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小汽车缓缓驶进了张伯伯家的小院,车门打开,一位49岁的中年妇女走了出来。她身着朴素的棉衣,脸上带着和蔼可亲的微笑,手里提着一个旅行包。

"李阿姨,您好!欢迎来到我父亲的家中。"张先生快步上前,热情地招呼道。

"您好,张先生。"李阿姨点了点头,语气亲切。

张先生为她指引方向:"请先把东西暂时放在客厅,我给您介绍一下环境。"

李阿姨放下行李,跟着张先生走进了屋内。这是一座老式的砖瓦房子,陈设虽然简陋,但整洁干净。客厅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坐在沙发上,听到动静,他扭过头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亲,这位就是李阿姨,从今天开始,她会在家里照顾您的生活起居。"张先生说着,拉过李阿姨的手,做了一个介绍的手势。

"您好,老人家。"李阿姨上前两步,微微弯腰,语气亲切有礼。

老人打量了她一会儿,点了点头,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

就这样,李阿姨开始了在张家的工作生活。一开始,两人有些拘谨和陌生。张伯伯生活作风传统保守,而李阿姨则比较开放利落。

有一天,李阿姨给张伯伯做了一份家常菜肉末茄子。老人尝了一口,皱起了眉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怎么了,老人家?不合口味吗?"李阿姨关切地问。

"没有,就是咸了一些。"张伯伯说,"我这把老骨头了,吃不了太咸的东西。"

"哦,那我下次注意了,会把味道放淡一些。"李阿姨连忙说。

李阿姨有些无奈,但并没有生气,而是耐心地解释:"老人家,您的口味我还需要多了解一些,我们慢慢来,总会找到合适的火候的。"

随着时间推移,李阿姨和张伯伯建立了相互理解和信任。李阿姨体贴周到地照顾老人的起居,而张伯伯也将她当成了家人般亲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天,李阿姨正在屋里打扫卫生,张伯伯坐在院子里晒太阳。突然,一只小猫"喵喵"叫着,从院子外面跑了进来。张伯伯见状,连忙招手制止:"别过来,小家伙,阿姨怕猫。"

李阿姨听到动静,探头往外看,见状笑着说:"没关系的,老人家,它就让它在院子里逛逛吧。"

张伯伯有些诧异:"你不怕猫吗?"

"从小就跟猫狗这些小家伙混在一起长大的,习惯了。"李阿姨说着,蹲下身子,轻轻拍了拍那只小猫的头。

从这天起,张伯伯发现,李阿姨不仅对动物很友善,对花草树木也很喜爱。她常常在院子里浇浇花、修修枝,一边哼着小曲。老人看在眼里,心里也暖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两人的交流,张伯伯逐渐了解到了李阿姨的家庭背景。原来她曾经有过一段不太幸福的婚姻。

"我那个老公,嗯,算是个酒鬼吧。"有一天,李阿姨难得提起了前夫,"每天酗酒成性,回家就是拿我和女儿撒气。"

张伯伯皱了皱眉,语气严肃:"这样的人,简直就是畜生!"

"哎,后来实在受不了了,只能选择离婚。"李阿姨叹了口气,"我独自一个人拉扯大了女儿,那些日子可太不容易了。"

张伯伯看出她脸上的哀伤,连忙安慰道:"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现在有我这个老头子陪着你,你就把我当成家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阿姨抬头看着老人,眼里噙满了泪水,点了点头。

除了了解李阿姨,张伯伯也向她讲起了自己的儿女。他有一子一女,儿子在外地工作,女儿远嫁他乡。

"孩子们平时太忙了,难得回来看看我。"张伯伯说着,语气里带着一丝寂寞。

李阿姨连连点头:"是啊,他们工作重要,但也不能亏待了家人啊。"

有一次,张伯伯的女儿打来电话,语气生硬,似乎对于父亲请了一个"外人"照顾感到不太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爸,您就不担心这个阿姨会占您的便宜吗?"女儿的话像一盆冷水,浇在李阿姨的心头。

张伯伯皱起眉头,语气坚定:"别胡说!阿姨对我这把老骨头好得很,你们就放心吧。"

电话那头的女儿沉默了,最后只说了一句:"那就好吧。"

李阿姨看出张伯伯有些难过,连忙给他斟了杯热茶,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安慰道:"没关系的,老人家,您的好心她们迟早会理解的。"

随着相处时间的增长,李阿姨和张伯伯之间的感情越发亲密无间。李阿姨体贴周到地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而张伯伯也将她当成了家人一般,无话不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天,李阿姨正在厨房做饭,突然听到院子里"啊"的一声惊呼。她连忙跑了出去,只见张伯伯坐在地上,脸上露出痛苦的神情。

"老人家,您没事吧?"李阿姨连忙上前查看。

"没事没事,就是不小心绊了一跤。"张伯伯显得有些狼狈,语气却很坚强。

"哪里受伤了?我查查。"李阿姨蹲下身子,仔细检查老人的四肢。

"真是老了,连路都走不稳了。"张伯伯自嘲着,眼神黯淡了几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阿姨看出他的难过,连忙握住他的手,用温和的语气说:"您就放心吧,有我在,什么事都由着我来。以后要当心啊,可别再摔着了。"

张伯伯抬头看着她,眼里重新充满了温暖的笑意,点了点头。

一个阴雨绵绵的早晨,张伯伯突然感到胸口一阵剧痛,气喘吁吁。李阿姨见状吓了一跳,连忙扶着他坐下,拿起手机叫来了救护车。

"老人家,您先别着急,救护车马上就到。"李阿姨扶着张伯伯,语气虽然有些慌乱,但仍然努力保持镇定。

救护车很快赶到,几名医护人员用担架将张伯伯抬上了车。李阿姨二话不说,也跟着上了救护车,握着老人的手,不住地安慰:"没事的,很快就好起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医院里,李阿姨几乎是日夜不离左右,悉心照料张伯伯的饮食起居。尽管医生嘱咐她也需要适当休息,但她仍然选择守候在老人身边,生怕有任何闪失。

有一天晚上,张伯伯突然清醒过来,看到李阿姨趴在床边打盹。他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臂,李阿姨立刻惊醒过来,连忙问道:"老人家,您怎么了?难受吗?"

"没什么,就是看你把自己累坏了。"张伯伯和蔼可亲地说,"你也是个人了,得注意休息啊。"

李阿姨连连摆手:"我没事的,就是盯着您,我才放心。"

张伯伯见她如此操心,眼眶湿润了,说不出话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伯伯的儿女得知父亲住院的消息后匆匆赶来,但对于李阿姨的陪伴却存有怀疑和猜忌。

有一天,李阿姨正在给张伯伯喂饭,张先生走了进来,看到这一幕后脸色突然阴沉下来。

"阿姨,您太操心了。"他冷冷地说,"我爸又不是小孩子,自己吃饭还是可以的。"

李阿姨被他这突如其来的冷淡语气吓了一跳,手一抖,几滴汤水溅到了张伯伯的衣服上。

"你怎么这样对阿姨说话?"张伯伯皱起眉头,斥责道,"她是为了我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先生沉默了,过了一会儿才说:"那就请您自己小心一些吧,毕竟她也只是个外人。"说完,他便转身离开了。

看着儿子的背影,张伯伯无奈地摇了摇头。李阿姨连忙给他擦拭衣服上的污渍,并安慰道:"没关系的,老人家,他们终究会理解的。"

就在大家以为张伯伯的病情渐趋稳定时,有一个晚上,他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气息开始变得微弱。李阿姨吓坏了,连忙喊来值班医生。

医生为张伯伯做了一系列检查后,脸色凝重地对李阿姨说:"病情有些反复,我们正在全力救治,但您也要有思想准备。"

李阿姨的眼泪刷地流了下来,她强忍着哽咽,走到张伯伯床边,紧紧握住他的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在这里,老人家。"李阿姨连忙凑了上去。

话音刚落,张伯伯的眼睛便渐渐阖上了。李阿姨痛哭失声,紧紧抱住了老人的身体。

张伯伯的病情在之后的几天里一直没有好转,医生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最终,在一个安详的清晨,老人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当李阿姨得知噩耗时,她整个人几乎崩溃了。她跪在病床前,痛苦地哭泣着,仿佛失去了整个世界。医护人员试图安慰她,但她的悲伤如同汹涌的海啸,无法被任何语言所平复。

张伯伯的儿女也赶来了医院。他们看到李阿姨这副模样,脸上露出了一丝愧疚。张先生上前,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说:"阿姨,父亲走了,您就不要太悲伤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句话让张先生和他妹妹都陷入了沉默。是啊,这个陌生的阿姨,最终却成为了老人最亲密的知己。

办理后事的过程让所有人都心力交瘁。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律师找到了张家人,宣读了张伯伯生前留下的遗嘱。

听到这番话,全场鸦雀无声。张先生和他妹妹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父亲怎么会这样做?阿姨她不过是个佣人而已啊!"张先生终于爆发出质疑的声音。

"你们都看到了,阿姨对我这把老骨头好得就像家人一样。"遗嘱上写着张伯伯的一番话,"我把她当成了家人,所以我的这个决定,希望你们能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阿姨低着头,泪水涔涔而下。她没有说话,只是用颤抖的手紧紧地捂着嘴巴。

按照张伯伯的遗嘱,李阿姨最终获得了他所有的房产和大部分存款。尽管儿女们起初有些不理解,但在律师的劝解下,他们还是尊重了老人的最后意愿。

搬进这所属于自己的房子时,李阿姨的心情无比复杂。她环顾着熟悉的摆设和家具,仿佛老人的气息仍然留存在这里。她紧紧拥抱着张伯伯生前最喜欢的那张藤椅,痛哭失声。

就在这时,她听到了院子里传来"喵呜"的猫叫声。她擦了擦眼泪,走出去一看,竟然是那只曾经在院子里逗留的小猫,正在门口张望着。

"你怎么又来了?"李阿姨蹲下身子,轻轻抚摸着小猫的头。

小猫发出轻快的"喵呜"声,仿佛在向她招手示意。李阿姨会心一笑,眼泪再次夺眶而出,但这一次,她的嘴角却带着温暖的微笑。

是啊,生活还要继续。她要为了老人,为了这个家,继续努力地活下去。

从那以后,李阿姨将这所老房子打理得越发整洁有序。她将张伯伯生前最喜欢的那些家具和陈设,一一保留了下来,仿佛这样就能延续老人的气息。

她还在院子里种下了许多盆栽,精心侍弄着。每当有空闲时,她就会坐在院子里,望着那些花草,心中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和感恩。

渐渐地,李阿姨和张家的儿女也重新建立了联系。他们常会来这里小住,一家人其乐融融。看着母亲般的李阿姨笑容满面,他们的内心也释然了。是啊,这就是父亲当年的选择,他将这个外人当成了家人,而如今,她也真正成为了这个家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