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司马南频道 志远

据《参考消息》报道,当地时间17日,俄军使用高精度导弹和无人机,继续对包括首都基辅在内的乌克兰全境多个地区发动空袭。基辅市长当天表示,俄军在17日的空袭行动中,造成乌克兰数百座城市供电中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乌克兰10月8日对克里米亚大桥发动袭击之后,俄罗斯在之后的10日开始,就对乌克兰全境发动规模空前的空袭,并且。空袭行动一直持续至今。值得一提的是,俄军这一轮空袭行动,所打击的目标已不仅限于军事设施,乌克兰全境的电力、能源和交通等关键设施,都成为俄军重点打击的对象。尤其是乌克兰的电力设施,更是俄军导弹和无人机重点光顾的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军将空袭重点放在摧毁乌克兰能源和电力设施方面,其主要意图并不止是让整个乌克兰都没电可用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俄罗斯袭击乌克兰的上述设施,就是加剧欧洲的能源和电力供应危机程度。所以,在俄军发动首轮空袭行动过后,基辅当局就因为乌克兰电力设施受损严重,被迫宣布立即停止向欧洲供应电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众所周知,因能源涨价等因素,导致欧洲地区国家普遍陷入电力供应不足,电价不断暴涨等危机的泥潭中。由此而引发的后果,就是给欧洲各国经济发展和民生利益带来严重影响,更重要的是,欧洲的很多企业因无力承当数倍的电力和天然气账单,不得不关闭工厂甚至向美国和中国等国转移生产线。这对一向以工业生产繁荣经济的欧洲来说,就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说,俄罗斯此次针对乌克兰能源和电力关键设施的打击,看似在报复乌克兰,但实则上却剑指欧洲。毕竟,乌克兰不仅是欧洲的“粮仓”同时更是欧洲电力需求的主要供应方。现如今,乌克兰爆发旷日持久的战争,粮食出口严重受阻。与此同时,受俄军持续大规模空袭的影响,乌克兰不得不停止对欧洲的电力供应,这对正经历电力匮乏折磨的欧洲而言,无异于在雪上加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罗斯在利用对乌克兰空袭切断欧洲电力供应的同时,近期还与土耳其筹划建立欧洲能源出口枢纽,即利用土耳其溪天然气管道,将俄气输送到土耳其这个供应枢纽,然后向欧洲一些国家出售。由此可见,俄罗斯显然已经决定废弃北溪-1/2等对欧天然气供应管道。另外,俄方日前还向欧洲国家撂下狠话,“俄罗斯不会向那些参与对俄能源禁运和限价的国家出口天然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就意味着,即便是某些参与对俄制裁的欧洲国家,这时候想回过头来进口俄罗斯天然气,莫斯科还不愿意卖呢。另外,欧佩克+日前开会做出决定,将以200万桶/天的幅度减少石油的产量。上述的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让欧洲不得不在承受天然气匮乏压力的同时,还要承受国际油价继续飙升的折磨。显然,俄罗斯这一系列举措,虽说不是在对欧洲头顶上仍核弹,但却能够导致欧洲经济和民生承受比核弹爆炸更具灾难性的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执意要与俄罗斯为敌的这些欧洲国家,普京想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原因很简单,欧洲爆发数十年来罕见的能源和电力供应危机,切身利益受到严重损害的欧洲各国老百姓,除非愿意坐以待毙,否则必将走上街头进行抗争。所以,就在俄军加大力度打击乌克兰关键基础设施的同时,欧洲内部也全乱套了。多国民众再次发起大规模示威抗议集会,在给欧洲社会稳定带来巨大威胁的同时,还给各国政府增加更多的民意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前,新一轮的民众抗议机会再次在欧洲各地上演,数以十万计的民众高呼口号,要求各国政府“停止支持乌克兰”、“取消对俄制裁”。据上观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6日,法国巴黎爆发有十多万人参加的大规模示威抗议集会。抗议政府在消除危机影响,改善民众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不作为。据当地媒体报道,在抗议集会过程中,发生过几起破坏行为,包括垃圾桶被点燃,银行柜员机被砸等事件,迫使当局不得不出动大量防暴警察维持秩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令法国舆论担忧的是,曾经给法国和欧洲带来巨大动荡的“黄马甲运动”,也在此次法国大规模抗议集会上出现。事实上,法国当下的乱象,只是欧洲总体乱象的一个缩影。在德国、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近期这种示威抗议活动已变成了家常便饭。显而易见,欧洲民众切身利益受到损害,让他们不得不改变对乌克兰问题的看法。这对欧洲影响各国政府的对乌政策,是至关重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俄罗斯现在需要做的,并非采取军事手段阻遏欧洲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冒险举动,而是通过上述的手段,加剧欧洲多重危机的烈度,从而引爆欧洲民权运动这个火药桶。只要把欧洲民众发动起来,借助他们给各国政府施加压力,从而达到迫使欧洲放弃对乌支持、以及取消对俄制裁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