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布谷,出生在90年代之前的农村人并不陌生布谷鸟的叫声,仿佛催促着田地的小麦快点成熟,当然,在民间的说法中,布谷鸟象征着春天的结束,夏季的开始,更代表着希望和幸福;这不,在春天过后,夏季的到来,田地的小麦长的特别快,收麦也即将提上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收麦来说,曾几何时,两只脚、两只手成为了最好的“机器”,更是以天当被,以地为床,以星为灯的身体力行来用汗水浇灌着收获的辛勤,而现在的收麦,几乎全部实现了自动化的作业方式,而对于90年代之前,夏季收麦的情景你还记得吗?下面我们就一起对比下现代收麦与过去收麦的天壤之别。

※ 现代收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型联合收割机,在割麦的同时,顺便将小麦进行脱粒,脱粒后的小麦暂时储存到临时储存空间,在储存空间将满时后,把小麦装袋或装到其它车上,可以说,一体化作业省时、省力,更不用操心,因此也没有什么太多介绍的。

※ 过去收麦:

操场:先找一个空地,将地用石磙碾平,经太阳晒硬实后备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割麦:接着,就是挑时间,一般早上4、5点下地用镰刀割麦,在一整块地割完后用运输工具拉到操场,运输工具通常是架子车、拖拉机、牛车、驴车之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摊场:将割的小麦均匀的平铺在路面上,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碾场:用牛车、驴车、或者拖拉机为驱动力,在后面牵引着一个圆形石磙,在摊在路面的小麦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碾压,使其小麦子与秸秆分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分离:在小麦与秸秆分离后,将麦秸秆挑起,然后堆在一个闲置的地方,然后将留下的小麦进行晾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扬场:由于前面分离的小麦有很多小麦壳及其它杂物,需要借助自然风或风扇将小麦与其它杂物分离。

到了这里,收麦基本上就完成了,下面需要进行的是装袋,或是交公粮,或是拉回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收麦的过程不是几个文字都能说完的,实际在收麦过程中付出的辛劳是无法言喻的,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切实体会,可以说,曾经的种地完全是靠天吃饭,小麦干旱要浇水,长草了要拔草,生虫了要打药,如果发生内涝,那真的听天由命了。

现在社会发展好了,曾经的种地方式也不复存在了,然而,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种地,这也许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吧!对于收麦上,你还有什么不同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