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绛曾说过: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余生,学会给自己的心松绑,活出人生最高级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陶渊明参加工作晚,29岁才出仕为江州祭酒。

虽然年纪有些大,但他仍坚信自己退可“独善其身”,当一名快乐的隐士;进可“兼济天下”,当个 “济黎民于倒悬”的好官。

可工作一段时间后,他发现:

自己既没有忠言直谏的机会,也没有让上司刮目相看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也不怎么擅长。

可能是没有遇到“明主”吧,郁闷的陶渊明决定暂时隐退。

六年后他再次出仕,结果和上次一样:领导算不上“明主”,自己也算不上“能吏”。

越干越憋屈,只得再次回家。

他就这样游走于出仕与归隐之间。

直到41岁任彭泽县县令时,留下“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的名言。

然后彻底告别官场,朝田园的方向欣然而去。

“我的性格不适合官场,不妨去追求田园。”

认清了自己的陶渊明,不再以事业为念。

而是放过了自己,欢喜地开始下一段人生。

在大多数文化中,放弃都是可耻的行为,陶渊明却告诉我们:

当你被无意义的人和事折磨时,放弃,才是积极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心理理疗师洛莉·戈特利布,曾讲述自己与松弛感战斗的经历。

结婚前夕,相恋8年的男朋友,突然提出分手。

洛莉犹如遭受晴天霹雳般,意志消沉,闭门不出。

在情绪的枷锁下,她患上抑郁症,整日抱怨自己命运多舛。

可成年人的生活就是,不论前一晚经历了怎样的血腥暴雨,第二天还得继续。

于是,她强迫自己重新开始。

用工作麻痹自己、约朋友聚会聊天、和家人共进晚餐。

一番治愈下,她终于忘掉了痛苦,也收获了未来。

通过考证,成了美国作家、优秀的心理学家。

她为《大西洋月刊》撰写的文章深受读者欢迎,她的TED演讲也成了2019年播放率最高的十大演讲之一。

渐渐的,她的情绪越来越平稳,人生越来越松弛。

那些活得成功的人,内心价值感高的人,未必幸运。

他们只是会在出其不意的变化下打破情绪枷锁,迎来新生,活出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有松弛感的人是不会把欲望写在脸上的。

降低你的消费欲望,降低你的情感欲望,去让自己发光发热你的欲望不要大大的超过自己的实力,则会活得特别的拧巴,就会不开心。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国教里面有句话叫心无挂碍,无有恐怖。

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向外求不如向内求,修心反而能够让你安身立命。

人生处处是风景,不要每画一条任何你没走过的路,也许此时才是最适合你自己的呢。

别想太满,别要太多,回到婴儿般的纯和初心,慢慢的你就松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语有云:

“见得繁花不惊,修得心淡如水。”

若能松弛有度,自洽自知,方能体会淡定从容之美。

点个「在看」,与君共勉。

和千万妈妈互动分享,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