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餐考(ID:cankaoxiaoxi008),作者:有态度的,编辑:陈尘,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对很多人来说,认识一座城市是从品味当地美食开始的。

去北京食北京烤鸭;去长沙嗦粉;去武汉吃热干面;去西安啃肉夹馍;去淄博撸串;去天水炫麻辣烫……

在大家的本能反应里,地域美食是一对牢牢绑定的“CP”,然而,真实的数据显示,不少地域美食品牌,并非当地人所打造,而是来自同一个省份——“河南”。

据天眼查2020年数据,除了本土的河南烩面,河南包揽了北京烤鸭、山西刀削面、湖北热干面、四川酸辣粉、新疆大盘鸡的企业数量第一名,真正实现了承包“东西南北中”的地域美食。

河南人为何如此厉害?

巴奴毛肚火锅:敢与海底捞硬刚

近年来,巴奴毛肚火锅异军突出,靠着一盘灵魂毛肚,成为了火锅界的翘楚。

“巴奴”是指重庆江北码头上拉船的纤夫。巴奴毛肚火锅20多亩的底料工厂,设立在重庆江津,无论是品牌名称还是原料产地都在向人们传递一个信息:“正宗的重庆火锅”。

实际上,他的创始人杜中兵出生在距离河南安阳城北20公里的一个村子。16岁开始闯荡社会,跟着同村人去江苏倒卖生铁和焦炭,19岁那年,杜中兵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2001年,杜中兵在安阳开了第一家巴奴火锅店。2009年,在蛰伏安阳8年后,杜中兵开始进军郑州市场,并以郑州为跳板,亮相全国。杜中兵自己说过,和其他创业者不太一样的是,自己是赚了钱之后开始做火锅的,所以做事就没那么急躁和功利。

目前,巴奴毛肚火锅已经拥有超过100家的直营店、7000多名员工。店面覆盖北京、上海、深圳、武汉、西安、苏州、南京、郑州等30多个城市。

当很多品牌跟在海底捞背后亦步亦趋时,巴奴成为唯一一家敢于“硬刚”海底捞的火锅品牌。海底捞是谁?中国火锅第一品牌,截至2023年底,开店超过1300多家,继海底捞2018年在港交所上市后,其海外业务特海国际也将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针对海底捞引以为傲的“服务”,从“服务不过度,样样都讲究”,到“服务不是巴奴的特色,毛肚与菌汤才是”,巴奴毫不掩饰自己的斗志与野心,大有把”海底捞拉下马”的气势。

口号的背后,是杜中兵极力宣扬的“产品主义”。巴奴毛肚火锅不断推出新食材,比如新西兰的毛肚,以吸引顾客尝鲜,并以此带动客单价。巴奴火锅的客单价为134元,高于124元的捞王、99元的海底捞、62元的呷哺呷哺,由此也被贴上了“贵”的标签。

由于直营,门店数量发展缓慢。据统计,截至 2023 年 12 月,国内门店数量超过 200 家的火锅品牌有 30 多个,其中海底捞超过 1300 家、呷哺呷哺超过 800 家、小龙坎超过 600 家。而巴奴只有100多家。

虽然门店数量不多,但是营收却不断高涨。早在2020年,巴奴火锅仅仅靠着75家直营店就实现了15亿元的营收,2023年的营收保守估计在2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超50%,远超海底捞的33.6%,巴奴的风头直逼海底捞。

老韩煸鸡:打造“中国炸鸡第一品牌”

2021年,老韩煸鸡被评为“武汉地标性名小吃”,实际上此前它已获得“武汉网红特别推荐小吃”“好吃佬特别推荐名小吃”等荣誉。

老韩煸鸡创始人韩志刚,1975年出生于河南邓州。早在1998年,他就在武汉大成路经营韩记辣子鸡,2017年正式推出老韩煸鸡品牌。

如今老韩煸鸡不仅遍布武汉三镇,而且走出湖北,走向全国。去年6月,老韩煸鸡南京首店落地,正式打开华东市场。随后,其相继入驻苏州、无锡、徐州、淮安等城市,逐步完成在江苏省的重点门店布局。

2023年5月,老韩煸鸡与紫燕食品达成合作,宣布将共同打造“中国炸鸡第一品牌”,并定下3年“百城千店”的发展目标。

敢于喊出“中国炸鸡第一品牌”,最大的底气源于老韩煸鸡的产品力。作为创始人的韩志刚在少年时期便显露了对于做菜的天赋。

当年他来到武汉入行拜师时,首先学习的是卤菜,后来转型开始研究歌乐山辣子鸡的做法与口味。创业过程中,韩志刚四处游学,超强的学习能力,让他开创了后来叱咤江城的“三炸一煸”工艺。

韩志刚曾表示,对于产品的研发有一套独特的方法论:“做一个产品想要做好,就分三个方面,第一是食材,食材不好,再好的师傅都没用;第二是配方,师傅要根据经验进行结合;第三是工艺。只有把这三个都做好了才能做出好的产品。”

兰与茶:大西北第一茶饮品牌

“兰与茶!来兰州旅游必喝的大西北茶饮”。

这个诞生于甘肃兰州的茶饮品牌,无论是品牌名称,还是logo设计,都带有一个“兰”字,可以说,从诞生之日起,就打上了兰州这座城市的烙印。

俞敏洪领衔的“东方甄选看世界”走进甘肃,兰与茶被当作当地特色物产进行了展示,这是兰与茶第一次进入全国大众的视野。

兰与茶的创始人张士杰也是河南人,1992年出生于河南周口。

2023年3月,张士杰在兰州开出了第一家兰与茶。一年多发展,兰与茶已经在甘肃开出了近70家门店,仅兰州就有40多家,并计划用三五年落地800到1000家门店,俨然是西北第一茶饮品牌。

不同于其他的全国性品牌,兰与茶将自己定位于大西北的区域性茶饮,而且将兰州作为大本营,挖掘大西北的美味,比如甜胚子、苦水玫瑰、三炮台、醪糟等,并且将其与冰淇淋与奶茶进行结合,打造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产品。同时将成本降到最低,让消费者以最低的价格喝到兰与茶。据了解,其产品价格与蜜雪冰城不相上下。

兰与茶虽然已经红遍兰州乃至甘肃全境,然而,如果在网上查询,关于兰与茶的信息依然不多。这是因为他们认为“品牌的打造不是急需的”,所以,“兰与茶张士杰”抖音账号只有250多个粉丝,12个视频作品。

在这背后,是兰与茶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帮助加盟与合作者开店挣钱。从创立至今,兰与茶的所有动作,都是围绕一个主题——让加盟商生意更好,让营业额更高。

张士杰表示:“团队最大的能力是要能保证店面的营业额,能让跟着你一块创业的小伙伴有更好的收入,有更好的投资回报,这才是最重要的。”

醉镶阳:襄阳牛肉面的旗帜

“襄阳牛肉面并不是过早专属,在襄阳是一日三餐的食物”。据统计,全国有7600多家襄阳牛肉面馆,其中襄阳市以襄阳牛肉面或以某某面馆为招牌的店面就有6500家,襄阳牛肉面已经成为襄阳的一张“名片”。

一碗黄酒配一碗牛肉面是襄阳人最深的味觉记忆。

近年来,襄阳市成立了襄阳市牛肉面产业协会,并且将“襄阳牛肉面”作为地域品牌进行了商标注册,供协会成员共同使用。不过根据新餐考实地走访,襄阳牛肉面并未形成统一的品牌形象,比如武汉市汉阳区的梅林东路店、梅林二街店、梅林七街店,店面招牌字体颜色各不相同。

作为襄阳牛肉片地域品牌的一个代表,“醉镶阳襄阳牛肉面”形成了统一的品牌形象,其牛肉面凭借“一辣、二麻、三鲜”,赢得客人们赞誉不断。

实际上,其创始人李新强为河南安阳人,且担任襄阳市牛肉面产业协会副会长。可能是襄阳作为地名不能被个人或者公司注册为商标,李新强用了“镶”替代“襄”注册了商标。

据考察,醉镶阳已在武汉汉街成立总部,在武汉市内至少落地了6家门店。其中洪山区有马房山店、南湖佰港城店、武昌工学院店,江汉区有北湖西路店、三眼桥店,武昌区有融创中心店。此外,醉镶阳还于武汉天河机场开设了门店。

作者实地走访了位于武汉市洪山区的醉镶阳马房山店。中午,人潮涌动、生意火爆。但是在网上一查,发现很难找到醉镶阳的信息,醉镶阳公众号仅于2023年12月1日发布了一条《工学院店9.9元嗨吃牛肉面》的推文,点开只有一句话:牛肉面、牛杂面、牛腩面统统9块9。其公众号有一句介绍格外醒目:“用心做一碗好面”。

除了味道最大还原了襄阳牛肉面的辣、麻、鲜、香,提供自酿的黄酒也是醉镶阳的一大卖点。

企查查显示,今年4月份,郑州醉镶阳餐饮有限公司成立,其股东为湖北醉镶阳食品有限公司。由此可见,醉镶阳已开始从湖北向河南进行拓展。

“许大师”扣肉:中国扣肉第一品牌

“许大师”,不姓许。中国扣肉第一品牌的创始人,也不是湖南人,而是一个低调的河南人。

有人说,一个河南人,到湖南创业,却把经典粤菜——扣肉,做成了品牌。

老板陈冲,1971年生于河南信阳。在进入餐饮行业之前,陈冲当过兵,退伍后在国营纺织厂上班,后来国企改制,夫妻双双下岗。

1998年陈冲到长沙投靠表哥。在长沙,他做过餐厅学徒,卖过辣椒酱。2009年,陈冲意识到,随着餐饮行业的发展,连锁化是未来趋势,对于预制菜的需求将大增。

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冲听食客说,很多厨师都做不好梅菜扣肉这道菜,味道都不正宗。陈冲内心一动,开始钻研扣肉的研发。用柴火灶加工,传统工艺烹制,结合梅菜扣肉的经典做法,糅合湘菜口味特点,陈冲的“湘味”梅菜扣肉面市。

2011 年,陈冲注册了“许大师”商标。2020年,许大师品牌年销售额突破2亿,此后每年都有1个亿的高速增长,扣肉类产品销售占比达到50%以上。

随处可见的“吃好扣肉、选许大师”户外广告,各大湘菜门店里的梅菜扣肉,华润、盒马超市里的许大师纸盒装扣肉,现在的许大师扣肉产品,已经有十几种口味,稳坐扣肉第一把交椅。市场占有率远超对手,还创造出了一场线上直播卖出超800万的扣肉销售记录。

2023年,“许大师”品牌登上胡润中国预制菜生产企业百强榜单。这又是一个河南餐饮人在外打拼取得巨大成功的典型案例。

河南人的“产品主义”

除了巴奴毛肚火锅、老韩煸鸡、兰与茶、醉镶阳、许大师扣肉这些地域美食,还有很多广为人知的餐饮品牌、餐饮产品、食品品牌都来自河南。连带着河南也被称为“中国厨房”。

锅圈食汇创始人杨明超,河南郑州人。7 年时间,开出万家门店,被称为中国最大的社区中央厨房连锁品牌;

三全食品创始人陈泽民,河南郑州人。医院副院长身份下海,做出中国第一颗速冻汤圆,50 岁创办三全食品,成为中国汤圆大王;

双汇食品创始人万隆,河南漯河人。30 年时间,把双汇发展成肉类加工龙头企业。几乎没有中国人没吃过双汇火腿肠;

蜜雪冰城创始人张红超,河南郑州人。全国门店数量超 25000 家,“雪王”已经成为国民茶饮品牌。

梳理这些河南餐饮人的创业历程,你会发现,虽然品类各有不同,但无一例外都坚持“产品主义”,专注某个细分领域,历险克难,坚持研发,将“产品”打造成爆款,且不断优化产品。

从某种程度上,这或许印证了餐饮行业的规律,也是河南人餐饮人能成功的根本。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餐考(ID:cankaoxiaoxi008),作者:有态度的,编辑:陈尘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