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需要呼吸新鲜空气、倾听自然的声音、感受气温的冷暖……好的环境让人心旷神怡,但不健康的环境损伤身心健康。近日,《循环研究》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环境相关危害已被认为是造成全球心血管病负担的主要因素,应注意降低不健康环境的危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空气污染伤心

使用空气净化器、戴口罩、吃健康饮食可预防

包括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非传统危险因素对缺血性心脏病的影响也很大。此前,《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这些非传统危险因素可统称为“暴露组学”,包括环境污染、社会压力、感染性疾病三大因素,其中环境污染又包括空气污染、气候变化和非最佳气温、土壤污染和水污染、光污染、噪声污染。

《循环研究》发表的文章指出,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暴露于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均会增加心血管病死亡风险,以及心梗、脑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风险。其中对心血管有害最为严重的两种污染物是地面臭氧和空气颗粒物。空气颗粒物愈小,对心血管危害似乎愈大。有证据表明,PM2.5和超细颗粒(直径小于0.1微米的颗粒物)可通过肺泡进入体循环。

如何应对?文章建议:一是使用空气质量指数警告系统,以帮助明确污染状况,做好提前预防。二是佩戴N95口罩,可以降低野火烟雾引起的呼吸道住院率。三是使用空气净化器,其已被证明可以降低室内颗粒物以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一氧化碳等其他空气污染物的浓度。使用空调似乎也可以减轻PM10和PM2.5暴露。四是改善生活方式,地中海饮食与PM2.5等所致心血管病风险降低有关。多吃蔬菜、全谷物有助于降低PM2.5相关心血管病风险,而单不饱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橄榄油、牛油果)降低了二氧化氮相关心血管病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噪声影响睡眠,损伤心血管

关窗、使用降噪窗帘、关闭电器可降低危害

噪声包括交通噪声、工业噪声、住宅噪声(如家用电器、狗叫、嘈杂的音乐或电视声音等)。此前,一项发表在《加拿大心脏病学杂志》上的研究评估了心血管疾病和交通噪声之间的关联。研究发现,道路、航空和铁路噪声与缺血性心脏病之间存在着重大的相关性。

《循环研究》发表的文章指出,噪声污染尤其是夜间交通噪声,可通过干扰睡眠、升高应激激素水平和氧化应激增加心血管病发病与死亡风险。

预防噪声污染,可以在晚上入睡前关闭窗户,使用降噪窗帘,另外如有可能可选择不面向交通道路的房间入睡;另外,可选择低噪声电器,或不使用时关闭电器。对于职业性噪声,耳塞有一定减少噪声暴露的作用。文章指出,目前尚无充足证据支持建议睡觉时使用耳塞或眼罩避免噪声的干扰。

03

寒冷、酷热天气心脏受不了

使用空调、佩戴冷却包等可避免损害

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500多万例过早死亡可归因于气温变化。每有1人死于过热,就有近10人死于过冷。心衰患者最易受到高温或低温天气的影响。

《环境与健康》期刊曾发表一篇研究,研究发现,气温每升高1℃,心脑血管疾病急诊人次增加17.3%。高温天气除了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有影响外,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也有影响,夏季最高气温持续≥36℃称为高温期,研究同时发现,高温期心脑血管疾病的总平均死亡数、女性和男性平均日死亡数均显著高于非高温期。

《循环研究》发表的文章指出,避免过冷过热,可选择使用空调。对于在极端炎热天气中使用便携式电风扇降温有争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当环境温度超过35℃时,建议关掉电风扇。在气温高于37.2℃时使用电风扇可能会通过循环热空气加速热衰竭。此外,将皮肤浸湿或将腿放入凉水中、佩戴冷却包、衣服适宜弄湿等,均有助于减轻极端高温引起的心血管紊乱。

此外,寒潮来袭期间,也会加剧心血管疾病风险。之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研究人员发表的研究显示,气温较低以及短时间内气温急剧下降,均与急性主动脉夹层发病风险增加有关。一项日本的研究也显示,处于环境温度为22℃者较处于12℃环境温度者,平均收缩压要低5.8毫米汞柱。

04

化学物质伤害心脏

远离铅、镉、砷、汞及农药等

据世界卫生组织称,接触危险化学品导致200万人过早死亡,其中半数死亡归因于铅暴露引起的心血管病。除了铅,有害化学物质还包括其他对心血管有害的金属、有机溶剂、农药、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质等。

《循环研究》发表的文章指出,多氟烷基物质存在较为广泛,如不粘炊具、油漆、塑料包装和消防泡沫等。多氟烷基物质暴露与血脂水平升高和胰岛素抵抗相关,此外还与甲状腺和肝脏疾病、自身免疫、生殖以及乳腺癌、睾丸癌和肾癌等有关。

健康饮食有助减轻多氟烷基物质危害。相关研究显示,多吃蔬菜、水果、奶制品、油性鱼以及DASH饮食指数高的食物,有助于降低血多氟烷基物质水平。多氟烷基物质入血后,消除半衰期很长,采血或献血或会加速体内清除。

铅、镉、砷和汞均具有血管毒性,长期接触这些血管毒性金属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且会增加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外周动脉疾病、脑卒中和高血压的风险。铅、镉尤其有害。铅和镉的主要来源包括土壤、食物、水、空气污染和香烟烟雾。

有研究显示,有机谷物与传统种植的谷物相比,镉含量显著降低。此外,使用滤水器有助于降低血管毒性金属含量。

农药也是常见的化学物质。长期和短期接触农药与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关。

转载请注明来源保健时报微信公众号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记者 || 燕声

编辑 || 颜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