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个判断:乌克兰已经彻底没希望了。对于这个国家来说,最好的结局,是被北约和俄罗斯瓜分,划第聂伯河而治;坏的结局,就是直接被从地图上抹去。

最近,欧洲在乌克兰问题上跳得很高。瑞士想要主办新一届的和平峰会,就连一直把“仇俄”当标签贴在自己身上的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都放话说,只要俄罗斯停火,那么第二天就能启动俄乌谈判。

乍一看,好像俄乌走上谈判桌的希望,又多了几分。但是,对于乌克兰来说,这些希望,都是错觉。这样说的原因,是因为现在闹得很欢的欧洲国家,本质和乌克兰一样,都是“菜单”国家,而真正能够左右乌克兰局势的两个“食客”,俄罗斯和美国,最近都在加速把乌克兰往火坑里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罗斯最近做了一个动作,就是在原有的南线和东线战场之外,额外朝哈尔科夫和苏梅增兵,同时开辟两处新战场。从这个动作就能看出来,今年5月,俄罗斯发动夏季攻势只有一个关键词,那就是一个字“耗”。俄军在苏梅和哈尔科夫同时部署兵力,首要目标其实并不是真的想要硬吃下这两个地方,而是希望能够借助火力优势,尽可能地消耗乌军的有生力量。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根据乌克兰最高军事指挥部的统计,这次俄军进攻哈尔科夫的兵力,大概在五个营左右。而哈尔科夫,号称乌克兰第二大城市,泽连斯基过去也不止一次吹嘘过,说这里的守备工事“固若金汤”。如果俄军最开始真的是把攻城当做目标,那么只投入五个营,未免有点儿太“飘”了。

然而,乌军的前线士气和战备情况,明显比大多数人预期的都要更差,俄军真动起手之后,发现哈尔科夫的防线崩塌的速度远超预期,这才出现如今这种本来想打消耗战,结果眼看着要打成夺城战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美国智库界地位显赫的ISW,也就是战争研究所目前给出的说法是,即使乌克兰兵败如山倒,俄军的行动也依然很谨慎,没有一鼓作气地去追击败退的乌军,更没有直接冲进哈尔科夫北部,而是优先选择巩固战果,建立缓冲区。这也就从侧面证明,俄军这次还真不是把占地盘放在第一位,而是要和乌克兰继续打消耗战。

俄军今年夏季反攻的目标,很可能不是尽可能地拔除乌军的据点,而是尽可能开辟多条新战线,杀伤乌军士兵。俄罗斯看得很清楚,如果北约愿意勒紧裤腰带,再继续援乌援上个1~2年,那还是能做到的。但乌克兰的人死光了,俄罗斯自然就能打赢了。

巧的是,美国现在和俄罗斯是一个思路。不过,俄罗斯想的是怎么用最小的牺牲,争取最稳妥的胜利。而美国的拜登政府,要乌克兰人用天灵盖硬接俄罗斯炮火的原因,更现实也更残酷,那就是要让泽连斯基无论如何拖过11月拜登的大选,不能在这个时间点之前认输。

俄罗斯发动夏季攻势之后,布林肯紧急前往基辅,就是为了敦促泽连斯基“血战到底”去的。当然,美国媒体把这件事包装得很体面,说布林肯访乌是为了给泽连斯基“信心”。但再怎么说好听的话,也掩盖不了美国这么着急催促泽连斯基,把更多乌克兰老百姓拉上前线填战壕这个残酷的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罗斯要和乌克兰拼消耗,美国要乌克兰消耗自己,给拜登连任当垫脚石。可以说,虽然各自目标不同,但在“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这件事上,美俄两国达成了一种诡异的默契。这种默契一旦形成,那么乌克兰,就注定要在战场上,被放干最后一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