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肥前五岛氏家纹(丸に花菱)

起源

五岛氏的前身为宇久氏。宇久氏流传有桓武平氏后裔的《平姓五岛系谱》和清和源氏武田氏流的《源姓五岛家谱》两种系谱。

按照桓武平氏说,宇久氏的始祖是平忠盛的儿子平家盛,平家盛是平清盛的弟弟,久安六年(1150年)离开京都行踪不明。平家在坛之浦之战灭亡后的文治三年(1187年),平家盛搬到了宇久岛,改称宇久家盛。但在《平治物语》等史籍记载中,平家盛在久安五年(1149年)就去世了。

按照清和源氏武田氏流说,宇久氏的始祖是武田氏始祖武田信义的孙子武田信弘。文治三年(1187年),武田信弘在平户黑发山麓建立了住所,之后到宇久岛建造了城堡,改称宇久家盛。

早期历史

虽然宇久家盛出身不明,但被认为是宇久氏的祖先。宇久家盛之后由女儿宇久扇继承,以源盛为婿养子。之后依次为宇久太、宇久进、宇久竞。宇久竞在元朝入侵时期出阵并取得了大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肥前五岛氏谱系图

宇久氏以宇久岛为基础发展。镰仓时代的正和年间,宇久披被任命为镇西探题的使节,因此宇久氏得到了镰仓幕府御家人的地位。南北朝时代,宇久氏属于北朝方,参与在九州探题今川了俊推动下、松浦党各族的合作协议。之后,围绕渔业权等问题,五岛各领主签订合作协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岛列岛地图

宇久氏早期以矢本馆为据点,到第八代宇久觉时,于弘和三年(1381年)把居城搬到了福江岛的岐宿。

宇久觉没有儿子,因此在《青方文书》中留下了把阿野对马守的儿子松熊丸作为养子,签订“父子起请文”的记载。移居歧宿的宇久觉在嘉祯二年(1388年)去世,养子松熊丸继承家业,改名宇久胜,但宇久氏内部有人反对。直到应永二十年(1413年),通过参加松浦党各族的合作协议,宇久胜的地位得到确认。宇久胜把居城从从岐宿迁到了深江辰之口城。

文安五年(1448年),宇久胜的孙子宇久仪开始与朝鲜进行贸易,宇久氏在对朝贸易中积蓄了财力。

战国时代

宇久仪之后依次是宇久定、宇久胜、宇久幡、宇久觉(与第八代同名)。宇久觉之后由宇久围继承。宇久觉的三男青方续作为青方尧正的养子继承青方氏。

永正四年(1507),宇久氏分家玉之浦氏的玉之浦纳发动叛乱,宇久围被杀。宇久围的孩子三郎被乳母抱着逃到了平户,依靠舅公松浦弘定。之后,三郎在松浦弘定的教导下长大,改名宇久盛定。

大永元年(1521年),宇久盛定在松浦兴信的支援下,召集旧臣,诛杀玉之浦纳,恢复了旧领。

大永六年(1526年),宇久盛定新筑了江川城作为居城。在平户松浦兴信的支持下,宇久盛定将福江岛的奈留氏、大浜氏、贞方氏、玉之浦氏等置于统治之下,并使福江岛的田尾氏、中通岛的青方氏、奈摩氏等领主臣服。然后,宇久盛定将这些豪族进行整编,形成了宇久氏的家臣团。

天文九年(1540年),明朝海盗头目王直到达深江,宇久盛定欣然同意进行通商,让他住在福江一角,现存的唐人町“六角井”就是其遗迹。

宇久盛定之后由宇久纯定继承家督。宇久纯定讨伐了叛乱的奈留盛信。永禄五年(1562年),宇久纯定得病,但在葡萄牙传教士的诊治下痊愈了。永禄九年(1566年),宇久纯定邀请葡萄牙传教使阿尔梅达和洛伦索向领民传教,并捐助教会。永禄11年(1568年),宇久纯定与妻子、儿孙一起接受洗礼,成为天主教徒。

元龟二年(1570),宇久纯定隐退,由于嫡男早逝,作为大浜氏养子的二男宇久纯尧继承了家督。但是,宇久纯尧病弱,儿子宇久纯玄年幼,所以宇久纯定直到宇久纯玄成年之前仍然掌握着实权。

天正十五年(1587年),宇久纯玄继承家督之位。同年,丰臣秀吉发动九州征伐,宇久纯玄前往丰后国府内谒见丰臣秀吉。丰臣秀吉认为五岛是外国商船通航的要地,命令宇久纯玄回到五岛,守卫领地。

九州征伐结束后,丰臣秀吉发布了天主教禁令,作为宇久纯玄监护人、掌握宇久家实权的叔祖父宇久盛重开始在领内迫害天主教徒,破坏教会,派佛僧传教。一部分信仰天主教的家臣如叔父大浜玄雅等被迫流亡长崎等地。

征战朝鲜

为了给侵略朝鲜做准备,天正19年(1591年),丰臣秀吉下令在肥前的名护屋筑城。9月,命令在壹岐建造胜本城,由松浦镇信、有马晴信、大村喜前和宇久纯玄负责。宇久纯玄在这一年把姓氏从宇久改为五岛,此后称五岛纯玄。

文禄元年(1592年),第一次侵朝战争开始,五岛纯玄命五岛盛长为城代留守,自己率领七百多名士兵渡海到朝鲜,隶属于小西行长的第一军,作为先锋出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禄庆长之役日本侵朝形势图

4月12日,五岛军作为第一军的先锋奋战,当天攻占了釜山镇城。第二天攻下庆尚道东莱城,17日攻下密阳府,再进击庆尚道、忠清道、京畿道,诸城不战而胜。日军仅19天就攻下了朝鲜的首都汉城。

朝鲜水军的李舜臣攻击了正在釜山西方展开的日本舰队,数千名日本陆军和水军被困。从釜山到汉城的运输线也遭到游击队攻击,内陆地区的日军出现了军粮不足的情况。

7月,明朝辽东副总兵祖承训从朝鲜的义州南下攻打平壤城,但被小西行长等人击退。

文禄2年(1593年)正月,明朝以李如松为总兵,以4.3万士兵包围了平壤的小西行长部。在这场战斗中,第一军的1600人战死,五岛军也战死了太田弹正、江十郎、青方新八等人。小西行长被迫撤退到汉城。

李如松乘势南下逼近了汉城,日本各军聚集将其击败(碧蹄馆之战),此战中五岛纯玄也出阵了。

陷入军粮不足的日军撤离汉城,在釜山集结。随后明日两方开始和谈,但进展很困难。

文禄三年(1594年),五岛纯玄在军中病逝,享年三十三岁,没有儿子。五岛纯玄在遗书中指定以叔父大浜玄雅为家督,重臣平田甚吉、青方善助等人将五岛纯玄的遗书献给了小西行长。当时宇久盛重已经去世,为了保护五岛的天主教徒,同样是天主教徒的小西行长与五岛家臣商量后准备让大浜玄雅继承。但大浜玄雅曾经与五岛纯玄争夺过家督之位,因此坚决拒绝。最后以领养宇久盛重的的孙子既已经去世的宇久盛长的2岁儿子(后来的五岛盛利)为养子为条件说服大浜玄雅继承了家督,改名五岛玄雅。作为虔诚的天主教徒,在丰臣秀吉大肆迫害天主教徒、发生“二十六圣人殉教”事件后,五岛玄雅仍然坚持将天主教传教士留在城内。

庆长元年(1596年),明日和谈失败,9月,丰臣秀吉下令再次出兵。作战目标是先占领全罗道,再进攻忠清道、京畿道,然后建设据点驻守,其他军队回国。五岛玄雅隶属于小西行长军,攻下闲山岛。

日军顺利攻占全罗道,扫荡忠清道,在稷山之战中击败明军,向京畿道进攻,达到作战目标后开始建设城郭。

庆长2年(1597年)12月,正在建设中的蔚山倭城被明朝援将杨镐率领的5万7千大军包围。蔚山城的守将浅野幸长和赶来支援的加藤清正多次击退明军。五岛玄雅与毛利秀元等人率领水军救援,与守城军队夹击,最终击溃了明军,明军阵亡达两万。丰臣秀吉赐予五岛玄雅朱印状,并赏赐小袖一服、道服一服。

庆长3年(1598年)五岛军与小西行长、松浦镇信、有马晴信、大村喜前一起守护着在顺天东南10公里的光阳湾沿岸建造的顺天倭城。8月,五岛玄雅暂时回国,为了继承家业的谢礼去了大坂城朝觐,丰臣秀吉赞赏五岛玄雅的战功,赐予丰臣姓。

8月18日,丰臣秀吉去世,但这件事对在朝鲜日军保密。从10月2日到4日,朝鲜军从水陆攻击了顺天倭城,但被击退(顺天之战)。10月15日,日本国内以五大老的名义向在朝鲜日军发出撤退命令,各军开始从朝鲜撤退。小西军受到明朝水军和朝鲜水军的海上封锁,岛津义弘、宗义智、立花宗茂、高桥统增、寺泽广高组成水军前往救援,与明朝水军在露梁爆发海战,最终包括五岛军在内的小西军成功逃回。

江户时代

庆长五年(1600年),关原之战发生后,五岛玄雅与小西行长等属于西军,但中途五岛玄雅转向了东军,故战后领地得到保全,五岛玄雅成为福江藩初代藩主。

五岛玄雅去世后,养子五岛盛利继承。五岛盛利时期发生了“大滨主水事件”,五岛玄雅的亲生子大浜玄宗的养子大浜正重(大浜主水)向幕府控诉五岛盛利的继承问题和失政,最终大浜正重被五岛盛利处死。于是,五岛盛利的后代作为近世大名存续,直到明治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