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出现了两次工艺用水的缺陷项是设备存在问题还是管理有漏洞?”“企业灭菌验证报告中的原始记录不全,需要核实灭菌验证是否充分?”……打开董文洋的笔记本,可以看到上面写满了类似的专业性问题。作为山东省食品药品审评查验中心的一名检查员,董文洋习惯在检查前根据已知信息全面列出可能存在的风险点,每次检查时,只有当这些问题全部被划掉后,董文洋才肯结束检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踏实检查,收获成长

2017年,刚刚加入山东省食品药品审评认证中心(现山东省食品药品审评查验中心)的董文洋,还是一名医疗器械检查“小白”,能干的工作只有协助准备检查资料。在此后的七年时间里,他从零学起,在专业领域逐步深耕,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次检查工作,经历实习检查员、正式检查员、检查组长后,成长为现在的检查五部副部长,一次次踏实的检查正是他快速成长为一名优秀检查员的秘籍。

“现场的检查时间非常宝贵,一般只有1至3天的时间,但是对应《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相关附录却有一百多个条款,想要在有限时间内迅速准确发现风险点,考察的是我们检查员的专业素养和应对能力。”在实践中,董文洋形成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在每一次检查前,他都会针对不同检查类型有侧重地收集相关资料,形成详细的检查方案,如果是生产许可检查,他会提前查看企业厂房布局和设施设备信息;如果是注册质量管理体系核查,他会提前阅览企业所有的注册申报资料,了解产品和工艺信息……在检查后,他会及时进行总结,形成经验参考库,这样,在下一次检查前就能制定出更加合理具体的检查方案,如此良性循环,不断取得检查的成功。

在不断的检查实践中,董文洋增长的不仅是业务能力,还有责任与担当。2021年,董文洋积极响应国家药监局号召,参与了第一批组团式技术人才援疆工作,前往新疆药品审评查验中心进行援疆帮扶,协助新疆中心完善医疗器械审评和检查工作。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党员干部,董文洋要求自己:只要组织一声召唤,哪里有需要就冲向哪里。

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一次对辅料类产品的检查过程中,董文洋敏锐地发现某企业的包装标识和说明书上存在风险点:包装的显著位置印有“抗菌、止痛”等用途,但产品的技术要求并无相关性能指标。相互矛盾的细节促使董文洋向企业询问该问题,却得到了含混不清的回复。

为了一探究竟,董文洋利用晚上的时间,将该企业的全部注册申报事项仔细翻阅了一遍后,发现了端倪:注册阶段审评人员曾要求企业就“抗菌、止痛”等用途的科学性予以真实和检验,企业未能提供相关资料,在注册申报资料中删除了相关内容,但产品正式上市后,企业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依然宣传相关“抗菌、止痛”等用途。铁证面前,企业无法再回避,承认了违法事实。

“在现场检查过程中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只有消除任何一个疑问和风险才能有效制止违法行为,确保老百姓的用械安全。”董文洋说道。

检查不是一查了之

“有时查出问题来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帮助企业整改到位彻底消除风险,同时不断提升企业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识。”医疗器械产品复杂多样,企业规模大小不一,一些小规模和初创型的企业负责人们更加关注的效益,因此为质量管理让步。面对这样对企业,董文洋在检查时不只停留在发现问题的层面,还会帮助其探寻问题本源,设计整改方案。此外,董文洋会通过讲解实际案例,向企业负责人灌输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认识,并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分析出现问题后对企业造成的影响,使其真正认识到问题,提升管理意识。

“在医疗器械检查岗位工作的七年里,我收获了很多,但仍然需要不停地学习提高。”董文洋说道。做一名合格的专业化、职业化检查员,为医疗器械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一直是董文洋的追求与目标。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王鹤颖 实习生 王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