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一头连着发展,一头关系民生。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是扩内需稳增长、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的重要支撑。

3月19日召开的全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2024年度动员大会提出,聚焦“强支撑”,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道路、水利等市政基础设施,增强城市综合保障能力。

时隔两个月,5月18日上午,市委书记曾赞荣调研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他强调,要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科学规划、有序推进、稳扎稳打,加快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持续优化城市路网体系,更好支撑城市发展、方便群众出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种种实践证明,青岛正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筑牢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强支撑”。

城市更新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启动以来,青岛实施了一批事关未来长远发展和当下现实所需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设施覆盖范围和联通水平大幅跃升。本月,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发布《关于2023年度交通运输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督查激励拟推荐名单的公示》,青岛位列全省交通投资成效明显、投资完成好城市第一档。这是青岛连续两年位列该领域督查激励“最优档”。

01

快速路网:扩容提速

作为城市的骨架和血脉,道路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支撑。青岛是中国第一个有汽车的城市,建设了中国第一条公路。但在过去很多年,青岛的快速路没有成网成环,早高峰时段南北向和东西向较为拥堵。2021年,青岛东岸城区快速路网建成率仅为58.3%,与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经过攻坚,重庆高架路、辽阳快速路、杭鞍高架路二期、跨海大桥高架路二期等一条条高架路建成,青岛东岸城区的快速路网建成率提升到73.6%。

其中,17.7公里长的重庆高架路是青岛主城发展的中轴线,沿线服务人口多、半径大,辐射范围广。主线及九对平行匝道、仙山路立交于去年年底提前实现通车,高峰时段全程通行时间由过去的50分钟大幅缩减至20分钟,同时串联起东岸城区4条快速路和17条主干路,极大提升了青岛主城区通行能力和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山路快速路工程黑龙江中路地道工程土建施工进入攻坚阶段。

沿着重庆高架路再往东,一条东西向交通“大动脉”正在加速“生长”——唐山路快速路工程(即青银高速增设唐山路互通及连接线工程)于2023年4月开建。这条快速路西起重庆路,东至天水路,全长3公里,其中隧道长约1.5公里。沿线设置青银高速1处立交节点和老虎山隧道东侧、西侧2对接地匝道,并增设青银高速出入口收费站等设施。

目前,老虎山隧道已掘进885米,黑龙江路地道正在开展主体结构施工,计划8月底通车。2025年底项目具备通车条件后,将进一步完善东岸城区路网,有效缓解金水路、九水东路等东西通道的交通压力,同时有助于加强重庆中路、黑龙江中路等南北通道的互联互通,为市民出行带来便利。

02

对外通道:畅通拓宽

对外交通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青岛突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公路、铁路、港口和枢纽“四向发力”,着力构建对外大通道、畅通大循环。

在去年推进31个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基础上,今年,青岛将打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攻坚收官战,围绕港口能力提升、机场运输保障、环胶州湾畅通、北岸城区承载力提高、上合示范区和青岛自贸片区配套完善、青岛都市圈交通一体化等方面推进35个攻坚项目。年内将推动胶即快速通道工程(胶州段)、潍烟高铁、瓦韩路西延工程、胶东国际机场物流仓储工程等8个攻坚项目完工,力争莱青高速等前期项目尽早具备开工条件。

时下,这些项目的进度条不断“刷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设中的胶即快速通道胶州段。胶即快速通道项目东起滨海公路,途经即墨、城阳、胶州三个区市,西至胶东机场南互通立交,全长48.45公里。按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兼城市道路标准建设。其中,胶州段主线桥梁今年将具备通车条件。

该项目2025年年底全线完工后,将进一步完善城市骨架路网,提升胶州湾北岸城区交通承载力,填补中心城区北部区域东西向高等级道路的空白,成为胶东机场集疏运体系中一条重要的全天候保障道路。

在5月12日召开的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招商推介会上,莱州至青岛高速公路青岛段向全国招募“合伙人”。此前,莱州至青岛高速公路青岛段项目用地预审手续获得自然资源部批复,影响项目前期最为关键的专项手续取得实质性进展,为项目前期各项手续办理提供了坚实的要素保障。莱青高速青岛段全长83.3公里,由北向南跨越平度、莱西、即墨三个区(市),加强青岛与烟台莱州之间的快速联系,形成“莱州湾”到“胶州湾”的快速通道。

03

打通微循环:解堵保畅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既要发挥投资牵引作用,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建设,又要注重群众微观感受,以绣花功夫实施一批“小而美”“小而精”“小而优”的民生项目,不断畅通微循环、联通断档点,提高群众出行获得感。

立交工程、公交场站就是这样的民生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东路-鞍山路东北象限连接匝道进入通车倒计时。

山东路—鞍山路立交工程向着5月下旬匝道桥通车的目标全力冲刺。新建匝道连接山东路与杭鞍高架路两条骨干道路,建成后将实现南向西交通快速转换,改善区域交通拥堵。该项目于2023年9月开工,内容包括南向西环形匝道180米,同步实施地下一层停车场,地面设30个公交泊位、地下一层设99个小汽车泊位。

公交场站作为公共交通重要基础设施,承担着公交线网优化、公交车辆停放维保、公交乘客换乘等民生保障任务。2022年以来,青岛着力推进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了甘泉路、唐山路、瑞昌路等公交场站项目。这些场站投用后,将极大缓解热点区域公交车辆夜宿城区道路问题,为公交线网优化提供基础保障。其中,瑞昌路公交停车场工程规划新建4层公交停车楼及路队服务用房、维修车间、公交智能调度中心,设置300个公交停车位和452个小汽车停车位,计划2024年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2025年下半年竣工。

内畅外联、互联互通,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交通体系让宜居宜业的美丽青岛近悦远来,引领城市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