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记者聚集在斯洛伐克总理菲佐被送至的医院外摄影/新华社

向长河(国际问题学者)

连日来,斯洛伐克总理菲佐遇刺的消息震惊世界。枪手为一名71岁的男性作家,且是出于政治目的动手。一些人把此事与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斐迪南大公遇刺事件相提并论,多少有些夸张。不过,战后数十年来,欧洲大地上鲜有政治领导人遭遇暗杀的案例,一名古稀老人带着政治目的扣动扳机,揭示斯洛伐克国内和欧洲内部各种政治势力暗流涌动。

5月15日下午,斯洛伐克总理菲佐到斯洛伐克中部特伦钦地区召开一次政府工作会议。枪手藏身于会场外等候的人群中,在菲佐现身后近距离拔枪射击。菲佐身中数枪后被紧急送往医院,枪手当场被擒。

斯洛伐克候任总统佩列格里尼16日看望菲佐后表示,他和菲佐谈了几分钟,菲佐看起来很累,目前情况依然严峻,接下来菲佐仍将面临艰难的日子。鉴于此,执政联盟中的一名副总理可能会暂时接替菲佐的工作。

斯洛伐克警方指控嫌疑人谋杀未遂。当地媒体称,嫌疑人是71岁的作家尤拉伊·辛图拉。斯洛伐克内务部长埃什托克说:“这是一次‘独狼’行为,由于对选举结果不满,他在总统选举后快速实施了行动。”一名长期与嫌疑人为邻的邻居说,辛图拉平时为人友善,“他一定是疯了。”

需要交待一个背景是,欧洲各国领导人的安保措施比较稀松。领导人到会议厅、超市、宾馆、餐馆、咖啡馆等公共场合,一般不会采取清场或要求群众安检等措施,与普通百姓唯一的区别是,可能有一名或数名警卫远远跟随。

菲佐本人比一般欧洲领导人更讲究“亲民作风”。就任以来,他提倡离开首都到基层现场办公,以便更好地与当地民众沟通交流。这次的政府工作会议也是在这种背景下召开的。目击者说,民众在会场外等候时,安保人员并没有对他们进行安检。因此,嫌疑人可以从容近距离连开数枪。

古稀作家扣动扳机,很明显就具有政治动机。斯洛伐克内务部长埃什托克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这一刺杀行径显然出于政治动机,“我们正尽一切可能调查这一令人发指的行径。”

法学博士出身的菲佐是斯洛伐克政坛上的常青树,曾多次担任政府总理。而且,菲佐也是东欧政治圈里一位特立独行的政治人物,近年来他与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走得很近。比如,他对美国的一些霸权做派看不惯,曾严厉批评美国在科索沃独立问题上扮演的角色,强烈反对在邻国捷克和波兰建立美军基地。

在去年9月举行的斯洛伐克国民议会选举中,菲佐领导的方向党以22.94%的得票率位列第一。由于未能获得国民议会过半数席位,方向党随后与声音党、斯洛伐克民族党组成执政联盟。这是菲佐第四次担任该国政府总理。

菲佐上台后推行的一系列措施,包括反对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主张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争端,引发了国内一些人士的不满。刺杀事件表明,一向平和的斯洛伐克国内政治势力暗流涌动,面对俄乌冲突带来的冲击,不同政治势力的观点完全对立,甚至不惜拔刀相向。

斯洛伐克实际也是欧洲的缩影。十几年来,全球金融危机、欧债危机、难民危机、英国脱欧、俄乌冲突等一次次冲击欧洲,一向歌舞升平、万物祥和的欧洲大地一次次笼罩阴霾。尤其是俄乌冲突,对欧洲的冲击仍处于持续发酵之中。其结果是,欧洲能源价格高企,经济不景气持续,失业率居高不下,产业外流不止,老百姓直接感受到生活水平下降、不满情绪上升。由此而来的是,传统的中左、中右政治势力不再垄断优势地位,极左、极右翼民粹主义势力甚嚣尘上。

2024年是欧洲选举年,6月份的欧洲议会选举以及多个欧洲国家的选举,欧洲“向右转”再度成为舆论担忧的焦点问题。

在意大利,极右翼政党兄弟党已上台执政;在瑞典,极右翼政党瑞典民主党已跃升为议会第二大党,并进入执政联盟;在西班牙,右翼政党人民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极右翼政党呼声党跻身第三大党;在年前举行的荷兰大选中,以反欧盟、反移民著称的极右翼政党自由党一跃成为众议院第一大党。

在德国,极右翼德国选择党在全国的支持率达20%左右,位列第二。德国选择党主席爱丽丝·魏德尔前不久公开表示,英国的脱欧公投是德国可以效仿的范例。在法国,民调显示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领导人玛丽娜·勒庞支持率居高不下,可能在欧洲议会选举中轻松击败总统马克龙的政党。

战后欧洲政治权斗一向讲究“绅士风范”,君子动口不动手,鲜有诉诸暴力,但近年政治暴力事件日见其多。最近,德国总理朔尔茨麾下的一名社民党欧洲议会议员在张贴竞选海报时遭到多人攻击,重伤入院。德国官方今年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全国范围对在议会内有席位的政党政治人物的袭击次数增加了一倍。

所以,菲佐遇刺事件不是偶然的,欧洲政治的民粹化、极端化、暴力化趋势料难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