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在位时期也算是有着不错的政绩,但是一直都有一个巨大的问题困扰着她,那就是该由谁继承皇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则天想过由李显继位,只是这样武周就会再次恢复为李唐,这让她有点不甘心。可是如果立武氏,那就是侄子继位,但是自古以来就没有立侄子为继承人的道理。

当时的宰相狄仁杰就说了一句话:“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之后,配飨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祭祀姑姑太庙的。”

正是这句话,让武则天决定立李显为皇太子。

李显继位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是在神龙元年,张柬之、李多祚等人发动政变,逼迫武则天传位给太子李显。而叱咤风云几十年的武则天就这样黯然退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显明明已经确定为皇太子,武则天也已经决定还政李唐,为何张柬之等人还要冒着巨大的风险发动神龙政变呢?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

其一,张氏兄弟胡作非为。

李显虽然成为皇太子,但是并没有多少权力,相反,武则天更加信任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在长安元年,李显的嫡长子李重润因为向武则天告发张氏兄弟诽谤朝堂,结果被武则天逼令自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武则天病重,张氏兄弟作为武则天的近臣趁机掌控大权,在朝中胡作非为,滥杀大臣,弄得人人自危。因此,张柬之、敬晖、桓彦范等人暗中谋划,想要铲除二张,拥立太子。这才有了后来的神龙政变。

其二,张柬之等人担心武则天反悔。

要知道武则天对于太子之位一直都在犹豫,虽然在狄仁杰的劝说下立李显为太子,但是只要李显一天没有成为皇帝,那就没法保证恢复李唐江山。

在当时,因为张氏兄弟掌控朝政,武三思就一直讨好张氏兄弟,希望他们吹耳边风,让自己登上太子之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柬之等人作为李唐忠实的拥护者,自然担心武则天改变主意。

其三,为了从龙之功。

李显作为太子看似在武则天百年后可以继承皇位,但是并不保险。张柬之等人会策划政变,同样是为了自己的未来,没有什么功劳可以比得上从龙之功。因此,他们打着“铲除二张,恢复李唐江山”为口号发起政变。

而在事后,李显成功登基,他对发动政变的5人也是进行了论功行赏,其中张柬之被封为汉阳王、敬晖被封为平阳王、桓彦范被封为扶阳王、袁恕己被封为南阳王、崔玄暐被封为博陵王,时称“五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此可见,神龙政变给这5人带来了多大的好处。

在武则天晚年的时候,李显虽然是太子,但是地位并不稳固,张氏兄弟掌控朝政,胡作非为,又与李显有着不小的矛盾,说不定什么时候老年的武则天就听信他们的谗言,废除了李显的太子之位。

张柬之等人一方面为了拨乱反正,另一方面又是为了从龙之功,这才冒着被灭族的风险,发动神龙政变,成功帮助李显登上帝位,恢复李唐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