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子以费介,范思辙和滕梓荆母女的命,威胁范闲,希望范闲不追究他和长公主走私的事。

可范闲一身反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直接来个假死逃生。

范闲想要回到京城,救出滕梓荆母女,然后想办法死而复生,同时暗中查探长公主和二皇子走私的证据。

不料,二皇子这人根本就不相信他死了,知道范闲假死的第一件事,就是回京城救人,于是他在回京的各条路上都放了人马,甚至在王启年的家门口,日夜监视,就是为了抓住范闲,以欺君之罪威胁,让范闲为他所用。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范闲和王启年逃过了二皇子的眼线,顺利回到京城,等到二皇子反应过来时,一切都成了定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范闲知道以他欺君的罪名,想要活下去,就必须见到庆帝,说明自己假死的实情,状告二皇子和大公主勾结的事实,让庆帝明白他的不得已。

可说是一回事,找到证据是另一回事。

他一个藏在暗处,既没有实力,又没有人脉的光杆司令,根本没办法去查探走私的事,于是他找上了太子,跟太子合作,希望太子探明史家镇的真相。

范闲根本不知道,太子早就等着他上钩,比起二皇子,太子更需要他这个助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子和二皇子斗法,史家镇被灭

范闲把知道的,听到的,和猜到的全部告诉太子,希望太子赶紧派人去史家镇,只要抓到里面的人,就可以顺藤摸瓜,摸到二皇子和长公主的头上,把走私的罪名钉在二皇子的头上。

二皇子反应很快。

得知范闲假死,就知道走私这件事肯定会暴露,只要他不承认,只要不留下任何证据,范闲也好,庆帝也罢,都别想用此惩罚他,于是他第一时间通知人全部撤离,抹除所有证据,杀死所有知情者。

等到太子去的时候,一切都晚了,别说找个人,连一丝蛛丝马迹都找不到。

太子告诉范闲,他去的时候,史家镇被烧了,一个人都不剩,当地的官差以无意走火结案,但范闲知道,这一定是二皇子干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竟二皇子心狠手辣,又疯又魔,是个不择手段,不顾人命的疯子。

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时候不要太嚣张,不要把自己的名声给毁了,要不然容易背锅。

但真实情况却是,太子去晚了,二皇子的人早跑了,他不甘心,一把火烧了史家镇,嫁祸给了二皇子。

为什么要嫁祸二皇子呢?

一则,二皇子想要拉拢范闲,从北齐逼迫,到抱月楼妥协,都说明了二皇子对范闲势在必得,虽说范闲拒绝了二皇子,但范闲这个人,从来不按套路出牌,也没尊卑之分,做事全凭心意,万一他哪一天被二皇子说动了,又回头了呢?

太子不敢赌。

唯有让范闲对二皇子彻底绝望,才能确保范闲再不回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来,范闲是个好人。

当皇后问,太子为什么要烧了史家镇时,太子说范闲是个好人。

谁不喜欢好人呢?

好人不会在背后捅刀子,好人不会出尔反尔,好人会给人安全感,好人是所有人都喜欢的人,太子也不例外。

二皇子拿范闲亲近的人威胁,却不敢杀他们,因为不敢真的逼急了范闲,怕把好人逼成了坏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启年在检察院摸鱼这么多年,只服从陈萍萍,其他人在他眼里一视同仁,直到遇上了范闲,哪怕掉脑袋,也要跟随,因为范闲是好人。

言冰云全心全意为庆国,是庆国卫士,当得知范闲受人威胁时,也愿意赌上全家性命陪他演戏,只为了保全他的命,因为范闲是好人。

就是因为他是好人,太子才要烧了史家镇,嫁祸给二皇子。

这样才显出二皇子的恶,体现太子的仁慈。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比起二皇子,太子才是范闲最终的归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也是史家镇必须灭亡的原因,只有把二皇子的恶无限放大,才能让范闲紧紧跟随太子。

可太子不知道,范闲很聪明,现在他没有人,没有资源,可以随意欺骗他,蒙蔽他,但等到他掌控了检察院,建立了自己的人脉关系,有了自己的势力,到时候他就可以自己查,那太子的真面目就要被揭穿了。

那个时候,范闲还会支持太子吗?

太子终究是目光短浅了些,他这么做,不仅没有招揽到范闲,还让范闲更加远离他,厌恶他,甚至敌对他。

太子走了二皇子的老路,把自己的路给走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范闲再告二皇子和长公主走私,庆帝视而不见。

范闲偷偷回京的时候,向庆帝状告二皇子和长公主走私,庆帝说了一个字“滚”,然后再无动静。

范闲想着等我找到了证据,再来,可最后太子告诉他,史家镇没了,证据没了,范闲不甘心,他想为那些失去生命的人讨回公道,于是再次当众告状。

第一次,庆帝还想隐瞒,一个滚说明他不想计较。

第二次,当众告状,庆帝直接丢了提司腰牌,对范闲的控告视而不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范闲拼着一死,继续跪求庆帝详查,可庆帝这一次直接跑了,还给二皇子找了一个强大的靠山做后盾。

庆帝为二皇子赐婚叶灵儿,叶家可是有一个宗师,真要让他们联姻,那到时候谁还敢欺负二皇子?一个宗师动动手指,就能把人灭了。

庆帝这是明目张胆地维护二皇子。

但,庆帝真的是在维护二皇子吗?不,他是在保护范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庆帝榨取二皇子最后的价值,让他为太子磨刀,同时保护范闲。

二皇子废了。

自从他勾结长公主,跟北齐走私,私自养兵开始,二皇子在庆帝眼里就是个弃子。

可庆帝还不想放弃他,想要榨取他最后的价值,毕竟大皇子才回来,范闲又表面被太子说服,一旦二皇子死了,那太子在庆国就是一家独大,这不是庆帝想要看到的局面,他必须要让所有人斗起来,才能相互制衡。

给二皇子赐婚,也是为了让二皇子有实力造对抗太子。

太子有范闲,二皇子有叶家,势均力敌。

二皇子有兵权,有财力,如今又给他一个大宗师,那他就会更加强大,如今的他还不敢推翻庆帝,只会针对太子。

太子忙着对付二皇子,也就没有时间对付范闲,而范闲和大皇子就有时间培养自己的势力,壮大自己的影响力,等到这两个人都有了实力,那二皇子也可以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点,如果二皇子死了,那么范闲也活不远了。

太子喜欢好人,但他自己并不是好人,范闲能力强,有文人做后盾,加上陈萍萍的辅助,背后又有范建,只要范闲愿意,在朝中可以说是无人能及,连太子也得靠后。

范闲的身份还没有曝光,一旦太子要启用范闲,那就会查明他的身份,一旦知道他是庆帝的儿子,那太子不会留他,可二皇子活着,太子的眼睛就会放在二皇子身上,不会过多关注范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旦二皇子死了,而范闲也不会再帮着太子,他本就是个随遇而安的人,一直想要带着婉儿回儋州,如今一切事了,他就可以回去享受自己的生活了,可太子会放着他这样的人不用?一旦范闲反抗,以太子的为人一定会杀了他。

更重要的是,太子杀了史家镇的人,这件事早晚会曝光,太子不会给自己留下后患一定会在范闲查明之前,杀了范闲。

所以说,庆帝不杀二皇子,是真的在保护范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