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者网消息,西方对中国半导体领土的围堵打压持续升级,并且从高端芯片转向普通芯片。对此,欧洲方面将开始就所谓“传统芯片”问题,向欧洲供应商、采购商进行调查,询问他们“是否以来中国供应”,相应结果将在今年夏季公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谓的“传统芯片”,指的是采用成熟但依旧在发展的制造工艺生产的芯片,美国在2022年将其定义为28纳米及以上工艺制造的芯片,但随着美国同年10月限制对华出口高端芯片之后,将制裁阈值更改为“非平面晶体管结构16纳米或14纳米或以下的逻辑芯片”。

在美国对华围堵的背景下,欧盟也紧随其后,此次针对性的调查也不是欧盟首次就该问题对华发起挑衅了。此前欧盟还对华进行电动汽车领域的反补贴调查,并威胁要对中国加征关税。

但这种无脑跟随美国制裁,却是以牺牲欧洲利益为代价,充当美国遏华的炮灰。或许欧洲内部存在不少的亲美政客,但在切身实际的损失之后,一些国家开始坐不住了。

作为欧洲曾经的领头羊,在欧盟对中国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问题进行讨论的背景下,德国总理朔尔茨警告称,不要因此切断德国经济与潜在海外市场的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强调,贸易保护主义只会让一切东西变的更贵,我们需要公平、自由的全球贸易环境。

朔尔茨还强调,现在超过50%的西方电动汽车品牌是从中国进口的,它们在中国加工组装,然后出口到欧洲。而欧洲制制造商在中国市场上也成功销售大量的汽车。

对此,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也持有类似观点,他明确反对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惩罚性关税,这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显然,涉及到自身利益时,这些领导人也坐不住了,他们非常清楚欧盟跟随美国脚步遏华是没有任何好结果的,反而多导致欧洲向中国出口的商品丧失竞争力,其中最为惨重的就是德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是以电动汽车为例,德国汽车的主要销售市场本身就在中国,不论是燃油车还是电动汽车,如果失去了中国市场,这对德国车企将是致命性的打击。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家也是如此,这也是为什么每次欧盟针对中国出台“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政策时,都会有一票国家出面反对,因为这和自身利益息息相关。

所以说,欧洲人非常清楚美国是在刻意带节奏,将欧洲拉入遏制中国的战车上,其本质就是想要一箭双雕,打压中国的同时也遏制了欧洲工业和经济。

所以欧洲人可以在政治立场上跟随美国装糊涂,但涉及到自身利益问题上,大多数都能够保持理智,确保中欧贸易发展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