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人头一次来乡村吃酒席,一直抱怨酒席菜太过于寒酸,简直比家常菜还差,宾客:不用收礼金你还想怎样?

今天是个好日子——老公大姑的曾孙子刚好出生一个月。在农村,一般新生婴儿出生满一个月后,就会在家摆满月酒,大姑家也不例外。大姑离我家很近,就在隔壁村,所以风俗习惯都是一样的。大姑为了这次的宴席,可花了不少功夫,半个月前她就叫我们提前请好假回家喝喜酒了。今天我们一家人也回家喝喜酒去了。话说出来工作后,都很少有机会回乡村吃地道的酒席菜,这次机会来之不易,甚是怀念。酒席菜端上桌,听到有一位亲戚就一直在说我们乡村的酒席菜太过于寒酸,还说比家常菜还差劲,而她还拿出手机给别人看她那边的喜酒有什么好菜,什么鲍鱼、大龙虾、海胆应有尽有。这有什么好对比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听到她一直在埋怨的语气,我实在是醉了。听她的口音就不是本地人,也不知道是大姑家的什么亲戚,竟然有这样的人。最后有一位宾客实在听不过去,就回了她一句:不用收礼金你还想怎样?大家来看看我家乡的酒席菜到底有哪些?真有那么差劲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道酒席菜:白切鸡

不管是什么喜宴,在广东,可谓“无鸡不成宴”,所以鸡必须是头等菜。满月宴上绝对少不了鸡这道菜。其实我觉得最热闹的酒席,不是说一定要去五星级酒店的,而请厨师上门做菜,这种酒席最有人情味,而且家里还要拜神、放鞭炮的,这就好比过年,特别喜庆。在广东,白切鸡出现的频率最高。不过有些主人家为了迎合大家的口味,还会把一只鸡做成2种口味,半只是白切鸡,另外半只是烧鸡或者豉油鸡。这次大姑说想着用猪肚鸡煲汤,所以整只鸡都做了白切鸡,这样在浸鸡时的鸡汤可以留住,营养也不会流失,等鸡被烫熟后,满锅鸡汤可有营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道酒席菜:白切猪肚

猪肚是和鸡一起煲汤的,所以当这猪肚经过2小时的慢火熬煮后,炖得特别软烂。不管是白切鸡还是白切猪肚,都陪了姜葱蘸汁,而葱用的是本地的红葱头,姜用的是沙姜,味道特别香。虽然看着白切鸡和白切猪肚可能没什么味道,但是当你夹上一块蘸上姜葱汁时,你会越吃越上瘾,满嘴都是姜葱的香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道酒席菜:水煮大虾

水煮大虾看似很普通的一道菜,但是想要虾肉鲜嫩爽滑,这还真的非常考验厨师的。平常我在家也经常做水煮大虾,凭借多年的烹饪经验,其实把大虾煮至刚好头尾弯成一个圆,马上把虾捞出,这时的虾肉刚好断生,是最爽滑有富有弹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四道酒席菜:梅菜扣肉

扣肉也是我们家乡特色的酒席菜,一般来说,平常待客很难吃上这道菜,毕竟炸扣肉可费功夫了。看着扣肉很肥,但是经过炸过后的扣肉,吃起来肥而不腻,一次吃两块我也还可以接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五道酒席菜:炸春卷

除了正式的主菜以外,主人家还会安排一些点心、甜品之类的菜式,这次大姑安排的是炸春卷,味道挺不错的。现在的人都喜欢吃油炸的东西,刚出锅的炸春卷,香酥脆,一口咬下去嘎嘣脆的,真的非常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六道酒席菜:蒸盘龙鳝

这道盘龙鳝,其实就是把鳝鱼砍成小块后摆成一条“龙”的形状,加入酱汁腌制后,再上锅蒸熟的。这道菜味道其实挺不错的,酱香味浓郁,鱼肉嫩滑无比。但装盘时那些服务员应该先擦一下盘子周围的酱汁的,那样看起来就好看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七道酒席菜:糖面

这道菜式其实就是图个好意头,用红枣和糖水煮的面条,所以叫糖面,寓意:甜甜蜜蜜。说实话,甜的面条我还真吃不习惯,不过喜事还是得有糖就寓意着生活是甜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以上所说的菜式,还有蒜蓉蒸笔管鱼、烧鸡、青椒洋葱炒鱿鱼、烧鸭、胡椒猪肚鸡汤、红鸡蛋等等。

在我的家乡,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一般宾客给了礼金,主人家只是意思拿出10-20元,然后大部分的礼金都还给宾客。或者有些主人家干脆在红包那里折个角,然后原封不动把礼金还给宾客。折个角的意思就代表收过礼金了,这就等于大方的主人家是不收宾客礼金的。外地人头一次来乡村吃酒席菜,说我家乡的酒席菜太寒酸,比普通的家常菜还差劲。旁边的宾客听着实在受不了,就回了她一句:都不收你礼金,你还想吃什么山珍海味?看了以上的酒席菜,不知道大家觉得这样的酒席菜如何?真的比家常菜还差劲吗?欢迎点评!

#翻开我的生活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