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16日,几乎可以被称为万众瞩目的《庆余年2》终于上线了。

过去五年,这部剧一直活在各类短视频、表情包甚至微博热搜中,只不过神龙见首不见尾,硬生生把一部本该第一季预热的电视剧刷成了经典下饭神剧。

来到今年,无论是提前半年的预热,还是演员更换的风波,都让第二季处在一种未播先红的状态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所谓希望越大,失望可能就越多,《庆余年2》在风口浪尖上,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担忧自然也不少。

假如我们把镜头拉到宏观角度,其实对《庆余年》这个大IP的讨论,并不能仅限于剧作本身。

“大IP时代”走到今天,到底还能吃多久老本,又面临哪些不可避免的问题,这才是需要《庆余年2》在2024年给出的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间流转,还是得从《庆余年1》上映的2019年之前说起。

网络文学的IP影视化改编其实由来已久,但题材上始终很难绕开女频文和言情剧的题材,从明晓溪的《会有天使替我爱你》再到流潋紫家喻户晓的《甄嬛传》一直没有脱离这个范畴。

到了2015年,世界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这一年,猫腻的《择天记》在创世中文网更新中卖出天价版权;

暑假,《盗墓笔记》的影视版在爱奇艺上首发,尽管顶着“五毛钱特效”的骂名,但也成功开起来影视剧会员付费的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资方开始明白一个道理,只要IP自带流量,一个影视项目从一开始就已经稳赚不赔了。

此时的网络文学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路子,太多久经考验的大好IP就像躺在沙漠里的钻石等待人们随手拿起。

《庆余年》这本2007年发布的小说只是其中之一。

年底,《琅琊榜》横空出世,这部没有明显“女主”的戏带着浓厚的晋江风格,却也让人们看到,只要剧本改得好,nothing is impossible。

影视界开始意识到,非女频网文的改编也会在网络和移动时代缔造无限的可能。

虽然之后几年,扛起网文IP大旗的依然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样的女频文,甚至是《陈情令》(《魔道祖师》)这样的耽美文,但毫无疑问,从2015到2020年,是其他类型网文改编的积蓄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期间,既有《大江大河》(《大江东去》)这样叫好又叫座,甚至很多人忽略了其网文属性的作品(实际上《大江东去》是第一本入选国家“五个一”工程的网络文学作品);

也有《极品家丁》和《诛仙》这样原创经典却拍出来没有任何反响的劣质改编;

甚至还闹出来由于特效把《斗破苍穹》这种顶尖IP拍成“斗气化马”这样的笑话。

烈火烹油之下,IP改编的路径也在清晰,原创作品和如何拍出来的问题日益尖锐起来。

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庆余年》应运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国演义》说“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原著党和剧党其实也有点这个意思。

所有的分裂都不是没有理由的。

假如我们把《庆余年》的原文读完,其实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割裂感。

在书中范闲自认的“小聪明”或者“小手段”,有着太多腹黑成份在其中。

先是北齐算计海棠朵朵(其实刚开始并没有电视里那种朋友感情);然后对司理理下药其实也没有什么怜香惜玉之情,搁到今天一顶“物化女性”的大帽子是跑不掉的;再就是对言冰云和滕子京,也是很单纯的利用关系,甚至有些不择手段。

甚至对于大宝,到底是善良还是做戏,都很难说得清楚。

“小范大人”只是一个称呼,其实在书里,“打黑拳的范闲”才是主人公的常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范闲(张若昀饰演)

而以上种种,都无法在影视剧中呈现。

这里其实藏着一个网络文学改编困难的大问题。

首先是人设问题,由于众所周知的审核红线,当前电视剧虽然理论上各有各的精彩,但最后的结局和主人公人设上却有着极强的趋同性。

换句话说,主角就得是个好人,结局就得是邪不压正,否则就会教坏小朋友,这也是为什么《狂飙》引发现象级的收视率和关注度的原因。

因为“高启强”这个人物实在是不走寻常路。

可即使是这样,“强哥”的戏份也没法停留在坐在奔驰车里,以看着安欣当交警的样子结尾,最后还不得是“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

而所有人都知道,越是久远的网文IP,其实越不那么“伟光正”,三观不正是常态,亦正亦邪最后潇潇洒洒的也不在少数。

“伟光正”只能带来榜样,而启迪人们思考的文学形象,往往带有复杂和争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启强(张颂文饰演)

相较当年很多的网文,“打黑拳的范闲”已经是白莲花级别的主人公了。

强如央妈力推的《大江大河》,其实主人公宋运辉也有着威逼程家和裁撤工人下岗的操作,只不过这些没有拍出来罢了。

其次,网络文学尤其是男频文,破百万字都属于常事,放到影视剧里几十集肯定拍不完,这就需要分很多季。

而很多男频文,通常是有一个“换场景”甚至“改人设”的写法,即写完一个完整的故事以后,会进入到下一个陌生场景中,去面对新的故事和新的人物,有时候很多读者甚至会有错觉,是不是作者开了一本新书而忘记更换主人公的名字了。

这种写法放到电视剧里,感官上会相当炸裂,而且男频小说在不同大场景中,很多时候会塑造一些非常零散的小人物并穿插大量打斗画面,诸如《斗罗大陆》这样的“学院流”写法四分之一的内容在写战斗比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要是真按照这个路数拍,很容易出现类似于《西游记后传》那样的鬼畜战斗场景,外加“斗气化马”的特技效果。

于是乎,编剧的作用就显得越发重要,而《庆余年2》打出的噱头之一,就是编剧用了三年改剧本。

这在正常的影视剧宣传中,是一件相对罕见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绝大多数小说改为剧本,实际上都是情节的改编和浓缩,许多台词“一刀不剪”也是圈里的常态。

而长篇网文小说的难度,则在于要更改人设,并让本来可能就不那么合理的情节重新架构起来,使之符合“伟光正”的形象。

说得更直白一点,其实除了人物和基本设定之外,编剧写作剧本的难度甚至不亚于重新写一本小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萧炎(吴磊饰演)

对于网络文学小说来说,开篇的部分,也就是第一个大场景,往往都是好写且相对简单的,就如《斗破苍穹》的萧炎之于乌坦城,《赘婿》里的宁毅之于江宁和杭州一样。

人物的刻画最为精细,情节的起伏也相对完整,网文作者在写作这一部分时也最为用心,很容易催生一部好的剧本进行演绎。

《庆余年1》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因于上述理由,至于合适的演员,精心的制作甚至编剧在其中的努力,都可以看作是“1”之后添加的无数个“0”。

现在,压力给到了编剧手里,范闲在北齐回来之后,小说的情节从下江南再到大东山之战,各种跌宕起伏陡然加快,感情戏的地方减少,男频读者不介意,不见得给腾讯视频冲会员的观众不想看。

因此小说里一笔带过的内容到电视剧中会不会显得没头没尾,“小范大人”在原著中逐渐黑化的人设怎么洗白,都是一种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庆余年2》首播创腾讯视频热度值历史最高纪录

无论怎么说,《庆余年2》的这把火,已经架在了这里,提前半年的预热 ,一天两三条的热搜,央妈八套给出的黄金档,都注定这部剧不可能当成是第一季的“意外之喜”来看。

假如《庆余年2》用这样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拿着这样顶尖的原著,请来了这样堪称豪华的阵容,都不能做到让观众满意......

那么,我们不妨武断地讲,短时间内,中国的男频网文改编剧很难连续几季都能获得成功,甚至大概率一季不如一季。

《庆余年2》能成功吗?

诸位,且听龙吟。

本文作者:翟晨旭

排版丨编辑:立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物篇

░ 观点

░ 杂志

《读者》丨 丨

░ 征稿

其他征稿合集

转载、商务、作者招募合作丨请后台联系,凡本平台显示“原创”标识的文章均可联系编辑转载,未经授权转载视为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