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助残日

全国

今天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

主题是“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

这个特殊的群体,常常选择把自己藏起来,但他们的内心同样有光,同样渴望被“看见”。16岁的孙陈婧是南通特殊教育中心的一名学生,因为视神经发育不良,导致眼睛弱视,只有一点光感,但是她有一种超越年龄的坚强,能够坦然面对一切。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位视障女孩的“追光”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黑暗世界里的“追光”女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叫孙陈婧,在南通特殊教育中心读高一,我平时最喜欢的科目是语文和英语,比较偏文科……”16岁的孙陈婧是海安人。2014年9月,她来到了南通特教中心视障部就读,四年级的时候开始住校,叠被子、洗衣服等等一切都要靠她独立完成,与此同时,她也收获了别样的温暖和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陈婧的班主任 夏敏:

刚来的时候,她特别内向,下课了还坐在教室里,不敢出去玩。我跟她说你去尝试一下,就这么一点一点的鼓励,孩子慢慢开始胆子放大了,开始敢自己走,现在还帮着我带着一个全盲的孩子一起到校园里走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通特殊教育中心视障学生 孙陈婧:

我是有一点视力的,而她是完全没有视力的,我就想着,我能不能通过自己的一些力量去帮助其他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陈婧热爱生活,也爱动脑筋,由她发明的《一种盲人门锁系统》和《路口声光安全提示系统》,先后获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大赛一、二等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通特殊教育中心视障学生 孙陈婧:

门的锁眼不是很小嘛,我们视障人找锁眼不怎么方便。我就想能不能把这个锁孔放大,有一个内线式的圆锥状的滑槽,我们能轻松地就把钥匙滑进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南通特殊教育中心,孙陈婧除了学习文化知识,还要学习按摩。课余时间,她喜欢吹陶笛,打盲人板铃球,还喜欢跳绳。前几天,她亲手制作了一束玉兰花,准备周末回家送给妈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通特殊教育中心视障学生 孙陈婧:

我参加了诵读兴趣小组、葫芦丝兴趣组、手工兴趣组。我觉得我妈妈非常不容易,想将我自己手工DIY做的花束送给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心光”为世界明灯,用不屈为人生铺路。面对人生的残缺,孙陈婧勇敢坚毅,用加倍的勤奋还击命运的不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通特殊教育中心视障学生 孙陈婧:

我的梦想是考上自己心仪的南京中医药大学,因为在大学里面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等大学毕业之后,就可以自己开一家按摩店,服务人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南通特殊教育中心共有339名特殊儿童,学校按照学生的不同类型,开展各种课程和兴趣活动,鼓励学生在追求梦想的同时,努力帮助他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陈婧的班主任 夏敏:

我经常跟我们孩子说,你们就只有一点跟人家普通孩子不一样,其他都一样,我们班的孩子在我的引导之下,还是比较开朗和乐观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通特殊教育中心校长 徐志辉:

从课程的建设等多方面来推动特殊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推动我们的特殊儿童尽快、尽可能好地融入到正常社会,让他们也享受到高质量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城市日历

记者:冯铮炜、夏乐然

编辑:李可芹、品怡

责编:马跃

审核:凌晨

本信息图文及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