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吾心安处,是吾乡。

前阵子偶然听到李诞一期播客在讨论现在社交平台,各种“开悟”话题不绝于耳,他评价怎么现在开悟如此廉价,随便都可以教别人开悟,好像悟道就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在这里先浅谈一下我对焦虑的看法。

生气是邪气很重的负能量,焦虑也是、恐惧也是。很多东西,你会发现回归到孩子身上,就是大道至简,非常容易说得明白的。

出现问题了,你觉得不要焦虑,都是小事。听起来一点毛病都没有,根本不需要理会我的胡扯。

但是有些人是想要探究原因,找到症结。中年人身处监狱,就是你听太多人嘴巴上安慰没事,但是心里明明觉得有事,这句“不要焦虑”就跟一块胶布一样,把你的嘴贴住了。

仔细观察,很多中年人为何都寡言少语?因为不能说,不能哭,不能示弱。

人主动示弱有什么不好,比粉饰太平好太多了。真诚、坦白就是最强的必杀技。

你只有接受、拥抱一切负能量。才能看到真正的自己,就是一个有点胆小、有些强撑、还善于伪装、心灰意冷的中年人。

中年人就是想要哭一下,然后擦干眼泪之后,冷静看穿一切,重新披襟斩棘。

所以【允许一切发生】这个法则,运用在做人、做事、赚钱都是融会相通的。

说到这里,马上又有人跳出来说这种毒鸡汤,害人不浅。

你看,悠悠之口,东边堵一张,西边就还会有一张。世界到处都是嘴,捂得了一张,捂不了千万张。

人终其一生都要修炼的是屏蔽他人的能力,因为段位不同、三观不同,鸡同鸭讲,纯属浪费口舌。

这种时候,就不需要去过度分析他人什么看法、想法。谁乱讲话,就是在纯纯作恶,让魔鬼来收了吧。我们只管尊重自己的感受,时刻维护自己的利益。

以前我也喜欢看鸡汤,就是听音乐,会因为一句歌词掉眼泪的性情中人。对,我也这么怂、这么软弱、这么单纯如少年过。

可是鸡汤这回事有点吊诡。什么年龄跟什么段位,听什么道理实际是很讲究的。

一个年轻人,你可以告诉他精致穷不好,但是不能跟他说“人生不过一场空”。

去经历、去试错、尽早地踩过一些坑,下一次才会知道哪里不会湿鞋。

一个中年人,你可以告诉他“天地不行,以万物为刍狗”,但不能告诉他说“钱是万恶之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心中火苗不熄,尚有冲劲的时候,看穿事物规律,接受自我欲望,才能找到重生之路。

一个迟暮老人,你可以告诉他“难得糊涂”,但不能告诉他说“饱暖思淫欲”。

六十耳顺,不善言论不要听,万物入耳皆应心平,该放下就放下。

生搬硬套,什么道理都听,那就是过不好的一生。因为你会疑惑,怎么鸡汤里都让你不能直面欲望,不能直面真实的自我需求,喝了等于白喝。

所谓大道至简,最终要回归的都是自己。遥远的哭声固然凄美,你整天悲天悯人,心怀天下,仿佛指点两下宏观叙事,生活就会过好,你整个人也会好。

这其实也不过是掩耳盗铃罢了。多听听近处的哭声,尤其是你自己的哭声吧。

没钱,就去解决钱的问题;心绪不平,就去接受自己的不安;环境很糟糕,就大胆改变,积极筛选优质圈子;周边都是谎言,就找到可以说真话的地方。

一个人心安不了,那就是生活处处是麻烦,到处都是问题,就像拿一把漏勺撑雨,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我知道没有人可以教别人真正开悟这个道理,不管一个人想开什么悟,最后都要自己去探路。

正是因为迷茫的人太多,悟到的人太少。

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自我,只不过或早或晚而已,但是好在没有任何一个人是麻木不仁的,大家都在路上寻寻觅觅。

这比任何都重要。教育这个东西,虽然经历了上下几千年的文化洗礼,但在本质上,它还是一点都没变。无论是认知、资源,还是个人的学习习惯。

这就导致了,穷人家的孩子并没有因为教育而生活得更加轻松,反而让上层精英和底层贫民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

所以,xx教育的本质,根本就不是培养你成为有独立人格的人,而是让你变得听话、好管理,成为被宰割的一员。

现实社会就像是巨大的收Ge机,需要产出利润和资源,让那些巨头们坐享其成,就得找人给它当燃料,让它不断运转,就需要有人进去干事。

那么问题来了,谁进去干呢?

他肯定不会自个儿进去,都明白的,这里就不方便多说了。

就赚钱这事儿来说,你往上看几代,一下就知道了,一个会赚钱的年轻人,通常只有两种情况,要么就是继承了上一代的积累,所以他在这一代就能明确知道该怎么去赚钱,搞钱很容易。

另一种,就是咱们这种底层出身的穷屌丝,被社会不断剥削,我们的努力和基因总被否定。

几乎每天都要面对穷亲戚的挖苦和讽刺,说家里穷得叮当响,长相平平无奇,爸妈赚点钱多不容易,劝你一定要好好读书。

刚开始年纪小,可能还会听几句,但长大点了,就开始烦了,因为你自己也就是个屌丝,有什么资本来说教我?你的自信是从哪儿来的?

年轻人不爱听老屌丝说教,说来说去顶个屁用,就是喜欢拿你当靶子,喷你两句,显得他们比你强罢了。

就算你没被啰嗦,同龄人里肯定也有人被当成了数落对象。

等真正步入社会,我深刻感受到了残酷。我曾说过,一个刚离开学校的年轻人,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生存问题。如果没有家庭的支持,一个刚进入社会的男人,很容易就会被同龄人比下去。

刚出社会,年轻人血气方刚,面子挂不住,所以常常宁愿饿肚子也不向家里要钱。

而且呢,家里人也有意思,经常问你有没有钱,就是不直接给,空口说白话,问你吃饱了没有,就是不转钱。

这时候,钱渐渐地用光了,视野也跟着变得越来越窄,自信心也一点点地消失。

当你想自己赚钱,自己承担责任时,社会会毫不留情地压榨你,各种购物节、520、xx节,让你不停地买买买,不停地负债,成为资本的奴隶。那时候,社会治安也不好,骗术横行,一不小心就可能掉进陷阱里。

所以每天都过得痛苦,只能勉强保持个温饱,想多吃点好的穿点好的,那是想都别想,赚的钱根本不够花。

而且自己也没啥脑子,很容易就被消费主义洗脑,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就这么打了水漂,一年到头一看,存款就剩那么几千块。

接下来就是回家应付各种逼婚逼生的破事,不管你有没有准备好,不管你有没有足够的钱,他们就像催债的一样,催你快快找对象,赶快结婚,然后生个胖小子。

本来自己都快养不起了,现在突然要养一大家子,三四口人,过两年还得再养二个家,完全不给你喘口气的机会,累得你跟条狗一样。

所以才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活得像畜生,像社畜。根本没过上像人的日子。

明明家里穷得叮当响,自己也不知道怎么赚钱,偏偏还要问你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生孩子,好让他们抱孙子,这太可笑了。

我也是在18岁的时候就明白了,你总是为别人着想,但没一个人会为你着想。

就连你那爸妈、孩子、另一半,也是一样。

所以,我太能理解现在年轻人的苦衷和压力了,最后我找到了一个答案,原来问题不一定出在我们不够强大,而是因为这事儿本来就应该全家一起扛。

任何一个普通人,想单靠自己的力量翻盘,年纪轻轻就买车买房,掏出高价的彩礼,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当年我自己也因为钱的事儿快被逼疯了,普通人赚钱确实不容易。但是在一次次崩溃边缘,我还是一次次挺过来了,甚至还赚到了超出我原本认知的钱。以前我一年到头可能就赚个十万,后来缩短到了半年,而这期间,并没有喜悦可言。

就这么硬挺着,不知不觉中,天才亮了。

高兴吗,一点儿都不高兴,我非常痛苦。

这一切都是逼不得已的,我也曾无数次问自己,凭什么是我,凭什么我要承担这一切,凭什么我要背负这个重担,凭什么我要去解决这些问题?

普通人里能像我这样心碎了还能咬牙坚持的有几个?几乎没有。他们一辈子只能在田里仰望星空,仅此而已了,按着别人安排的“既定路线”走,平庸一生。

就像我经常在公众号上说的,你不拼尽全力,不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摆脱底层,只会越活越差,没啥原因,也没啥理由,更没啥商量余地。

这世界就是这么残酷,他们只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该交钱,而你手头紧不紧,过得好不好,他们才不管呢,而是你得关心。

只要稍微松口气,社会就会把你剥削得连骨头都不剩。

这个社会的本质就是这样,每一次的成功都是痛苦到极点后的蜕变。当社会把你逼到墙角,没处可逃时,你只能选择早点面对,或者晚点面对。

也别去抱怨这个社会的不公,就算你抱怨了,又能怎样?

在这个社会里,哪个系统不是在想方设法地从你口袋里掏钱?

比如你想去订个电影票,票价看着挺便宜,可一扫码支付,怎么多了二十?仔细一瞧,好家伙,隐形消费——会员服务费。

到处都是陷阱,一不留神就掉进去了,找谁诉苦去呢?

去TM的,不是吗?但你又能怎么样呢?

有人问,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不被剥削?

我说,当你开始狠狠去剥削别人,不再那么善良的时候。