官之道,他知道只要让乾隆高兴了,自己的小日子便会过得很滋润,为了方便乾隆捞钱,和珅还制定了议罪银制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项制度的核心,是把贪官污吏手中的钱,直接收缴到乾隆自己的小金库里,而不用经过户部的国库。

只要贪官污吏被抄家,他们的钱财便能及时进入乾隆的腰包,这样制度无疑让乾隆肆无忌惮地挥霍而少了后顾之忧。

而在这项制度之下,乾隆自然也认为贪官多了也挺好的,于是大清朝在乾隆统治的后二十年里便已经乌烟瘴气。

03

我们仔细想一想,贪官的钱是从百姓那里搜刮而来的,按理来说,自然要上缴到户部的国库,以此再用之于民,这才是合理的,但是和珅却将这些钱塞进了乾隆的小金库,当然还有自己的小金库,这样和变相地搜刮百姓又有什么区别呢?

可是和珅可不管这些,只要乾隆高兴就好,能拥有挥霍不尽的腰包,乾隆自然很宠信和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