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丽水在“浙里食安”标志性成果运用上成效显著,打造“特色美食村” 探索“美食产业助共富”新路径、“侨之味”食品产业助共富、核查处置技术帮扶行动、菜干特色产业提升行动、长粽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助农增收等五个项目入选为省级“浙里食安”最佳实践,为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

项目一

丽水打造“特色美食村”探索“美食产业助共富”新路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丽水市以“美食产业助共富”为切口,深入挖掘各地特色美食文化,全面提升基础建设,强化品牌赋能,启动第二批“特色美食村”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有青田龙现、云和梅源、缙云鼎湖、松阳陈家铺等20个“特色美食村”,已形成青田“侨之味”、遂昌“在湖山”等美食品牌。今年“五一”假期,全市“特色美食村”共接待游客34万人次,营业收入2228万元,同比增长33%,其中餐饮收入1358万元,同比增长37%。创建以来,全市“特色美食村”累计接待游客数量达380万人次,营业收入达25500万元,其中餐饮收入达19773万元,带动就业1184人。

项目二

青田“侨之味”食品产业助共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田县稳步推进“侨之味”云中风味之尚仁村特色美食村打造,“青田田鱼”已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生态美食地标产品,完成尚仁村特色美食村的宣传视频拍摄宣传。浙江伊比利食品有限公司的萨拉米生产线目前拥有1000多平方米的标准低温净化车间,已获得“ybili”“abili”“意必利”等商标专利,预计年产值可达2000余万元人民币。中欧地理标志科普展馆方案紧密对接中,“侨之味”品牌系列进口食品、特色农副产品、餐饮业等协调发展,逐步实现产业共富。

项目三

庆元核查处置技术帮扶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庆元县按照“整改一批、提升一批、示范一批”原则,纵深推动黄粿生产单位全面应用改良配方工艺,实现黄粿抽检合格率和不合格企业跟踪抽检合格率均达90%以上,“米粉制品(黄粿)产业质量提升案例”获评区域特色食品产业质量提升优秀案例。承办全市黄粿食品产业质量提升现场会,就黄粿的新工艺向全市黄粿小作坊业主进行了介绍和推广。同时,积极协调省卫健委组织开展《黄粿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立项和编制等工作,推动黄粿加工工艺合法化、规范化和产业化。

项目四

缙云菜干特色产业提升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缙云县积极开展“菜干质量提升”专项活动,对104个菜干样本进行分段检测检验,精准查找铅含量高风险环节。累计举办菜干相关文化活动12余次,创立菜干品牌2个。打造“全流程”生产、“全链条”管控的菜干生产龙头企业2家,制定发布《菜干团体标准》,推动菜干产业向“集约化、产业化、绿色化”发展。

项目五

遂昌长粽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助农增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遂昌县将长粽、箬叶协会以及长粽生产企业纳入“定制服务清单”,进行“一对一”指导服务,开展长粽加工示范点位建设。成功注册“遂箬”商标。邀请专家对生产标准及制定长粽地方技术性规范进行指导,质量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目前,全县拥有SC认证的长粽生产企业5家,长粽产业“共富工坊”6家,长粽生产历史文化村4个,已吸纳就业2300余人,人均月增收2700余元,2024年长粽全产业链产值预计2.4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章来源:市市场监管局

责任编辑:孙蓓蓓 编辑:柳梦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