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俞萍丽 通讯员 杭萱

5月15日下午,杭州银行召开2023年度暨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管理层就市场关注的业绩成长性、资产配置、科技金融、普惠小微、风险管理等话题进行了回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积极优化资产配置 重点发展普惠、科技金融、消费信贷

关于业绩成长性的问题,杭州银行董事长宋剑斌表示,有信心完成“二二五五”规划的战略目标。在目前的市场下,杭州银行已基本适应了低利率环境下的经营,他也期待杭州银行未来的资产配置能以轻资本、交易型业务为主。为此,杭州银行将从三个方面改善资产和投向结构:一是拓展细分市场的客户群,尤其是科技金融业务;二是提高风险能力以拓展下沉客户;三是丰富服务功能,提升非信贷服务的能力。

在谈及2024年如何保持良好的经营业绩时,行长虞利明总结为从“促投放、优配置、降成本、扩收益、控风险”五个方面发力。比如“促投放”方面,该行今年一季度贷款增加637亿元,同比增幅16%;存款增加684亿元,较上年末增幅6.5%,同比增幅11%,实现了“早投放、早收益”。

针对关于政信类信贷高增速可持续性的疑问,宋剑斌强调,杭州银行下一阶段的重点是发展普惠金融、科技金融和消费信贷业务,在政信业务上一直非常审慎,在对此类业务的综合收益挖掘上,将在直接融资、供应链服务以及数字化业务上寻求更大发展空间。

培育细分市场竞争力,科创金融、信用小微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科创金融领域,杭州银行自2009年成立科技支行以来,经过15年的探索发展,商业模式已不断升级迭代,依靠着坚持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坚持“不以风险换发展”的理念、坚持商业模式的各经营区域复制,杭州银行在科创金融领域获取盈利空间。副行长张精科在会上表示,在客群选择上会将客户的科技性、创新能力、成长性放在前列,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满足科创企业的多元化金融需求。

在信用小微领域,杭州银行通过信用小微事业部探索模式创新,副行长陈岚表示,经过多年实践,杭州银行信用小微专营模式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通过行业细分和客群选择、强化客户走访、强化重点领域风险管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规模、效益、风险”不可能三角理论的有益突破。

不以风险换发展,资产质量保持优秀

在回应投资者关于资产质量管理的提问时,潘华富副行长等多位高管均表示,杭州银行长期坚持“不以风险换发展”的理念,通过风险排查、信贷结构调整、员工行为管理,持续巩固资产质量向好态势。在大零售业务和科创金融领域,杭州银行通过实施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和自建风险模型,提升了风险防控能力,保持了较低的不良率。

推进轻资本策略,资本内生能力不断增强

今年一季度,杭州银行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提高0.2%、0.3%。章建夫总监认为,这既有资本新规的影响,更是该行主动调整结构和提高资本内生能力的结果。下一步将通过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推进轻资本策略,深化资本管理,提升资本使用效率,从而实现资本内生和业务发展更好的良性循环。

会上,杭州银行管理层不仅针对现场投资者提问进行了回答,还回复了中小投资者关注的分红和再融资相关问题。关于分红规划,副行长、董秘毛夏红表示,杭州银行一直重视投资者回报,按照利润增长与资本充足的情况,合理安排分红计划,上市以来股息稳健增长,同时将根据新“国九条”政策研究推进中期分红相关工作。

此次业绩说明会不仅展示了杭州银行2023年以来的经营亮点,更展望了其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和布局。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杭州银行将以稳健的经营策略和前瞻性的战略布局,持续打造价值领先银行。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